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對美國漢學的3種貢獻*

2013-02-15 22:36:11鄭錦懷泉州師范學院圖書館福建泉州362000
圖書館建設 2013年9期
關鍵詞:圖書館

鄭錦懷 (泉州師范學院圖書館 福建 泉州 362000)

1 引 言

從最為寬泛的意義上來說,漢學(Sinology),或稱中國學(China Studies),是指中國以外的學者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哲學宗教、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天文地理、工藝科技等諸多方面進行研究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大致可以分為海外各國的本土漢學與僑居地漢學兩大類。前者發生在各國本土,由各國本土學者完成;后者主要發生在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如日本、越南、朝鮮、東南亞各國等),由各國僑民(如傳教士、外交官、商人等)完成[1]。

美國漢學最早起源于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等來華美國人在中國開展的相關研究。衛三畏的《中國總論》(The Middle Kingdom,1848)、丁韙良的《漢學菁華》(The Lore of Cathay,1901)等就是他們僑居中國期間撰就并出版的漢學名著,至今影響猶存。美國本土漢學研究的正式開啟則始于1877年衛三畏受聘為耶魯大學暨美國第一位漢學教授[2]。

起初,跟歐洲漢學相比,美國漢學要遠遠落后。但是,通過“借材于域外”,美國漢學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后來居上,實現了趕超[3]。在其他國家出生與成長,最后卻到美國工作,乃至入籍美國的“域外”漢學家很多,如英國的傅蘭雅(John Fryer,1839—1928)、德國的夏德(Friedrich Hirth,1845—1927)和勞費爾(Berthold Laufer,1874—1934)、法國的葉理綏(Serge Elisseeff,1889—1975)等名家,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中國學者。

早在1879年,戈鯤化攜妻帶子來到哈佛大學,成為在美國大學正式執教的第一位中國人。旅美期間,他編譯了《華質英文》一書,為漢英對照本,英文文本均由他本人自譯。這是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專供西方人學習中文之用的第一本教材[4]。從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中國學者走上了美國漢學研究的大舞臺,為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為美國漢學發展做出貢獻的中國學者當中,有不少人曾在中國各類圖書館服務多年,并有著述留存于世。這些人包括江亢虎、戴志騫、袁同禮、裘開明、童世綱等,都是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隊伍中的杰出代表。此前,已有學者對其中個別代表人物的漢學成就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考察。但是,至今未見有學者將他們當成一個群體,深入考察他們在推動美國漢學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績。有鑒于此,筆者將從推進中文館藏建設、編撰漢學書目索引和參與漢學研究三大方面入手,力爭比較全面地呈現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對美國漢學研究發展做出的貢獻。

2 推進中文館藏建設:為美國漢學界提供文獻基礎

在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歷史階段,漢學的研究重點各異,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但總體而言,漢學的發展總是以一定的物質條件和學術積淀為前提和基礎的。對此,法國著名漢學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在他于1926年10月26日進行的一場演講中就明確指出:“治‘中國學’須有三方面的預備:①目錄學與藏書,②實物的收集,③與中國學者的接近。”[5]

與本身就生活在中國或者中國周邊國家的僑居地漢學家相比,各國本土漢學家獲取所需文獻資料明顯較為不易,因而也就很難擁有充足的文獻基礎來開展漢學研究。為此,衛三畏等早期來華的美國人,不僅將與中國和中國文化相關的信息傳回美國學界,還不辭辛苦,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及一些大學圖書館與博物館帶回了豐富的圖書與文物[6]。此后,陸續有大批中文典籍傳入美國,為美國本土漢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基礎。而在此進程當中,江亢虎、裘開明、童世綱等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也為推動美國圖書館中文館藏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具體有如下四種。

2.1 向美國圖書館捐贈私人藏書

在這方面,江亢虎的貢獻最值得一提。早在1916年,他就向加利福尼亞大學(以下簡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捐贈了一大批中文圖書。這批贈書來自其家族藏書,共1萬多卷,其中許多都是極其珍貴的古籍,稱得上是無價之寶。江亢虎捐贈這批圖書的目的在于推動東方語言與文學研究,幫助西方了解中國文明的寶貴之處[7]。而這批贈書也確實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成為美國漢學研究重陣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基礎。

