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 王艷艷 李彩霞
臨床實習是護生從理論向實踐,從學生向護士角色轉換的一個重要階段。而ICU是一個性質特殊的加強護理單位,集中收治、搶救急危重癥患者,基礎護理繁重,護理工作異常繁忙,儀器設備多。初入ICU的護生面對復雜的工作環境、急危重癥患者以及眾多的儀器,一時難以適應,對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更是一無所知。為了使護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帶教老師要將日常護理工作與潛在的法律問題作為臨床帶教的重點,以便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結合我院ICU具體情況,現將臨床帶教體會總結如下。
ICU的護理工作是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ICU護生法律的意識,使其在臨床護理中可以為正確、及時的診斷治療提供重要線索和依據,能為解除患者痛苦、縮短病程、預防并發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1]。因此ICU臨床帶教老師必須具備:具有5年以上的臨床經驗,大專以上學歷[2];具有高尚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對業務精益求精,對工作極端負責;定期進行法律知識及臨床綜合知識及技能、護理文書書寫規范考核,考核成績優秀者。
ICU特定的工作內容及性質對ICU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護理工作的服務對象是急危重癥患者,病情復雜多變,因此要求ICU護士技術精湛,責任心強,細心、耐心,精通基礎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操作及各種儀器操作。我們對剛進入ICU護生采取了患者床旁現場考核的方式,考核護生對具體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護理、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所用儀器的操作等方面的掌握情況。考核后發現這些護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程度為5%,而且理論與實踐也不能很好的結合起來,護生自己也感到其專業知識匱乏,知識面窄,各種操作技能欠缺,各種高精儀器的使用更是無從下手。考核后護生能夠主動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學習相關知識,并且積極參與各種技能及儀器的操作,積極主動詢問帶教老師相關知識,從而激發了護生在ICU實習的興趣。
各種臨床能力的培養使護生在心理素質、應急能力及觀察病情、配合搶救等方面有很大提高,在ICU護生帶教工作中,綜合能力的培養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3.1 適應環境 ICU對護理工作的要求很高,要求做到熟練、快速、準確、有效。護生剛進入ICU面對的是痛苦的危重患者、精密復雜的儀器設備、嚴格的工作制度和嚴謹的工作流程,再加上工作節奏緊張,往往使護生無所適從。因此帶教老師在現場考核后要帶領護生適應ICU這個特殊的工作環境,尤其是各種搶救物品的放置、各種工作流程及制度的講解。
3.2 各種應急能力的培養 我院ICU屬于綜合性ICU,收治全院急危重癥患者,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復雜多變,并發癥多,因此對危重患者的搶救必須分秒必爭,否則勢必會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產生相關的法律問題[3]。帶教老師要從接收處置患者,到監護、治療、觀察的每個細節,做到程序化培訓,培養護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鍛煉其應急能力,從而做到心中有數,忙而不亂。在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應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對ICU實習的護生進行考核、引導、設疑及案例分析,啟發護生主動動手、積極思考,培養她們的自學習慣,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熟練運用于臨床實踐當中,并在實踐中加深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在實際操作中帶教老師帶領并指導護生親手完成各項監護、心肺復蘇、電除顫、呼吸機使用、機械通氣患者的吸痰、昏迷患者放置胃管、尿管等操作,熟練掌握各種護理措施的操作手法及步驟,以及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技能。護生熟練掌握了各項應急技能,才能充分認識到這些操作中潛在的各種法律問題。
3.3 書寫ICU病房監護記錄單 臨床護理記錄不僅是檢查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資料,也是醫生觀察診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5],而且在提高護士的自我保護意識,防范事故糾紛的發生起到積極的作用。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明確指出護理文書是一個最重要的法律性文件,是在處理醫療糾紛、醫療保障等事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始依據,具有民法、刑法等法律證據意義。對于ICU的病房監護記錄要求更高,護士在書寫監護病房記錄時不得出現錯記、漏記、補記,不得涂、刮、擦;收集資料過程中由于信息來源的誤差容易產生醫護記錄不相符,若發現不符現象應及時與醫生溝通糾正,以免導致護理記錄不真實。因此ICU臨床帶教老師在護理文書書寫帶教中應當以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為標準,加強培訓并組織護生學習有關ICU病房護理文書書寫內容及要求;同時要鼓勵護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不斷培養和提高自身能力綜合能力,保證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
3.4 與患者及家屬的有效溝通 ICU的患者病情復雜變化快,隨時隨地需要進行搶救,這就要求進入ICU工作的護士必須要細心、耐心,盡可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工作。而護生涉世較淺,各種社會經驗少,導致與患者及家屬存在溝通交流困難,帶教老師在帶教中要有意識的培養護生的各種溝通交流能力;并教育護生嚴格執行護理人員的行為準及要求,有側重地學習一些心理人文和社會科學的知識,學習一些良好的溝通技巧。提高護生與患者的語言溝通能力,了解患者各種需求,領略優質化護理服務的內涵,增加精神、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個性服務,達到“以人為本”效果,不斷開創護理的新服務領域[4]。ICU的護理工作離不開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良好的溝通能迅速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和理解,化解護患之間的矛盾,從而減少了護患糾紛的發生。
護士履行告知義務是法律賦予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護士有承擔預防保健工作,宣傳防病治病知識、進行康復指導、開展健康教育、提供衛生咨詢的義務。”ICU是一個性質特殊的護理單元,要求帶教老師經常組織護生學習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使護生在實習中就知法懂法、依法護法,明確護理告知是護士的責任和義務,但護理告知不能等同于擅自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帶教老師要從患者入院到出院或死亡的全過程對護生進行帶教,包括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的診療和護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不良后果等相關知識,在告知時應正確運用告知方法和技巧,以至于他們能更好地配合醫護工作,達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目的,減少和預防了護患糾紛發生。
綜上所述,法律意識的培養和強化是一個從理論到實踐循序漸進的過程。在ICU護生的帶教工作中,我科護士不斷摸索總結帶教經驗,床旁現場考核激發了護生在ICU實習的興趣;在綜合能力的培養上采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應用換位思考、案例分析、病例討論、情景模擬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加深護生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印象;加強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的培訓和學習;有意識的強化培訓護生的溝通能力及告知義務的履行,從而強化和提高了護生的法律意識。由于我科在護理帶教中采取了新的帶教模式和帶教理念,不僅為患者提供了優質化護理服務,而且使ICU實習的護生受益匪淺,為護生順利走上護理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王嬌江,孫繼良,劉玲.關于強化護理管理中法律意識的思考.實用護理雜志,2000,169(1):46.
[2] 勾寶華.加強護生法律意識的思考.中華護理雜志,2004,2(39)2:154-155.
[3] 林菊英,金橋.中華護理全書.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8.
[4] 劉小明.婦科護理中有效溝通的應用.亞太傳統醫學,2008,4(4):85.
[5] 潘孟昭.護理學導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4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