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致賢
直腸癌術后尿潴留的預防及護理
俞致賢
目的熟悉直腸癌術后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幫助直腸癌術后尿潴留患者解決術后尿潴留的困擾。方法利用一般及其他預防護理措施的對照,比較效果。結果試驗組尿潴留患者痛苦減輕71.6%,對照組為33.7%。結論掌握預防護理措施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苦。
直腸癌術后尿潴留;預防;護理
術后尿潴留指術后8 h內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600 ml或者不能有效排空而殘余尿量>100 ml,是直腸癌術后常見并發癥,男性患者術后約有51%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尿潴留,在同時清掃盆腔側壁淋巴結及直腸側韌帶廣泛切除者,則更為多見且嚴重。
1.1手術刺激當手術引起盆腔副交感神經損傷后,破壞了神經~膀胱~逼尿肌~膀胱頸排尿機制;直腸切除后,膀胱向骶骨前凹傾倒移位,使尿道球部和前列腺的成角增大,在排尿時對創面的刺激使膀胱括約肌痙攣,可引起反射性、神經性尿潴留[1]。
1.2前列腺增生常發生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術后由于膀胱向后移位、逼尿肌收縮無力、后尿道損傷導致機械性梗阻,使不明顯的排尿困難顯示出來,引起尿潴留。
1.3精神因素患者對手術認識不充分、精神過于緊張或心有恐懼,不習慣床上排尿或因人員過多條件反射引起排尿困難、尿潴留。
1.4藥物因素M膽堿受體阻斷藥如山莨菪堿、阿托品、普魯本辛等,鎮靜藥如氯丙嗪等可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引起排尿困難。常用藥物亦可引起尿潴留的發生,如硝苯地平、西咪替丁、氨茶堿、咳必清等[2]。
1.5體位及其他術后排尿因體位不適及刀口疼痛引起腹壓增加,肛提肌切除后失去了盆底肌肉協調運動致排尿無力,機體原有疾病如尿道炎或尿道外傷史致尿道狹窄,拔除尿管后尿道水腫致排尿疼痛等,均可引起尿潴留的發生[4]。
2.1一般護理術后正確評估膀胱儲存量,及時督促患者排尿,是預防尿潴留的重要措施。要對患者耐心解釋,必要時應用止痛鎮靜藥消除精神緊張,協助其早期下床活動從而盡早自行排尿。讓患者在安靜狀態下聽流水聲或溫水沖洗外陰可反應性地刺激排尿中樞,促進自主排尿的恢復[3]。
2.2物理治療外力作用擠壓膀胱,增加腹壓和膀胱內壓,刺激逼尿肌收縮,促使排尿,但膀胱高度膨脹時不能采用此法,以防膀胱破裂,要掌握好按壓的力度,避免過度擠壓。熱敷下腹部,持續溫熱效應可使腹壁、膀胱區域血液循環加快,松弛尿道括約肌,從而刺激膀胱逼尿肌,使尿液排出。物理方法見效快,無痛苦、易于接受,配合心理護理可作為早期干預措施。
2.3中醫治療艾炙中極、關元、氣海穴,針刺列缺或雙側三陰交穴段,按摩雙側足三里,可改善盆神經的傳導性、興奮性和放電頻率,增加膀胱的興奮性和緊張性,使患者逐漸出現尿意,且無副作用。但中醫療法具有定位準確、下針深淺、按摩輕重等難題,需多加練習。
2.4導尿以上方法膀胱仍充盈較重、尿意明顯,或超過12 h未排尿,應留置導尿,導尿時切不可一次排空膀胱,以防腹壓突然下降、膀胱粘膜出血。盆腔神經損傷所致的尿潴留,在留置尿管、控制感染、訓練膀胱逼尿肌后,多數患者排尿功能可明顯改善。留置尿管應嚴格無菌操作,避免尿路感染加重排尿困難。要按時夾管、排尿,訓練患者有膀胱脹感和尿意,加強膀胱功能訓練,使尿道外括約肌得到補償。拔除尿管前給予5%SB加慶大霉素行膀胱灌注,溫度36℃~37℃,滴完后,在患者膀胱充盈時拔管比空虛時拔管,排尿成功率高,避免再次置入。
2.5其他控制血糖,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加強營養支持治療,改善患者整體情況,有助于對排尿困難的治療。
尿潴留是直腸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它不會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但可加重痛苦,甚至引起嚴重繼發感染和腹壁刀口裂開,因此必須予以重視。作為護理人員,應充分掌握直腸癌術后尿潴留的原因、預防和護理措施,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減輕患者的痛苦。
[1] 武正炎.普通外科手術并發癥預防與處理.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292.
[2] Havenga K, Enker W E. Autonomic nerve preserving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Surg Clin North Am,2002,82:1009-1018.
[3] 湖南醫科大學 醫學臨床三基訓練護士分冊.第3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5.
[4] 鄧周錄, 崔霞,姚力,等.男性患者直腸癌術后性功能的變化.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0,15:408-410.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院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