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艷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的臨床護理體會
劉忠艷
目的探討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的臨床護理體會。方法收集從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80例腦卒中合并腦栓塞患者的臨床資料,對于入院沒超過6 h的患者及時給予溶栓治療,而入院超過6 h的患者給予降纖及抗凝治療,180例患者在治療的同時,均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并觀察分析其臨床效果。結果180例腦卒中合并腦栓塞患者在接受常規治療并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后,168名患者基本痊愈,占93.33%;10例患者為顯效,占5.56%;2例患者因放棄治療而出院,其總的有效率占98.89%。結論在給予腦卒中合并腦栓塞患者常規治療的同時,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
腦卒中;腦栓塞;護理措施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是一種非常嚴重并且隨時都會危及生命的腦血管疾病,患者在靜態時極易發病。若患者錯過最佳時間不能及時接受溶栓治療,則會嚴重的損害患者腦組織形成腦栓塞。在本研究中,筆者對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80例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患者,及時給予溶栓治療并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從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80例腦卒中合并腦栓塞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95例為男性患者,85例為女性患者,年齡范圍在40.3~70.2歲,平均年齡(56.9±1.3)歲。根據患者所出現的肢體肌力不到Ⅳ級(肌力范圍0~Ⅳ級)、言語不清、肢體出現癱瘓等臨床癥狀和體征,給予針對性的MRI或CT輔助檢查,根據相關的診斷標準,可以確診180例患者均為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
1.2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患者在發病的6 h內是溶栓的最佳時機,所以及時給予患者溶栓、改善腦代謝、控制血壓、降纖等相關治療,可以有效的減輕腦卒中合并腦栓塞對腦組織的損傷。若發病時間距來院就診時間已超過6 h,為了避免再灌注對腦組織的損傷,則不可再行常規溶栓治療,可以給予抗凝及降纖治療。
維持體內營養需求:因大多腦卒中患者發病后,其吞咽功能會明顯下降甚至產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從而極易使肺部發生感染、營養供應不了體內需求,甚至還會有脫水等并發癥的產生,因此保證患者的體內營養需求,也是預防產生并發癥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當患者可以自主進食時,鼓勵其盡量多的進食,指導并協助患者使頭偏向患病的一側,并使頦部向下內收,這樣可以使食物的粘度增加,更有利于患者的營養吸收。對于因吞咽困難而難以自主進食的患者,則可以為患者留置鼻胃管通過鼻飼等方法進行營養治療,但每一次所給予鼻飼液的量最好控制在100~150 ml之間,當患者慢慢適應并且沒有鼻飼液溢出時,再適當的逐漸加量。若患者對鼻胃管出現不能耐受等并發癥時,可針對患者情況實施腸外營養治療。
1.3護理方法
1.3.1監測血壓 患者在腦卒中急性期,因強烈的疼痛可使腦組織產生應激反應而缺氧,隨著顱內壓的不斷增高,患者的血壓也隨之顯著增高。所以為了降低患者的疼痛度,盡量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并且持續給予的血壓監測[3]。
1.3.2監測體溫和血糖 當患者體溫偏高時,要及時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可以給予適量的解熱鎮痛類藥物以達到降溫目的。而患者血糖的高低不僅會影響腦組織的損傷程度,而且對其預后效果也會產生顯著影響。所以密切監測患者體溫和血糖的波動情況,對于預后效果有重要意義。
1.3.3臥床休息 絕對的臥床休息對于腦卒中患者來說是其必要的護理措施,并且患者在臥床期間,為了避免感染和壓瘡的發生,則需要加強口腔、皮膚和尿道口等護理,并且按時協助患者翻身,叩背[1]。而對于意識障礙的患者,則需實施機械輔助呼吸治療,并且保持氣道通暢和濕化;為了預防腦栓塞以及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每天都要幫助患者使其患肢進行鍛煉和活動。
1.4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評定標準:治療前后需要針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來評定運動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較治療前后患者的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含量等檢查結果[2]。根究治療情況及預后療效,將其分為四級,即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痊愈:患者為0級殘疾,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90%以上;顯效:患者為1~3級殘疾,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無明顯差異.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數據資料均采用t檢驗,P<0.05有顯著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80例腦卒中合并腦栓塞患者在接受常規治療并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后,168名患者基本痊愈,占93.33%;10例患者為顯效,占5.56%;2例患者因放棄治療而出院,其總的有效率占98.89%。
患者距發病時間不超過6 h內為溶栓的最佳時機,在這個時間段內及時給予患者溶栓治療,則再灌注的損傷率非常小;若錯過了最佳溶栓時間而給予溶栓治療,很容易造成再灌注損傷。據相關報道稱,腦卒中在發病的幾小時內,梗死的血管很難再通,若不能盡早挽救使其最大限度的恢復其功能,則臨床癥狀也不會得到改善。在本次研究中,180例腦卒中合并腦栓塞患者,在給予相關治療和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后,顯效的有168例,有效的有10例,2例放棄治療而自動出院,其總的有效率為98.89%。因此根據患者的發病時間,及時給予正確的治療方法,并給予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為了減少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的發生率,定期為社區居民做好健康宣教,向其講述并使其能夠明白導致腦血管病發生的因素以及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并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低鹽低脂飲食、戒煙戒酒、多參加戶外活動等,可以有效的預防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的發生。
[1] 石瑞蘭,安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治療.西部醫學,2009,21(2):308.
[2] 尹曉寧,牟娟娟,徐曉飛.早期康復和心理護理在腦卒中偏袒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吉林醫學,2011,32(12):2476-2477.
[3] 張進如,楊曉兵.康復訓練與心理護理對腦卒中合并腦栓塞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內蒙古中醫藥,2008,7(3):47-48.
453200 河南省延津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