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寧,趙亞娟 (陜西省乾縣人民醫院,陜西 乾縣 713300)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嬰幼兒較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見于1~6個月小嬰兒,以喘憋、“三凹征”和氣促為主要臨床特點。臨床上較難發現未累及肺泡與肺泡間壁的純粹毛細支氣管炎,故國內認為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肺炎,有人稱之為喘憋性肺炎[1]。多索茶堿是近年來廣泛用于哮喘、毛細支氣管炎等許多呼吸道疾病的治療,筆者采用多索茶堿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172例均為2009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住院患兒,全部符合《兒科學》第7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齡3~12個月56例,12個月 ~2歲30例;對照組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齡3~12個月54例,12個月~2歲32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給予抗感染、氧療、控制喘憋、免疫療法、霧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等綜合治療,治療組給多索茶堿5~8 mg/kg加入5%葡萄糖30~ 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給予氨茶堿2~4 mg/kg,加入5%葡萄糖30~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觀察咳嗽、喘憋和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
1.3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用藥6 d內,咳嗽、喘憋癥狀完全緩解,肺部哮鳴音消失;有效:6 d內,咳嗽、喘憋癥狀明顯減輕,肺部哮鳴音明顯減少;無效:咳嗽、喘憋和肺部哮鳴音無改善。
2.1 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40例,有效40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3.0%;對照組顯效32例,有效3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8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治療組無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5例不良反應,均為胃腸道反應。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與日后反復喘鳴與哮喘密切相關[2],是兒科常見病,我國北方多發生在冬季和初春,廣東、廣西則以春夏和夏秋為多[3]。多索茶堿和氨茶堿同屬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其松弛平滑肌作用較氨茶堿強10~15倍,并且有氨茶堿沒有的鎮咳作用,且作用時間長,無依賴性。此外多索茶堿對肺外其他系統如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的腺體親和力是氨茶堿的1/10,因而對這些系統作用輕微,臨床應用不良反應更少,安全性高[4]。另外多索茶堿還有抗炎免疫調節作用,可抑制嗜酸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凋亡,從而減輕慢性炎性反應釋放白細胞介素-10,增加循環中的兒茶酚胺,減少炎性細胞的鈉內流,抑制前列腺素,有廣泛的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5]。筆者采用多索茶堿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在咳嗽、喘憋、肺部哮鳴音消失方面效果優于傳統藥物氨茶堿,而且幾乎無不良反應,值得進一步對其進行臨床研究總結,并推廣應用。
[1] 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5-266.
[2] 徐文釗.100例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J].中國醫藥資訊,2011,3(1):117.
[3]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4] 謝 錚,蔣 蓮,謝偉國.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觀察[J].臨床藥物,2008,9:551
[5] 陳菊屏,熊 瑛,李國平,等.多索茶堿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臨床觀察[J].航空航天醫藥,2008,1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