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韋
基層計劃生育中依法行政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
楊佩韋
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不斷發展,基層計劃生育工作又上新臺階,公民的合法權利日益得到保證。但是由于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立法過程缺少主體博弈、執法觀念不到位,基層群眾法律意識淡薄等導致基層群眾在計劃生育中的權利沒有得到很好維護,群眾主人翁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保證在基層計劃生育中權力運行機制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對民主政治的發展,現代文明的進步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基層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在新形勢下,基層計劃生育工作應該更新理念,與之俱進,以人為本,確立廣大基層人民群眾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在計劃生育中的切身利益。把依法行政工作落實到基層計劃生育的全過程,是黨和國家對基層計劃生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1.1依法行政主體法治意識淡薄,責任不明確,理念落后,素質低下。
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基層計劃生育工作者法制意識淡薄,在管理中往往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依據的不是法律法規而是個人情感,出現權力異化,違反程序執法、亂收費、權錢交易、濫用權力現象。由于有些基層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沒有接受系統的培訓,工作方式單一,缺乏靈活性,采取生搬硬套,強迫命令等工作方法,損害了基層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由于基層單位編制工作人員少且事務繁多,接受過正規培訓的工作人員剛剛熟悉工作環境就要被調離到其他工作崗位,導致基層計劃生育執法隊伍不專業、不穩定,制約了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順利進行。
1.2依法行政對象流動性增強,生育觀念畸形。
伴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化,流動人口數量越來越多,流動人口范圍越來越廣,造成人駐地和戶口所在地長期分離的現象,增加了基層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負擔和管理難度,導致外出“躲生”現象。幾千年來封建社會“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男尊女卑”等殘留思想加大了基層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難度。再加上我國社會生產力總體水平不高,并且發展不平衡,許多落后的農村地區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一知半解,還認為多一個孩子就是多一個勞動力,就是多了一個創造財富的機會,認為生兒育女以自己的事情,僅僅與個人家庭相關,政府無權干涉,造成了落后的“想生”。群眾生育觀念的落后與計劃生育政策的矛盾是基層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困難的深層原因。
1.3依法行政依據不健全,工作人員責任不明確。
2001年12月29《中華人民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頒布和實施對基層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2010年4月29日,國家人口計生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專題部署在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開展基層文明執法專項活動[1]。但是不同的基層地區有著不同的區情,僅僅依靠《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和全國電視會議的指導是不能很好的解決各基層計劃生育中的依法行政工作的,這樣會造成不顧當地情況的一刀切現象。由于沒有結合地方方情的法律法規,各基層計劃生育執法人員的責任不明確,當出現問題時,推諉扯皮現象嚴重,增加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難度。
2.1依法行政主體要更新理念,提高業務素質。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基層計劃生育中的依法行政人員要樹立以人為本、依法服務、執法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為基層群眾服務。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將基層計劃生育中的依法行政工作由“人治”轉向“法治”,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由工作人員的“單向管理”轉向工作人員和基層民眾的“合作共治”。 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考核方式篩選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辦事,平等對待,不偏私、不歧視、不嫌棄工作對象。定期舉辦民政法律講座和執法實務培訓,或派專人到省廳法規處跟班學習培訓,熟悉掌握執法辦案程序,提高依法辦事能力和執法水平[2]。增加對基層計劃生育中依法行政人員管理培訓的制度化、規范化,強化基層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增強工作人員隊伍的專業性和穩定性。
2.2加大法制教育宣傳程度,更正基層群眾的生育觀念。
強化計生法律法規的的宣傳力度,突出宣傳重點,增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借用宣傳形式的創新,開展豐富多樣的法制宣傳,增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廣泛性[3];舉辦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宣傳活動,提高計生法律法規的宣傳速度和彰顯對法律法規的吸收效果。針對計劃生育普通宣傳難以觸及的地方采取登門、電話等手段搞好跟蹤服務宣傳工作,確保工作到位,宣傳到位,技工計生宣傳教育的時效性[4]。基層計生部門利用廣告牌、宣傳展板、報紙、報刊、計生手冊、征文等加強普法教育宣傳,打造晚婚晚育、優生優育基層文化氛圍,宣傳男女平等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改變基層傳統的生育觀念和生育形勢,切實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生育觀念,為基層計劃生育中的依法行政工作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圍。
2.3加強制度建設,明確責任,搭建監督平臺。
雖然指導全國計劃生育的法律法規比較多,但是結合基層實際狀況的制度比較少,加大了基層計劃生育中的依法行政工作的難度。完善農村獎扶政策,完善免費服務制度,銜接普惠政策和人口計生獎勵優惠政策,完善計劃生育家庭養老保障制度[5]等為改變基層傳統的生育觀念奠定基礎。建立嚴格的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實行“一把手”總負責,明確執法崗位,合理分解執法責任,持證執法,避免多頭執法、推諉扯皮現象。利用村委、社區宣傳欄公開計劃生育法律、法規、政策以及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層民眾充分行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充分行使監督權,積極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活動。
總之,基層計劃生育中的依法行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水平。確保依法行政在基層計劃生育中的切實實施,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內在要求,是保障基層民主主人翁地位的應有之義,是創建和諧社會,構建幸福家園的必然環節。因此,要綜合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基層計劃生育中的依法行政水平。
[1] 高子文, 郝小芳. 基層人口與計劃生育文明執法與依法行政工作的創新思考.健康必讀,2011,2: 135-136.
[2] 黃必慶.基層民政執法存在問題現狀及對策思考.北方經濟,2012,3:110-111.
[3] 沈強.全面推進人口計生依法行政工作.人口與計劃生育,2012,7:48.
[4] 王玲群.如何有序開展基層計劃生育工作.健康必讀,2012,7:548-549.
[5] 馮月菊.全面提高人口計生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人口與計劃生育,2012,6:24-25.
315505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市西塢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