江亢虎還至少兩次向美國國會圖書館捐贈私人藏書,為該館中文館藏規模的擴大做出了貢獻。早在1917財政年度,江亢虎就向該館捐贈了一套西安開成石經拓本。這套拓本傳自江亢虎的祖父,共有4種。其中,有3種保存完好,第4種略有損壞,但還是比從西安已經損壞的石碑上可以獲取的拓本更加完好[8]86。1920年6月,江亢虎在離美返華前夕又向該館捐贈了大批清末科舉試卷,其中有32種印刷品與大約30種手稿來自江家三代及其親朋好友的科考試卷,另有16種則是1864年的進士卷[9]190-191。

2.2 為美國圖書館征集或購買中文圖書

1917年暑假,江亢虎回國探親,受當時的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樸特南(George Herbert Putnam,或譯“普特南”)的委托,江亢虎代表該館搜集中國各地的方志。他不僅帶回了樸特南用英文撰寫的公函,還將其譯成中文,連同他本人撰寫的函件,一起寄給中央政府與省級地方政府,請對方代為收集各地最新方志。根據當前掌握的資料顯示,在收到樸特南公函及江亢虎函件之后,不少省級地方政府都積極行動起來,發函要求下屬道縣收集各自的方志,匯總之后寄送上海交涉署中美出版交換部。例如,1917 年6月28 日,《申報》就刊登了江蘇省長公署簽發的《代美征集各縣志書之訓令》:“候令行所屬各道縣,將志書逕行檢送該交涉員, 以備交換, 并呈復備。”[10]又如,奉天省長公署也在1917 年6月28 日發布了第472號訓令,除轉錄江亢虎函件之外,還特別要求:“除函復外,合行令仰該道尹轉令各知事,限文到五日內將最近志書送署二部,以憑匯寄。”[11]

江亢虎此行當是美國國會圖書館主動大規模地收集中國方志之始。在江亢虎之后,施永格(Walter Tennyson Swingle)也于1918年來到中國各省收集方志,成績頗佳,而這跟江亢虎在1917年的收集活動不無關系。對此,后世學者就評論到:“施永格在1918 年代表美國國會到中國各省去采訪地方志, 成績非常良好,正是因1917 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樸特南通過江亢虎及其芮公使已正式向中國各級政府征集方志, 中國中央政府又令各地方政府照辦的緣故。”[10]

除江亢虎以外,還有不少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也曾受托為美國圖書館征集或購買中文圖書。例如,1930年5月,袁同禮就受裘開明之托為哈佛燕京學社漢和圖書館購買了《梅蘭芳戲曲譜》2卷[12]48。田洪都、馮漢驥、杜聯 等人也都曾受托為漢和圖書館搜購中文圖書。

2.3 執掌美國東亞圖書館,提升各館競爭力。

第一位執掌美國東亞圖書館的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是裘開明。1927年2月1日,鑒于中日文藏書漸多,哈佛學院圖書館在館內設立了專門的漢和文庫[12]17,1928年1月改稱“哈佛大學圖書館漢和圖書館”[12]22,1965年7月1日起又改名為“哈佛—燕京圖書館”[12]905。1927—1965年,除去因故休假、由他人代理職務的幾年,裘開明一直都是該館負責人,擔任主管(Custodian)、主任(Curator)或館長(Librarian),前后達38年之久[13]。

