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杰 陳美俊 李永東
運動平板試驗是近年來診斷評價冠心病的有效無創檢查方法,而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是一項重要檢查方法。但50%以上的冠心病常規靜息狀態下無心肌缺血,心電圖可以正常。運動平板檢查可讓患者在運動負荷狀態下增加心肌耗氧量促發病變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誘發心肌缺血后表現出缺血性ST段改變。借此可提高冠心病的診斷陽性率。對指導診療冠心病很有價值。在運動試驗過程中,密切觀察血壓、心率及血流動力學變化,嚴格把握適應證和禁忌證,使患者在試驗過程中安全得到保證。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9年6月,采用運動平板試驗,共計做3800例,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患者均為門診或住院患者,多數患者自覺癥狀嚴重且通過普通心電圖檢查后不能確診,或表現為正常心電圖而臨床懷疑冠心病者。其中,男2067例,女1733例,年齡30~50歲2420例;50~70歲1380例。
1.2 方法 試驗前詳細詢問病史,常規采集12導聯心電圖。做好皮膚預備與電極安置,用砂布摩擦電極放置部位的皮膚后,再用酒精消毒一次,將電極片貼于規定的位置然后與導線連接,并固定好以免運動脫落干擾心電圖的質量。我院儀器采用美國Marquite2000型,包括同步心電圖監測記錄分析打印報告一套,常用Bruce方案進行運動平板試驗,試驗前測平臥位、立位的血壓及描記平臥位靜息改良12導聯心電圖。按選定的方案進行試驗,運動中連續監測心電情況,每3 min增加一次運行量,運動過程中連續觀察心電圖,運行中每3 min測心率、血壓并記錄心電圖,運行中患者如有不適或到達靶心率或有血壓比運動前血壓下降者應立即終止運動,運動終點后立即原位不動描記即刻心電圖,然后平臥分別描記2 min、4 min、6 min心電圖和血壓,如6 min仍未恢復運動前心電圖或血壓,應持續觀察直至恢復運動前狀態。
3800例患者中檢查結果陽性108例,可疑陽性272例,總陽性率為10%。陽性判定標準運動中或運動恢復期出現下列條件之一為運動平板試驗陽性。
2.1 運動中出現典型心絞痛,心電圖改變:以R波為主的導聯連續的ST段水平或下斜型(缺血型)下移,持續時間>2 min;除avR導聯外各導聯出現ST段弓背型上移≥0.1 mV。
2.2 血壓異常 運動負荷增加時,收縮壓反而下降≥20 mm Hg。運動中舒張壓上升 15 mm Hg[1]。
試驗前應選擇有適應證的患者,由于試驗中患者可能會有不適感覺,如心悸、胸悶、頭暈,故多有懼怕、緊張心理,所以在試驗前,我們應安慰患者,耐心細致地為患者介紹試驗目的、試驗的整個過程,告訴他整個過程都有醫護人員在場,消除患者的緊張及疑慮,以配合檢查。試驗前應檢查所備物品:如血壓計、除顫儀、心電圖機的性能是否完好,備好輸液用具、吸氧裝置及搶救藥品等。試驗開始后傾聽患者主訴,嚴密觀察面色和心電及血壓的變化,如患者出現陽性反應或不能耐受運動時立即將平板恢復靜止狀態,試驗結束后囑患者安靜休息20~30 min,觀察血壓、心率恢復至正常,患者無不適感覺后才可離開,對檢查結果陽性的患者應告誡要正規治療,遵醫囑服藥定期復查。運動平板試驗是診斷評價冠心病的有效無創檢查方法,對指導治療冠心病也很有價值,試驗中患者的血壓、心率、心電圖變化顯著,因此在試驗中需嚴格把握適應證和禁忌證,把握運動平板試驗的原理與方法,試驗前穩定患者的情緒,試驗中精密觀察患者反應,認真落實各項護理措施,使患者在試驗中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證[2]。
[1]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3,12增刊.
[2]趙風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診療指南解讀.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