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波 劉莎莎 王曉燕
2010年我院為貫徹落實馬曉偉部長在全國護理工作會議上的精神,在全院范圍內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心內科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為核心,發揚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的護理精神,從心開始,用心去做,現將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以來,心內科取得的成果和體會報告如下。
我科開放床位36張,護士14名,床護比為1∶0.4,護士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為26歲,職稱:主管護師1名,護師3名,護士10名,本科4名,大專9名,中專1名。
2.1 轉變工作模式 分組包干,責任到人,我的患者我負責。為真正落實責任,我們改變工作模式執行包干責任制,設總責護士1名,將病房劃分為3個護理小組,每個護理小組由1名護理組長和1名責任護士組成,搶救室由相對高年資護士管理。每名護士負責8個患者,讓患者得到連續性護理;護士由要我去做變為我要去做,主動為患者服務,實行8 h在班,24 h負責,真正落實護理責任大包干。
2.2 彈性排班 實行彈性排班和APN排班相結合[1],我科治療主要集中在白天,我們將責任護士全部安排白班,中午休息時間最少有4名護士值班,保證日間護理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增加關鍵時間段護理人力配備,建立均衡,人性化,責任包干為原則的排班模式,并配備1名生活班護士協助夜班完成晨晚間護理。
2.3 實行績效考核 從:①患者滿意度調查。②醫生評價。③醫院質控。④護士長質控。⑤護理工作量質數。⑥護理風險系數這六項對每名護士實行績效考核,多勞多得,按勞分配,極大的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使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2.4 簡化護理文書 簡化護理文書,縮短護士書寫護理記錄單時間,真正做到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護士注意力更集中了,工作積極性提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此同時,患者也舒心,有利于疾病康復。2.5 強化護士培訓
2.5.1 制定并實施護士培訓計劃,強化基礎知識,提高專科技能,提高護士整體護理水平,以滿足患者不斷增長的需要。
2.5.2 鼓勵在職繼續教育,科室有4名護士本科學歷在讀。1名護士專科學歷在讀。
2.5.3 2008年4月派出護士去沈陽陸軍總院進修學習,并取得專科護士證書。
2.6 夯實基礎護理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我們增加了和改善了護理用具,加強了患者的基礎護理,按時為臥床的患者翻身,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修剪指甲,洗頭洗腳,為持續輸液靜點的患者打水打飯,協助入廁。聯系專業的理發師為患者理發。配備指甲刀、電動剃須刀、洗頭盆等衛生清潔用物,隨時協助翻身拍背及有效咳嗽、出血的觀察等[2]。以保證基礎護理真正落到實處,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情患者不幸遭遇,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預和支持,滿足患者心理,社會需要[3]。
2.7 提供便民措施 每個病房設置一臺飲水機,一次性紙杯,方便患者飲水,便民袋內放置衛生紙,牙膏,牙刷,針線,已被患者急用,護理站放置微波爐,隨時為患者使用,吃著香噴噴的米飯,使患者有在家的感覺。
2.8 加強健康宣教 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進一步加強護士溝通能力培訓,對患者按需施教,因人施教,將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實到位,并制作圖文并茂的病員手冊供患者閱讀,便于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加深記憶,增加患者自護能力,利用報夾,擺放健康宣教材料,供患者自行取閱。
2.9 實行人性化服務
2.9.1 提醒服務 為介入患者設定提醒服務,打電話提醒患者按時復查,既保證患者能按周期規范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又能增進護患關系及避免患者流失。
2.9.2 甜蜜服務 科室備糖果,供空腹患者采血后食用,預防低血糖。
2.9.3 延伸服務 外地來院復查的患者電話回報檢查結果,并給予指導。出院患者定期電話隨訪,詢問患者病情,征求意見及建議,科室無償提供24 h電話咨詢服務。
3.1 截止10月底,我科總收入已突破1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幅41%,位居全院增幅第一名。
3.2 患者量比去年同期增幅49%,1~10月份平均床位使用率達111.7%,最高時日住院患者達67人。
3.3 患者滿意度為99.47%,僅2012年共收到錦旗7面,表揚信11封。
3.4 受到醫院及主管部門好評,科室被評為市級重點專科。病區被評為“陽光護理單元”。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患者有固定的責任護士負責,各項護理工作落到實處,家屬放心,患者滿意。護士分工更加明確,工作自覺性及工作質量、效率提高,科室的經濟效益增長,醫院滿意。心內科護理滿意度明顯上升,護士經歷了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再到“感動服務”的心境變化。增進了護患和諧,護士更貼近臨床、貼近患者,使患者得到全程無縫隙的優質護理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夯實基礎護理,持久深入地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我們讓護理進步護理讓人類健康。
[1] 武紅,甄潔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體會.中國醫學創新,2011,8(4):128-129.
[2] 王玉玲,孫秀杰.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成效.護理管理雜志,2010,10(9):612-613.
[3] 羅玲,周榮,李柴陽.人性化護理在心血管內科中的運用體會.心血管防治知識,2011,6,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