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鞍山市委黨校,遼寧 鞍山 114000)
現代的黨校圖書館已不再是單純的文獻收藏地,它承載著文獻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傳播、研究、開發和服務等任務,是信息化社會的重要節點,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因此,黨校圖書館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是人類經過實踐探索和理性反思后,在認識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人類思維方式和觀念更新的一種表征。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子孫后代利益并能夠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當今社會廣泛認同的一種全新發展模式,其宗旨是保證人類社會具有長遠的持續發展能力。圖書館作為社會科技教育文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與社會協調共進。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圖書館可持續發展可理解為:圖書館在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下,把未來的發展作為當代發展的前提,遵循圖書館發展的客觀規律,注重整體發展的長遠目標,探求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模式。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創新以適應社會和時代的變化,滿足人們不斷增長和變化的信息需求,推動圖書館事業健康有序發展,使之能夠與未來社會目標相適應并在兩者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
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首先要求人自身素質的提高與發展,而圖書館通過對知識載體的不斷積累和深層加工整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環境,在提高人類素質、開發信息資源、發展信息產業、儲備人力資本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專業優勢,能直接或間接地對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增加社會財富,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可見社會的變革和發展離不開圖書館的支持和保障,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求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多媒體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信息服務業和信息咨詢業迅速崛起,聯機數據庫、電子出版物、網絡信息資源持續增長,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壟斷優勢不復存在并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黨校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根本道路在于將自身的發展納入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之中,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技術手段,拓展業務職能,轉變服務理念,強化優勢,增強服務效益和效率,在競爭中提升自身的社會價值,以求得生存和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許多傳統觀念和意識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但人們對圖書館的認識,尤其是對黨校圖書館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思維定式之中。他們認為黨校圖書館只是傳統的藏書樓,只是作為一種社會的形式而存在。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黨校圖書館在用人機制上沒有自主權,從而造成黨校圖書館隊伍素質不高,直接影響黨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黨校圖書館的購書經費沒有保證,有些黨校圖書館的購書經費減少,或不增長,甚至連續幾年都沒有購入一本圖書,致使這些圖書館只能處于維持的狀態,甚至難以存續。
黨校圖書館的傳統管理模式導致管理者思想僵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手段落后,造成鐵飯碗、大鍋飯的局面。一方面導致圖書館人員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缺乏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另一方面,黨校圖書館的社會地位不高,薪酬較低,導致干部隊伍不穩定,人才缺失現象嚴重。這種現狀使黨校圖書館的當前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何談可持續發展。
黨校圖書館長期以來的傳統管理模式造成了體制的僵化和管理上的落后。為此,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定要著力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建立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管理體制,主要包括正確的管理思想、科學的管理制度、先進的管理方式。
4.1.1 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更加人性化的經濟,未來社會,對人的管理是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正如列寧所說:“圖書館員是圖書館事業的靈魂。”圖書館事業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圖書館員。只有通過對黨校圖書館員的有效管理,才能使黨校圖書館各部門、各環節之間密切配合,協調發展,保證黨校圖書館工作的順利開展。
4.1.2 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用來約束人們行為的規范和尺度。科學而嚴格的管理制度,能保持秩序的穩定和工作的順利開展。黨校圖書館制定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是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建立可持續發展管理體制的重要保證。如制定規范的崗位責任制,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等,都是保證黨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4.1.3 運用先進合理的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也是管理體制的一個方面。管理方式先進與否、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管理體制的可持續發展。黨校圖書館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管理體制,就必須有先進而合理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人員管理和業務管理。在人的管理方面要建立新的用人機制,引進企業管理中的優化組合,競爭上崗,增強館員的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對業務的管理,主要是采用現代化管理手段,使黨校圖書館的各項工作早日實現現代化,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黨校圖書館的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是關系到黨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因素。黨校圖書館的一切管理運行機制都是通過人來完成的。圖書館即使硬件設施再完備、再先進,如果沒有與之配套的軟件、合適的人才,也還是發揮不出其作用。尤其在信息化、網絡化的今天,黨校圖書館只有擁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才可能擁有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目前黨校圖書館存在著嚴重的人員結構不合理、素質不高、服務意識、服務觀念淡薄等現象。因此,人才開發是黨校圖書館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
館藏是黨校圖書館的物質基礎,是黨校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目前,大多數黨校圖書館都面臨著經費短缺的問題,而有限的購置經費又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出現了信息資源的急劇增長與有限的收藏能力之間的矛盾,使得黨校圖書館的信息產品難以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圖書館的現實館藏畢竟是有限的,而讀者對信息的需求是無限的。因此圖書館要認真估量文獻的收藏價值,對那些屬于本館特色館藏以及利用效率高、經常使用的文獻資料,可采用實體館藏的方式收藏,其余則采用虛擬方式收藏。另外,應重視虛擬館藏的建設。在網絡化高度發展的今天,虛擬館藏是館藏資源建設的發展方向,是解決收藏經費不足的重要手段。黨校圖書館可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網絡,加大電子文獻的采購,把收藏重點放在多媒體及網上信息資源的建設與開發上,通過聯機文獻信息網絡引入電子資源,使網絡成為信息資源的主要儲藏空間和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主要渠道。
數字圖書館的出現極大改變了圖書館的職能結構。表現在服務組織網絡化、協作化,服務范圍社會化,服務手段現代化,服務方式多樣化和服務功能自動化方面。讀者是圖書館生存的客觀條件,黨校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的調整要以讀者為中心。只要讀者有需求就應想方設法予以滿足。黨校圖書館除需要現代化管理外,館員也應改變傳統的、被動的服務方式,不僅要有創新意識,還要有品牌意識。品牌意識的建立有助于館員服務意識的改變和增強,最終實現黨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1]馬曉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力的綜合評價及實際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6):20.
[2] 王淑敏.新世紀圖書館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3):28.
[3] 于祥鳳.圖書館可持續發展淺議[J].圖書館學刊,2007(2):35.
[4] 魏杏典.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管理障礙及對策[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4):40.
[5] 王晶鋒.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可持續發展研究[J].圖書情報論壇,2009(6):32.
[6] 柏檸.遼寧省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策略[J].圖書館學刊,2012(5):11.
[7] 殷楓.論社區圖書館可持續發展[J].圖書館學刊,201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