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賀貴成
巴中市巴州區紀委針對許多偏遠鄉鎮群眾居住分散,山路崎嶇,群眾辦事難,信訪調處和突發事件處置更難的情況,組建摩托車隊,開通“紀檢信訪調處直通車”,堅持做到哪里有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就有紀檢監察干部。
省紀委對此評價: 此做法值得在全省偏遠山區借鑒與推廣到場。
3月12日,巴州區化成鎮方家梁村一組張全榮、周明全兩戶村民因土地承包發生糾紛,反映到鎮紀委信訪室后,鎮紀委委員林登平騎著摩托車,于當日下午同村干部一道深入村民中進行調查了解,并且翻閱了大量承包土地歷史臺賬,并依據實際情況進行了公正處理,重新辦理了土地承包經營證書……“直通車”在第一時間,做到了零成本、零距離地化解矛盾。
這是巴州區紀委監察局開通“直通車”,為民化解調處矛盾糾紛的一個實例。截至目前,15個鄉鎮的“直通車”隊,共開展便民服務3620人次,調處矛盾糾紛634件,處理群眾信訪147件,立案查處基層干部違紀案件20件,真正做到了信訪不出村,解決在基層;呼聲有人聽,上訪有人管,困難有人幫。
“我們巴州區紀委針對許多偏遠鄉鎮群眾居住分散,山路崎嶇,群眾辦事難,信訪調處和突發事件處置更難的實際情況,2012年4月先行在化成鎮進行了‘直通車’的試點工作。巴州區購買了117輛摩托車,作為‘紀檢信訪調處直通車’,群眾有信訪問題,‘直通車’就到群眾家門口開展服務,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會跑的信訪室’。”巴州區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鄧國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在我們鎮進行‘直通車’的試點工作,其意義在于破解遺留問題的需要。”據化成鎮黨委書記何青松介紹,化成鎮因上世紀50年代修建化成水庫,造成占地、損毀、移民等諸多問題和矛盾,且安置移民較多,人均耕地不足0.3畝,人多地少,群眾生活困難,多方面引發群眾信訪。
2012年6月,化成鎮“直通車”的試點工作取得成效后,巴州區紀委監察局先后在水寧、漁溪等15個地勢偏遠、山路崎嶇、信訪問題較多的鄉鎮,組建摩托車隊,開通“直通車”,堅持做到哪里有紀檢信訪訴求、哪里有違法亂紀行為,哪里就有矛盾糾紛調處,第一時間就有紀檢監察干部。“直通車”架起了一座紀檢監察干部與廣大基層群眾溝通的橋梁。
與此同時,《巴州區紀檢信訪調處直通車工作制度》規定:紀檢信訪調處摩托車由各鄉鎮統一購置,每個鄉鎮不得少于6輛,費用主要由鄉鎮紀委負擔、區紀委適當補助;由鄉鎮紀委書記或紀委副書記兼任紀檢信訪調處“直通車”隊長,“直通車”隊員由鄉鎮紀委在鄉鎮紀檢干部中選拔,接受鄉鎮紀委直接領導,要求政治思想過硬、有較強的綜合協調、駕馭復雜局面和應急處突能力。各鄉鎮紀檢信訪調處“直通車”隊員名單由鄉鎮紀委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統一印制《紀檢信訪調處服務卡》,“直通車”隊員持卡上門服務,并由群眾對紀檢干部的服務情況按照“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個等級進行滿意度簽卡測評,結果
納入對干部的崗位目標考核。
“我與婆婆快打起來了,請求你們快點來解決!”
2012年6月10日,趙家灣村一組村民彭訓芳在電話中哭著告知村紀檢小組長、直通車成員石貴祥,說婆媳矛盾升級,請求他到現場調處。
石貴祥騎著摩托車及時趕到彭訓芳家平息了事態,后得知,彭訓芳長年多病,家中經濟困難,婆媳又長期不和。石貴祥立即將此情況匯報給了鎮紀委,鎮紀委馬上派出民政辦主任王思春趕到她家了解情況,并幫助她把所有醫藥費整理好,按照上級醫療救助的審批程序幫助申請,復印整理相關資料,并填表上報區民政局請求給予彭訓芳醫療救助。
6月15日,彭訓芳領到區民政局審批的1000元醫療救助金,緩解了家庭經濟困難,化解了婆媳矛盾。彭訓芳激動地說:“國家政策真是好,黨和政府靠得住!”
2012年7月3日,大雨如注,化成鎮通木埡村一組鄒宗木家的水稻田突然告急。自家稻田里成片成片的水稻瞬間得了稻瘟病,這可愁剎了老鄒。手足無措的老鄒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通了化成鎮“直通車”服務中心的電話。
聽完老鄒的“救急”后,“直通車”服務中心立即組織農業科技流動服務隊,冒雨騎車趕到他家。他們走進稻田,現場診斷,并為稻子配了藥。沒過多久,稻子“大病痊愈”了,老鄒一家感激不已。老鄒逢人便說:“有事去找‘直通車’,那是咱們的 110。”
2月28日,趙家灣村八組村民張蘭英和李勝民因交通事故發生糾紛,張蘭英按照 “直通車”宣傳單提供的電話與“直通車”成員、紀檢員石兆裕取得了聯系,石兆裕將情況告知鎮司法所盧文平,盧文平接到電話后,立即和所里其他工作人員驅車趕到了現場為其解難,并對她進行了法律援助,張蘭英最終獲得20余萬元的賠償金。
……
記者在巴州區的化成鎮、水寧寺鎮等4個鄉鎮采訪了兩天,各鄉鎮“直通車”隊員在負責轄區內群眾紀檢信訪訴求、矛盾糾紛調處、突發事件處置等工作中所做的點點滴滴,記者記了整整20頁。
“‘直通車’能第一時間到達農戶家中,第一時間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保護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化成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忠書說。
“‘直通車’能直通院戶、通現場,達到解民憂、惠民生、構和諧、促發展的效果。”化成鎮趙家灣村支部書記趙應新認為。
“‘直通車’實現了‘零距離、零等待、零障礙’,方便快捷,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水寧寺鎮紀委書記楊希和說。
“‘直通車’解決問題時間來得快,也節約了我們老百姓的開支。”水寧寺鎮三皇村村民周大爺說,一旦遇到事情前往鎮上跑一趟,來回坐車加上飯錢,也要60多塊。“現在一個電話,他們就跑到我家來把問題解決了。”
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深深地感受到“直通車”的顯著特點:確保第一時間掌握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確保第一時間化解調處群眾矛盾糾紛,確保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確保第一時間查處基層違紀行為。
4月8日,巴中市紀檢監察來訪接待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市級部門紀檢組長,各縣(區)紀委書記、縣級部門紀檢組長,鄉鎮、村(社區)紀檢工作人員,共40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對全市開展“紀檢信訪直通車”提出要求,“要深化‘紀檢監察信訪調處直通車’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紀檢監察信訪調處直通車’制度,各縣(區)紀檢監察部門在4月底前,至少在5個鄉鎮以上推行‘紀檢監察信訪調處直通車’,方便群眾信訪,維護群眾利益,提高群眾滿意率,把‘直通車’開到老百姓心坎上。”(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