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芝
HPLC法測定麻黃藥材中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的含量
王連芝
目的建立麻黃藥材中麻黃堿和偽麻黃堿的HPLC含量測定方法。方法麻黃藥材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色譜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 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磷酸調PH2.7)(2:98)(含0.2%三乙胺),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10 nm。結果鹽酸麻黃堿的回歸方程為Y=1.894×105X +8.127×105,r=0.9999,線性范圍為0.240~0.640 μg,平均回收率為99.58%;鹽酸偽麻黃堿的回歸方程為Y=5.368×105X +8.015×105,r=0.9999,線性范圍為0.234~0.624 μg,平均回收率為103.06%。結論本方法操作簡單,重現性好,是檢測麻黃藥材中麻黃堿與偽麻黃堿的較理想方法。
麻黃;鹽酸麻黃堿;鹽酸偽麻黃堿;高效液相色譜法
麻黃(Herba Ephedrae)為常用藥材,是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黃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賊麻黃E. equisetina Bge. 的干燥草質莖,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等[1]。麻黃中有效成分為一系列結構相似的生物堿,主要為麻黃堿和偽麻黃堿,它們為結構相同的手性異構體,分離較為困難。關于HPLC法同時測定麻黃中麻黃堿與偽麻黃堿含量的方法[1-3],但都存在著樣品處理方法復雜,流動相配制繁瑣,需選擇特殊填料的色譜柱等問題。本試驗采用HPLC法測定了麻黃藥材中的麻黃堿和偽麻黃堿兩種成分的含量。實驗表明,本方法具有操作條件簡便,專屬性強,重復性好等特點,可用于麻黃藥材中麻黃堿和偽麻黃堿的含量測定。
1.1儀器 Waters2695-2998型高效液相色譜儀,KQ-300VD型雙頻數控超聲清洗器,FA1104型電子分析天平。
1.2試藥 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對照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分別為171241-201007和171237-200806),乙腈為色譜純,其余試劑為分析純,麻黃藥材購于北京同仁堂哈爾濱藥店,經筆者鑒定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質莖。
2.1色譜條件 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色譜柱,柱溫為40℃; 流動相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磷酸調PH2.7)(2 ∶ 98)(含0.2%三乙胺),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為210nm;進樣量為10 μl。
2.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細粉0.5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1.44%磷酸溶液50 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600W,頻率50 kHz)20 min,放冷,再稱定重量,用44%磷酸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按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色譜圖見圖1,2,3。
2.3線性關系考察 取鹽酸麻黃堿對照品和鹽酸偽麻黃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 ml各含40 μg的混合溶液。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6 μl、8 μl、10 μl、12 μl、14 μl、16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為縱坐標,進樣量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的回歸方程和相關系數(n=6)分別為:Y=1.894×105X +8.127×105,r=0.9999;Y=5.368×105X +8.015×105,r=0.9999,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的線性范圍分別為0.240~0.640 μg之間和0.234~0.624 μg之間。
2.4精密度實驗 取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對照品混合溶液(濃度分別為40 μg/ml和39 μg/ml),進樣體積10 μl,連續進樣6次,測定其峰面積積分值,計算其RSD分別為1.99%和0.89%,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5重現性試驗 精密稱取麻黃藥材粉末6份,依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測定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的含量,RSD分別為0.32%和0.69%,表明該實驗方法重現性良好。
2.6穩定性試驗 精密稱取麻黃藥材細粉0.5 g,依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每隔2小時進樣1次,共進樣5次,測定,RSD分別為0.95%和1.72%,表明該樣品溶液在8 h內穩定。
2.7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麻黃藥材細粉6份,每份0.2 g,分別精密加入鹽酸麻黃堿對照品4 mg和鹽酸偽麻黃堿對照品2 mg,按2.2項下方法進行樣品處理,計算回收率,鹽酸麻黃堿的平均回收率為99.58%,RSD為2.21%,鹽酸偽麻黃堿的平均回收率為103.06%,RSD為1.29%,表明該實驗方法的回收率較高。
2.8樣品測定 精密稱取麻黃藥材細粉0.5 g,按2.2項下方法處理,進行高效液相分析,計算樣品中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的含量分別為15 mg/g和7.2 mg/g。
麻黃堿與偽麻黃堿互為手性異構體,分離較為困難,《2010年版藥典》麻黃含量測定項下選擇極性乙醚連接苯基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的色譜柱。本實驗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選擇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的色譜柱,并對流動相系統進行考察,分別比較了甲醇-水、乙腈-水、甲醇-磷酸水、乙腈-磷酸水、磷酸二氫鉀水、乙腈-磷酸二氫鉀水系統,加入三乙胺作改性劑,最終確定流動相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磷酸調PH2.7)(2:98)(含0.2%三乙胺)。在此流動相條件下,麻黃堿和偽麻黃堿能夠達到很好的分離,保留時間合適,操作簡便易行。
[1] 中國藥典. 一部,2010:3000.
[2] 董自波,李超. HPLC法測定三拗片中鹽酸麻黃堿和鹽酸偽麻黃堿的含量.西北藥學雜志,2011,26(5):329-330.
[3] 葛斌,羅燕梅,許愛霞,等. HPLC測定麻黃藥材中麻黃堿與偽麻黃堿的含量.中國藥學雜志,2008,43(3):173-175.
150040 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