在裘開明初任哈佛學院圖書館漢和文庫主管之際,那里僅有4523冊中文藏書與1668冊日文藏書[12]18。而到了1965年6月底,漢和圖書館已經擁有68109種、280469冊中文圖書,44954種、95482冊日文圖書,以及藏文、滿文、蒙文、韓文等語種圖書若干[12]922。在短短的38年間,該館的中文館藏數量增加了將近62倍。其中,既有珍貴的宋元明清刻本、鈔本、稿本等善本圖書,也有成套的歷代叢書、明清文集、各省方志等,館藏質量很高[14]。在裘開明的主持下,哈佛燕京圖書館發展成為美國乃至西方高校圖書館系統中規模最大的東亞圖書館,為美國的漢學研究者提供了浩如煙海的一手材料,在美國漢學發展史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除裘開明之外,童世綱是又一位執掌美國東亞圖書館的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1950年秋至1952年夏,胡適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The Gest Oriental Library, Princeton University)館長,童世綱擔任其助手[15]。由于胡適每周僅到館公干半天,所以負責處理館內一切事務的其實就是童世綱[16]。1952年夏,童世綱接替胡適擔任館長一職,直到1977年退休。在他上任之初,葛思德東方圖書館僅有13萬多冊藏書。但在他的苦心經營之下,該館館藏1962年已經增加到16萬多冊[16],到1977年他退休之時又增加到30萬冊,其中有大約23萬冊中文圖書[17]。為了表彰童世綱的功績,在他退休之后,普林斯頓大學授予他“終身名譽館員”的榮譽[15],還為他專門定制了一個刻有“All who use the Gest Library owe a debt to Mr.James S.K.Tung”(“葛思德圖書館的所有讀者都應當感謝童世綱先生”)的銅牌,以資紀念[17]。

2.4 協助整理與分編中文藏書

目前來看,最早協助美國圖書館分編中文藏書的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當屬江亢虎。1915年夏天,應施永格之邀,當時已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中文助教的江亢虎受邀到美國國會圖書館兼職,其利用1915年暑假,開始對該館收藏的中文叢書進行整理、編目,并為當時剛剛上架的中文圖書準備標簽[18]。此后數年間,一到暑假,江亢虎都到美國國會圖書館幫忙。正是在江亢虎等人的協助之下,該館的中文圖書分編工作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下去。

到了1920財政年度,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中文叢書數量已經從1916年財政年度的126種與1918財政年度的196種增加到304種。若扣除同種作品的不同版本,該館收藏的各不相同的叢書仍然有277種之多。有些叢書沒有總題名,而各卷只標明所含作品的題名;有些叢書則有好幾種題名,而這些題名有些長、有些短。這個問題導致館方很難避免買到題名不同但內容相同的作品。為此,江亢虎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檢查這些叢書,以便為每種叢書提供一個準確的題名。他還為每種叢書撰寫了簡短說明,指明叢書的編者及所含作品的特征[9]191-192。

江亢虎雖然僅僅是利用幾個暑假的時間來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分編中文藏書,但他不收分文,免費提供幫助[8]9-10,其行可嘉。在他之后,李小緣、王文山、房兆楹、汪長炳、袁同禮等若干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也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交流學習或短暫工作過,為該館中文藏書的分類、編目與系統化整理工作做出了不小貢獻,值得一書。至于曾任職于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中文部的嚴文郁,曾任職于夏威夷大學東方學院圖書館的譚卓垣,曾任職于哈佛燕京學社漢和圖書館的裘開明、田洪都、馮漢驥、黃星輝、于震寰等人,也都為各家美國高校東亞圖書館的館藏整理與分編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裘開明在馮漢驥與于震寰的協助之下,編成了《漢和圖書分類法》(A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Chinese and Japanese Books),廣為西方各國的東亞圖書館所使用,影響極其深遠。

簡言之,以江亢虎、裘開明等人為代表的與美國圖書館界結緣的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通過自己的辛勞與汗水,既擴大了美國圖書館的中文館藏規模,也促進了各館中文藏書的系統有序,為美國的漢學研究者們在文獻查閱、獲取與利用方面提供了極大便利,間接地促進了美國漢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3 編撰漢學書目索引:為美國漢學界提供便利工具

