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康康
心理護理在針刀治療頸椎病中的體會
姚康康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電腦信息化的普及,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并趨向年輕化。針刀醫學是介于傳統醫學與手術之間的一個重要領域,在臨床上治療頸椎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作者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發現,心理護理經常被忽視,恰恰這是目前針刀護理中不可缺少的。現將我院針刀治療頸椎病208例患者中,心理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針刀治療頸椎病患者共208例,臨床表現主要以不同程度的 頸肩背部疼痛,上肢發麻,頭暈惡心,胸悶心慌,視物模糊等癥狀,均采用針刀治療配合心理護理。術后一年隨訪結果顯示:208例中,132例痊愈,48例好轉,28例復發治療后好轉,無1例無效,無1例感染。
2.1術前心理護理 由于很多患者對針刀醫學不是很了解,加上長期的慢性病痛,常表現為積極性低,對治愈疾病缺乏信心,易產生恐懼心理,對針刀的松解抱懷疑態度,害怕術中發生意外等顧慮。因此,我們的術前與患者的溝通解惑,心理疏導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做好以下工作:①要耐心地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明白為什么針刀可以治愈頸椎?。翰∫騕1]:由于長期慢性肌肉勞損,使得頸部軟組織出現疤痕、粘連、硬結、阻塞等病理改變,造成局部的力學失衡,局部血液循環障礙,酸性代謝產物堆積而發病。針刀治療機理[2]:通過針刀在病變區松解、削離、疏通,阻斷疼痛的傳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神經營養功能的改善,促進局部水腫及無菌性炎癥的吸收,調整椎體動力平衡失調,頸部軟組織將發生重塑,最終達到頸部力學平衡。讓患者樹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消除心理上的恐懼和疑惑。②積極地向患者講述我院針刀的雄厚實力及接受針刀治療的成功案例,并讓術后的患者與之交流,建立堅實信心支柱。
2.2術中的心理護理 治療中患者可能會出現緊張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鼓勵患者,一方面做心理暗示,通俗易懂的語言去告知患者,小針刀能夠有效松解粘連,瘢痕的變性軟組織,還可以通過機體的刺激調節作用的生物效應,可直接刺激的神經感受器引起神經(信息)反射,通過信息反饋,對機體可起到整體調節作用,如使肌肉收縮,使血液循環加快,應力性的纖維降低,消除了對神經的慢性炎癥刺激的病理反射,便局部微循環的改善,從而消除對神經的化學刺激,形成良心循環。針刀還能激發體內調節作用,產生鎮痛物質,如腦啡呔等[3],另一方面刺激局部末梢神經使血液、淋巴循環加快,使局部的代謝產物盡快吸收和排出[4],達到袪除疾病的過程。讓患者從主觀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降低了患者對疼痛不適的感覺的敏感性,消除心理的負面影響,減少術中不良反應的發生。
2.3術后心理護理 針刀治療后,對于長期病變軟組織中形成的酸性代謝產物一部分隨血液,瘀積疏松皮下脂肪層,2 d內頸部可能出現酸痛不適癥狀,及時地向患者解釋,并告訴患者這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是頸椎病治愈的一個好的轉軌過程。對于術后的康復鍛煉,要告知其重要性,并鼓勵患者克服頸部不適癥狀,更好去預防,防患于未然。
心理護理在針刀治療頸椎病208例患者,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見,心理護理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的好壞。作者在運用心理護理的整個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建立醫患之間的信任,樹立自我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治愈疾?。涣硪环矫嫱ㄟ^心理暗示,引導從主觀上降低了患者對疼痛不適的感覺的敏感性及心理負面影響,從而治愈疾病。
總之,針刀治療頸椎病的心理護理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值得臨床護理中關注,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1] 朱漢章主編.針刀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144-145.
[2] 李桂玲.小針刀治療頸推病18例.吉林中醫藥,2002,22(1): 50-51.
[3] 王德良.針刀結合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8(1):65-68.
[4] 朱少榮,舒慧,李暉.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研究.針灸臨床雜,2009,25(7):4-5.
450053 鄭州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