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學梅 王多琴
新生兒護理體會
湯學梅 王多琴
新生兒;護理
小兒從出生至28 d之內稱為新生兒,在這個時期新生兒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變化,身體內部不斷地起著一系列的變化。新生兒雖小,但各種器官均已俱全。新生兒有一定的生理特點,其特點是器官發育尚不完善,生理功能不健全,自動免疫力很弱,對于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適應能力比較差,容易患病,病情變化快。只有了解新生一些生理解剖方面的特點,才能對新生兒進行科學護理,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保護新生兒健康成長。
新生兒出生后消化系統開始進行功能活動,吸收營養物質,排泄殘余廢料,維持新生兒時期旺盛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逐步向著健康兒童成長。新生兒的消化系統基本上與成年人相同,但也有其生理特點,新生兒的胃比成年人的胃小,胃的容量也小,支配消化系統的神經調節發育不健全,而新生兒的胃是水平位置,賁門和幽門差不多在一個水平上,賁門的肌肉比較薄弱,因此很容易發生溢奶和嘔吐。如果護理不好易發生窒息、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根據新生兒消化系統的生理特點,在喂養時應注意幾點。
1.1新生兒出生后半小時內給予母乳喂養,早期頻繁吸吮有助于盡早下乳,讓新生兒吸吮到營養和免疫價值極高的初乳,促進胎糞排出,以利黃退黃。每次哺乳后將新生兒豎抱,促使其打嗝;頭側睡,防止溢奶及嘔吐物誤入氣管引起窒息。
1.2新生兒由于胃的容量小及生活缺乏規律性,母親應盡量地與自己孩子同步休息,這樣有利于按需哺乳和夜間哺乳,以滿足新生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
1.3每次哺乳前,產婦應洗凈雙手。乳頭和乳暈保持清潔不得污染,但應忌用肥皂或酒精之類物品清洗乳頭,以免引起局部皮膚干燥、皸裂而影響新生兒吸吮。
新生兒的皮膚嬌嫩,不能起到很好的保護新生兒的作用。新生兒的皮膚角質層薄弱,表皮與真皮之間聯系不緊密,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組成稠密的毛細血管網,皮膚的抵抗力很差,任何較重的摩擦、酸堿的刺激均可使皮膚受損、發紅、糜爛。根據新生兒皮膚的生理特點在護理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2.1新生兒皮膚覆蓋一層灰白色胎脂,有保護皮膚防止散熱作用,出生后數小時開始逐漸吸收,若存在時間過長可分解成脂肪酸刺激皮膚,故對于頭部及皮膚皺摺處用液體石蠟輕輕將胎脂擦掉,以免堆積成污妨礙吸收。新生兒皮膚角質層較薄嫩易擦傷而感染,因此保持皮膚清潔是很重要的。
2.2新生兒的臀部經常受大小便的浸泡,紅臀是新生兒常見病、多發病,護理方面要做到勤換尿布,尿布保持清潔、干燥,大便后用溫水洗凈臀部揩干并涂鞣酸軟膏,尿布必須兜住整個臀部及外陰,不宜縛得過緊或過松,皮膚皺褶處撒上滑石粉,不宜用塑料尿布或橡皮尿布,以免防礙水蒸汽的散發。如果已發生紅臀病,每次換尿布時將臀部擦洗干凈,用易吸水的布或毛巾擦干,并在臀部皮膚上涂以少許紅霉素眼藥膏。因為油脂可能隔離大小便中的酸物質,直接刺激嬌嫩的臀部皮膚,而紅霉素有消炎作用,能起保護作用及減少尿布對臀部皮膚的摩擦。
2.3新生兒應選擇具有保暖性、吸濕性、通氣性好的衣服及尿布,宜柔軟輕松,不用鈕扣;包被宜軟而溫暖。新生兒的皮膚宜勤洗,尿布宜勤換、洗凈。洗澡是全面清潔皮膚的好辦法,又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促進生長發育,但臍帶未脫落之前不可洗盆浴,用淋浴。先洗臍上部,再洗臍下部,注意保護臍部不可浸濕。新生兒沐浴1次/d,更換內衣。總之,護理新生兒要耐心細致,動作要輕柔、敏捷,操作應靈活、適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粗暴翻動,以防新生兒受涼及損傷。
402289 重慶市江津區第二人民醫院(湯學梅);重慶市江津區婦幼保健院(王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