伯希和高度強調目錄學對于漢學研究者的重要意義,將其與藏書并列列為漢學研究者所必做的第一種準備。事實上,在伯希和之前,已經有多位西方漢學家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早在1876年,德國漢學家穆麟德兄弟(Paul Georg von Mollendorff,Otto Franz von Mollendorff)便出版了《漢籍目錄便覽》(Manual of Chinese Bibliography)一書。法國漢學家高第(Henri Cordier)編有《中國書目》(Bibliotheca Sinica)五卷,分別于1904、1905、1906、1907—1908、1924年出版,可謂是迄今為止內容最為全面、最為豐富的一部英文漢學書目。高第之后,又有若干種西文(主要是英文與俄文)漢學書目陸續出版。這些漢學書目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與線索,東西方的研究者都從中獲益無窮。

我們不能不注意到,幾位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也在漢學書目索引的編撰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最引人矚目的當然是袁同禮完成的一系列漢學書目,如《西文漢學書目》(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俄文漢學書目》、《新疆研究文獻目錄》、《現代中國數學研究目錄》、《中國音樂書譜目錄》等。其中,出版于1958年的《西文漢學書目》既是高第所編五卷《中國書目》的續編與補遺,同時也確實是繼后者之后問世的西方漢學界最為重要的一本漢學書目。童世綱則編有《胡適文存索引》(Index to the Collected Works of Hu Shih,1969),內含“篇目分類索引”與“篇名及其中要詞混合索引”,為國內外的胡適研究者提供了極大便利。

不過,袁同禮與童世綱都不是最早編撰漢學書目索引的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據筆者所見,早在1919年,當時暫在美國紐約厄普頓軍營圖書館(Camp Upton Library)服務的清華學校圖書館館長戴志騫就在《中國留美學生月報》(Th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第14卷上分4次發表了《中國書目250種》(''250 English Books on China'')。與其他漢學書目相比,戴志騫的《中國書目250種》的不足之處顯而易見,如收錄內容少(僅收錄250種與中國相關的英文著述,還沒有高第《中國書目》收錄書目數量的百分之一)、時間跨度短(僅收錄1900—1918年間發表或出版的英文著述)、非單行本等。

但是,《中國書目250種》也有其獨特之處。首先,體例完備。戴志騫將250種與中國相關的英文著述分成“綜合性圖書”(“General Works”)、“哲學與宗教”(“Philosophy and Religion”)、“傳教活動”(“Missions”)、“經濟與政治”(“Economic & Political Organizations”)、“教育”(“Education”)、“社會生活與風俗習慣”(“Social Life and Customs”)與“美術”(“Fine Arts”)七大類,分別加以著錄介紹。他還專門撰寫了一篇“序言”(“Preface”),向讀者介紹了他編撰這份書目的來龍去脈[19]。為了節省版面,他在文中使用了不少縮略語,但他又在正文之前附上了一份“縮略語對照表”(“Abbreviations”)[19],方便讀者查考。其次,客觀描述與主觀評價合一。包括高第《中國書目》、袁同禮《西文漢學書目》在內的其他漢學書目,大多只是簡單地著錄與各種著述的作者、題名(書名)、刊物(出版社)、刊期(出版時間)等相關信息,而不會對相關著述展開評價。但戴志騫不僅將他選取的250種英文著述的相關信息客觀地著錄下來,還別出心裁地對其加以主觀評價,或者節錄他人對其相關評論文字,使得讀者對其內容梗概與學術價值一目了然。例如,戴志騫如是評價英國漢學家波乃耶(James Dyer Ball,1847—1919)所著《中國風土人民事物記》(Things Chinese, or Notes Connected with China)的增訂版:“這個增訂版仍然按照百科全書的形式來編排內容。它有助于普通讀者或有意前往中國旅行之人了解中國。”[19]再次,戴志騫專門著錄了報刊上發表的與各種著述相關的書評信息,包括刊登書評的刊物、時間、刊期與頁碼等,有助于讀者弄清各種著述在學術界產生的后續影響。戴志騫的這些做法在當時無疑顯得十分出彩,即使到了現在,依然頗有值得借鑒與學習的價值。

