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九香 張旭華
藥物治療異位妊娠135例療效分析
馮九香 張旭華
目的觀察分析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方法及效果,總結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米非司酮25 mg,2次/d連服3 d,同時給予甲氨蝶呤0.4 mg/kg肌肉注射,1次/d連續應用5 d。結論對于符合保守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選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治療效果確切。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異位妊娠;藥物治療
異位妊娠是婦科常見病癥,發病率為1%左右,是婦產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既往多采用手術切術輸卵管治療,伴隨著有關異位妊娠早期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研究與應用,目前對于藥物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地位不斷得到提升,及早對患者展開藥物治療,不僅能夠使患者免去了手術對身理及心理的創傷,同時也能夠最大限度的保存患者的生育能力。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應用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MTX)治療異位妊娠患者135例進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保守治療指證。停經患者127例,一側附件區出現包塊者105例,具有腹部疼痛者73例,陰道流血者65例。所有患者均測定血β-HCG及陰道超聲檢查。
1.2用藥方法 本組135例患者明確為異位妊娠后均住院治療:米非司酮25 mg,2次/d連服3 d,同時給予甲氨蝶呤0.4 mg/kg肌肉注射,1次/d連續應用5 d。患者用藥期間臥床,并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主要觀察:有無腹部疼痛及陰道流血,生命體征(體溫、脈搏、血壓等)是否平穩,以及有無內出血征象發生。還需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變化,每7 d復查一次血HCG及盆腔彩超。停藥一周后血HCG仍未下降,彩超檢查妊娠包塊未明顯增大者,需重復給藥治療一次。
1.3療效判定標準 有效:①復查血β-HCG正常。②患者再無陰道流血。③超聲顯示患者盆腔包塊體積縮小超過40%。失敗:①出現急腹癥、血壓下降等內出血表現。②血β-HCG持續不降甚至升高。③超聲顯示盆腔內包塊無明顯變化。
135例患者成功治愈126例,治愈率達到93.3%。治療后血β-HCG降到正常水平的時間為10~50 d,平均是14.7 d,治療失敗的9例患者改為手術治療(其中5例在治療過程中包塊逐漸增大,而血β-HCG下降不明顯,4例腹痛持續加劇,血β-HCG持續升高并出現內出血,均行腹腔鏡探查輸卵管切除術),本組患者無一死亡。
對于早期異位妊娠的治療,近年來提倡保守性手術、微創手術及藥物治療。而目前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最常用的就是甲氨蝶呤[2]。甲氨蝶呤(葉酸拮抗劑)能抑制四氫葉酸的生成。從而干擾DNA合成使胚胎發育停止死亡。米非司酮的藥理作用是殺死胚胎。聯合應用以上兩種藥物來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對于盆腔包塊未破裂出血者或出血量較少的患者減小了手術幾率,減少了輸卵管切除幾率,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輸卵管,進而很好的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因此我們認為采用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具有:療效確實可靠、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強、技術容易掌握等優點的同時,能夠不損害女性的生育功能,并且在嚴密監測下安全性能夠得到保證,不失為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有效方法。
[1] 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5-109.
[2] 許韶榮,朱翠婷.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異位妊娠106例.中華現代婦產科學雜志,2010,3(6):86.
116033 大連市婦產醫院婦科三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