廖建華
哮喘持續狀態的救治
廖建華
哮喘持續狀態;救治
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過敏性炎癥性病變引起的支氣管黏膜高反應性疾病,這種炎癥不只限于細菌或病毒,包括變態反應及化學物所引起的細胞損害。由于黏膜高反應性的存在,那些對正常人不能形成刺激的內外環境因素,但對哮喘患者常可引起支所管痙攣性收縮。電子顯微鏡的研究顯示哮喘患者的支氣管壁即使在緩解期也有一定的黏膜水腫和基底膜增厚,黏膜的纖毛柱狀上皮之間的緊密連合被溶解,因此管腔內物質可刺激暴露的迷走神經末梢,激化局部神經反射而引起平滑肌收縮。
支氣管哮喘嚴重而持久的發作,經一般治療24 h以上而不緩解者稱為哮喘持續狀態。目前有人主張用重癥哮喘代替喘持續狀態一詞,因為有些哮喘患者,發病一開始即進入昏迷或突然發生致使哮喘的發作,而持續哮喘必須發作一定時間,故前者不包括全部重癥患者。筆者認為重癥哮喘一詞有其他的實際意義。
根據哮喘新的定義與發病機制,在治療上也應有一個新方案,過去治療哮喘的原則,支氣管擴張藥若能控制其癥狀則不用皮質類固醇。患者對輕癥哮喘若能耐受則不用藥治療,更不主張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而目前的觀點皮質類固醇是第一線藥物并主張早期應用,支氣管擴張藥物為第二線藥物。治療的總目標應為炎癥的控制,而不是支氣管痙攣的緩解。只對癥狀緩解的治療是不夠的,應是防止支氣管壁炎癥發生,一旦有了炎癥應早期消除,這才是降低支氣管黏膜高反應性的基本措施。
3.1正確使用氧療 對于有CO2潴留的患者應避免吸入高濃度氧,通常以F10 30%為宜。
3.2液體補充 有充足液體的供給是非常重要的,防止氣道黏液栓塞。
3.3皮質類固醇的應用 氫化可的松靜脈滴入,可達2.0 g/d。作用快,半衰期短,病情緩解改強的松20~40 mg隔日晨服。近年發現吸入皮質類固醇是較為理想的給藥途徑。
3.4支氣管擴張劑的應用 常用以下幾個方面:①β2受體興奮劑(常用舒喘靈、異丙腎上腺素等):口服藥以長效控釋較為理想,特別對夜間哮喘效果最好。②茶堿類:口服及靜脈用藥效果較好,其有效濃度較為狹窄(10~20 mg/ml),高于此范圍易出現不良反應。一次用量不應超過250 mg,注意給藥速度。③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及鈣通道阻斷劑亦有一定效果。
3.5堿性藥物的應用 無化驗情況下首劑用5%NaHCO3100~200 ml靜脈滴注,必要時每隔1 h予50~100 ml靜脈滴注,不超過300 ml/d。有條件根據血氣分析調整。
3.6抗生素應用 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抗生素,有條件根據藥敏試驗選用。
3.7治療性支氣管肺泡灌洗(BAL) 近年來國內外作者對治療無效的哮喘持續狀態患者采取了BAL治療,以除去氣道內黏液栓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肺功能獲得較滿意效果。
402289 重慶市江津區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