除了《中國書目250種》之外,戴志騫還為《中國留美學生月報》編撰了3期的“最近涉華文獻介紹”(“Recent Literature on China”)專欄,同樣是以書目的形式介紹與中國相關的各種最新英文著述。除了著錄其著者姓名、書名(篇名)、出版社(刊物)、出版時間(刊期)、形態乃至價格等相關信息,戴志騫還簡要介紹了著者的生平情況與著述的內容梗概,對讀者來說十分便利[20]。

4 參與漢學研究:為美國漢學界提供新鮮血液

跟美國結緣的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還經常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到漢學研究中,如江亢虎、譚卓垣、洪業、房兆楹、杜聯 、錢存訓等。他們憑借著語言與文化方面的天然優勢,以及在圖書館供職、文獻獲取渠道順暢的良好條件,在漢學研究領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成為國際漢學界的一股新生力量。

1914—1920年,第一次赴美的江亢虎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方語言學系執教,歷任中文助教與講師。在此期間,他不僅教授中文,還用英文講授中國文化課程。在這門課程的英文講義基礎上,江亢虎撰成《中國文化敘論》(Chinese Civiliz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inology)一書,由商務印書館于1935年出版。該書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涉及中國的歷史與地理、政治與社會、宗教與哲學、文學與藝術,每部分各含十數章,內容十分豐富,所用語言卻又通俗易懂,容易消化[21]。

授課之余,江亢虎四處開辦講座、發表演講,還在舊金山《紀事報》(The Chronicle)上發表系列文章,向美國民眾宣傳中國文化,涉及科學、印刷術、婦女、典籍、商貿等眾多主題。他的這些演說或文章后匯集成冊,取名為《中國學術研究》(On Chinese Studies),由商務印書館于1934年出版[21]。

此外,大約在1918—1919年,江亢虎跟當時同樣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執教的美國著名詩人兼翻譯家陶友白(Witter Byner)結成好友。兩人志同道合,于是結成翻譯組合,立志要將《唐詩三百首》全部譯成英文。先由江亢虎解讀中文原詩,然后由陶友白據之譯成英文,再由江亢虎加以修改潤飾,最后定稿發表。他們并非一次性完成《唐詩三百首》全書的翻譯工作,而是時斷時續。其間,陶友白甚至還追隨江亢虎的腳步,來華游歷了一段時間。兩人的譯詩當中,有不少曾在《小評論》(The Little Review)、《展望》(The Outlook)、《文人》(The Bookman)、《詩刊》(Poetry)等美國著名的文學刊物上發表,最后才結集成冊,取名為《群玉山頭: 唐詩三百首英譯本》(The Jade Mountain: An Anthology Being Three Hundred Poem s of the Tang Dynasty),由紐約的艾爾弗雷德·A·克諾夫出版社(Alfred A.Knopf)于1929年出版。這是《唐詩三百首》的第一個英文全譯本,在西方漢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一版再版。

1927年夏,江亢虎第二次赴美,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從事研究工作,兼承擔顧問服務。1930—1935年,他轉到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創辦了加拿大第一個中國學系,但仍然擔任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中國歷史與文化領域的榮譽顧問,主要是為別人的研究工作提供幫助。例如,在1928財政年度,江亢虎參與了對清代沈李龍所編《食物本草會纂》一書的整理與編目工作,并且特地將沈李龍的序言譯成了英文[22]。又如,在1932財政年度,哈格蒂(Michael J.Hagerty)與魏林(Wei Lin,音譯)打算翻譯《本草綱目》中與玉米相關的文字,江亢虎提出了一些修訂建議[23],后來他又親自將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中的關于玉米的另外一條記錄譯成了英文[24]。

