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給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卻無法看到光明。他點燃起自己心中的明燈,照亮了更多人的前行之路、健康之路。走近他,了解他,當我們熟知他的成長之路,才發現:原來一個暗淡的人生竟可以這樣精彩地抒寫,而他呈現給我們的,卻是那么一片光明的精神領地!
他叫何志緒,綿陽市何氏盲人按摩院、綿陽市按摩師職業培訓學校創辦人。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7歲那年,何志緒不幸遭遇的一次事故,令其雙目失明,并失去了一只左手,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打擊,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隨著歲月的流失和年齡的增長,漸漸懂事的何志緒開始萌發對人生新的思考,他不愿聽從命運的擺布就此沉淪,下定決心要去盲校讀書學知識、學技能,憑自己的才能立足于社會,做一個身殘志堅,自食其力的男子漢。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決心既下,何志緒便瞞著親人,悄悄地踏上了離家求學的路。可是,一次、兩次,他的行動均被家人發現并阻止了。父母不是不支持他想念書的心思,考慮更多的是他的安全和將面臨的困難。
無論父母怎么地勸解,然而倔強的何志緒依然堅信,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是知識。
“我要讀書!”帶著心中不屈的夢想,何志緒計劃了他的第三次離家,這次他終于手持竹杖一步步走完了十多里彎延崎嶇的山路,并成功登上開往成都的列車,而列車的終點將是他嶄新的生活開始。
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必定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1985年9月,何志緒終于自費到了夢寐以求的成都盲校開始了長達5年的學習和生活。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讓他倍加珍惜和發奮。在那,他以驚人的毅力和刻苦不僅學會了盲文,還掌握了過硬的按摩推拿技能。在校學習期間因品學兼優,他還被成都市教育局表彰為“身殘志堅的好學生”。
狄更斯說過:“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1990年9月,何志緒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回到家鄉江油,利用自己所學的按摩技能創辦了當地第一家盲人按摩所。
創業艱難百戰多。初期由于資金短缺,設備極為簡陋,生意較為冷清。為了扭轉困局,何志緒省吃儉用,把有限的資金全部投入到店面的維修及設備的添置上。如此幾年后,積累了一些經營經驗和資金后的他,決定進一步拓展自己的事業。
1999年3月,他只身來到綿陽市涪城區,在桃園路創辦了一家個人獨資企業“何氏盲人按摩院”。然而,由于缺乏人脈和宣傳,在起初的一年里,除去員工工資、房租等成本,幾乎毫無任何利潤空間。

眼看經營陷入窘境,何志緒開始反思,他認為眼下第一步是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同這個行業。于是,他印制了許多宣傳資料到處散發,以優惠的價格、優質的服務招攬客人。同時,他還大量免費招收學員,親自手把手教學員按摩手法,給他們講解按摩的相關理論知識。
另外,何志緒還從規模化經營、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等方面入手構制新的思路。在他的按摩院新增設了浴足、理療、刮痧等新項目,很快贏得了客人的認可,生意逐漸開始好轉……
十多年的發展,何志緒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今天,目前他在綿陽城區擁有總院一處,分院三處,按摩師職業培訓學校一所,按摩院營業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床位200余張,從業人員100多名,企業總資產已達到千萬余元。
銘記來時路,常懷感恩心。
在經營、管理好按摩院的同時,何志緒還充分利用按摩師職業培訓學校這個平臺,大量培訓學員,讓他們真正學到一技之長。每一期培訓班專業課均由何志緒親自講解,他不僅手把手地教會學員技術,還傳授他們經營管理之道。對于經濟困難的學員,何志緒均減免他們的培訓費用。
2009年—2010年,在何志緒的全力爭取下,四川省殘聯系統盲人高級保健按摩師400多名學員以及全國農村扶貧盲人按摩師培訓30名學員培訓項目在他創辦的綿陽市按摩師職業培訓學校成功舉辦,而更為了不起的是:培訓人員100%全部實現就業。為此,他的學校被授予“綿陽市殘聯盲人按摩定點培訓基地”,并長期承擔本地區勞務品牌培訓任務。
汗水澆灌花開,勤勞結出碩果。十多年來,何志緒向社會培養并輸送了兩千多名優秀的專業按摩從業人員,他們中有雙目失明的盲人、有下崗失業人員、有農民工……而他本人也因事跡突出,先后被綿陽市委,市政府授予“民辦教育先進個人”'、“創業明星”、“涪城區有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并榮獲“四川省自強先進個人”以及“全國自強創業獎。”從2003年到現今,何志緒已連任兩屆綿陽市盲人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