1933年,曾任嶺南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譚卓垣憑論文《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braries Under the Ch'ing Dynasty, 1644—1911》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圖書館學博士學位。該文首次比較系統地考察了清代藏書樓的發展情況,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1935年,商務印書館推出其單行本,中文書名印作《清代圖書館發展史》。后來,徐雁與譚華軍將其譯成中文,改書名為《清代藏書樓發展史》,與《續補藏書紀事詩傳》合為一書,由遼寧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1937年12月起,譚卓垣執掌美國夏威夷大學東方學院圖書館,負責館內東方書刊的整理工作,直至病逝。他還兼任該校中國研究專業副教授與《東西方哲學》(Philosophy East and West)雜志編輯部的語言顧問。工作之余,他對漢學研究產生了興趣,用英文撰寫了《敦煌遺書的發現及其對中國研究的影響》(The Discovery of the Tun-Huang Library and Its Effect on Chinese Studies)與《論孔子研究》(On Studies of Confucius)等文,在國際漢學界頗有影響,常被述及或引用[25]。

洪業(William Hung)不僅長期主持燕京大學圖書館與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先后編纂并出版了中國經史子集的引得共64種、81冊,還用英文撰寫了《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一書,由哈佛大學出版社于1952年出版。該書是洪業一生當中完成的惟一一部專著。全書包括引論、正文12章、結語,卷首附著者自序,卷末則附漢語拉丁字表、索引等。在每章正文當中,洪業除了介紹杜甫各個時期的生平活動外,還附以杜甫其時所寫詩作的散文體英譯,總共多達324首。洪業還別出心裁地以杜甫詩句的英譯作為每章標題,饒有趣味。迄今為止,洪業此書一直被公認為英語世界中研究杜甫的最為重要的一本著述[26],廣為傳閱,影響很大。

房兆楹與杜聯 夫婦均曾在燕京大學圖書館等處工作過,后來成功轉型,成為國際知名的中國史專家和文獻學家,尤其精于明清史及近代人物研究。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工作期間,兩人便編有《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附引得》等多種引得。赴美之后,兩人又先后參與乃至主持了《清代名人傳略》(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中華民國人物傳記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明代人名錄》(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等重要英文人物工具書的編撰工作,在國際漢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反響[27]。

此外,房兆楹與鄧嗣禹(Teng Ssu-yu)、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等人共同撰寫了《中國對西方的反應:文獻通論(1839—1923)》(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a Documentary Survey, 1839—1923)一書,由哈佛大學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他還跟秦家懿(Julia Ching)合作,將明代黃宗羲所著《明儒學案》的部分內容譯成英文,以《明儒學案選譯》(The Records of Ming Scholars)為書名,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

曾在金陵女子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國立北平圖書館南京分館等處工作過的錢存訓,于1947年赴美深造,至1957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圖書館學博士學位。他從1947年起就掌管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直到1978年退休。其間,他還在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授課,培養了不少漢學人才。錢存訓跟美國學者芮效衛(David T.Roy)合編的《古代中國:早期文明研究》(Ancient China:Studies in Early Civilization),獨撰的《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Books and Inscriptions)等著作都在國際漢學界反響極佳。后者不僅多次再版重印,還被譯成日文、韓文、中文等多種版本,在全球各地廣泛傳播,已經成為中國書史研究的經典著作[28]。

5 結 語

從江亢虎以降,一個接一個的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陸續與美國結緣。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汗水,擴大了美國圖書館的中文藏書規模,提高了館藏質量,為美國漢學研究者提供了必要的文獻基礎。他們對中文藏書進行整理、分類、編目,編撰書目與索引,為讀者查閱文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他們還親自著書立說、翻譯文獻,既推動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促進了美國漢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這些中國現代圖書館學人之所以能夠為美國漢學研究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跟他們從事的圖書館職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他們在圖書館工作,所以他們更加了解豐富的館藏對學者是多么的寶貴,更加了解書目索引可以給使用者帶來多大的便利。同時,他們也更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身邊可以獲取的文獻資源,將其由死書變成活的知識,促進了知識的生產、傳播與影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由普通的文獻管理者轉變為積極的知識生產者,在學術界占得一席之地。這不僅有助于改變社會各界關于圖書館員形象的思維定勢,同時也對當今圖書館員的人生規劃與職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王國強.《中國評論》(1872-1901)與西方漢學[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0:122.

[2]張宏生.衛三畏與美國漢學的起源[G]//朱政惠.中國學者論美國中國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208.

[3]史革新.中國文化通史:晚清卷[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144.

[4]張宏生.戈鯤化集:中美文化交流的先驅[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258.

[5]胡 適.胡適全集:第30卷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396.

[6]許倬云.序[G]//張海惠.北美中國學:研究概述與文獻資源.北京:中華書局, 2010:2.

[7]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hronicle: Vol.XVIII[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16:534-535.

[8]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port of the Librarian of Congress and Report of the Supplement of the Library Building and Groups, For the Fiscal Year Ending June 30,1917[M].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17.

[9]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port of the Librarian of Congress and Report of the Supplement of the Library Building and Groups, For the Fiscal Year Ending June 30,1920[M].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0.

[10]王 震, 王荔芳.美國國會圖書館何時征集中國方志考[J].圖書館,1998(5):75.

[11]遼寧省檔案館.編修地方志檔案選編[M].沈陽:遼沈書社, 1983:90.

[12]程煥文.裘開明年譜[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13]程煥文.跨越時空的圖書館精神:“三位一體”與“三維一體”的韋棣華女士、沈祖榮先生和裘開明先生[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5):62.

[14]沈 津.書韻悠悠一脈香:沈津書目文獻論集[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299-300.

[15]散 木.胡適在葛斯德東方圖書館:兼說從“中統”專員到圖書館館長的童世綱[G]//散木.明暗之間: 歷史深處的人和事.青島:青島出版社,2012:114-117.

[16]陳紀瀅.胡 適、童世綱與葛思德東方圖書館[G]//陳紀瀅.陳紀瀅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130.

[17]張素初.憶保護中國文化的功臣童世綱[G]//張素初.我在紐約做公務員:告訴你一個鮮為人知的美國.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236-239.

[18]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port of the Librarian of Congress and Report of the Supplement of the Library Building and Groups,For the Fiscal Year Ending June 30,1916[M].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16:95.

[19]Tai Tse-chien.250 English Books on China[J].The Chinese Students'Monthly, 1919, 14(3,4,5,6):210-216, 272-282, 359-362, 409-412.

[20]Tai Tse-chien.Recent Literature on China[J].The Chinese Students'Monthly,1919, 14(1,4,7):76-85,266-271,456-460.

[21]李 珊.江亢虎北美傳播中國文化述論[J].史林, 2011(2):127-136.

[22]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port of the Librarian of Congress, For the Fiscal Year Ending June 30,1928[M].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8:295.

[23]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port of the Librarian of Congress, For the Fiscal Year Ending June 30,1932[M].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32:200-201.

[24]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port of the Librarian of Congress, For the Fiscal Year Ending June 30,1933[M].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33:119-120.

[25]鄭錦懷.譚卓垣生平與圖書館學成就考察[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6):84-85.

[26]曾祥波.洪業及其《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代譯后記[G]//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2期).北京:中華書局, 2010:329.

[27]黨寶海.房兆楹先生和他的學術研究[J].中國史研究動態,2005(2):26-28.

[28]周余姣.經典是怎樣形成的:基于《書于竹帛》的考察[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1):117-118.

猜你喜歡
圖書館
去圖書館坐坐
發明與創新(2021年6期)2021-03-10 07:13:54
圖書館
圖書館里送流年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夜間的圖書館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38
圖書館里的小驚喜
圖書館 Library
幼兒畫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在线欧美日韩|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亚洲色图欧美| 国产精品999在线| 欧美69视频在线| 欧美性天天| 亚洲91在线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色综合中文字幕| 色婷婷啪啪|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99re视频在线|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欧美a级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99性视频|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亚洲人在线| 美女被操91视频| 欧美午夜网站|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天堂|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毛片卡一卡二|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亚洲—日韩aV在线|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色视频久久|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在线观看99|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极品av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色网站在线视频| Jizz国产色系免费|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