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
2012數字產業報告
智能手機今年首次成為手機市場主流設備,市場份額從 2012年第一季度的49%升至2012年第三季度的56%。手機應用在今年獲得持續增長,在排名前10的移動應用中,Twitter 移動客戶端成為了增長速度最快的安卓應用,而Facebook Messenger應用則是 iPhone平臺上增長速度最快的應用。 在互聯網品牌當中,谷歌依舊領銜群雄。在從2012年1月到2012 年10月這段時間內,谷歌月均獨立訪問用戶數量達到 1.72 億,Facebook排名第二,擁有1.53億月均獨立訪問用戶數。除此之外,在線視頻服務也在2012年獲得了良好發展,谷歌旗下的Youtube仍是最大的在線視頻網站,在去年統計擁有1.32 億的獨立訪問用戶數。
創新地圖
機器人組建搖滾樂隊 演繹重金屬音樂高潮
在“壓縮機端蓋”搖滾樂隊里,機器人史迪克男孩是鼓手,費格斯是吉他手,邦斯是貝斯手,視頻在網站上發布僅兩天點擊率接近100萬。機器人演奏的音樂也能夠表達類似人類的情感,史迪克擁有4只機械手臂,可精確地敲打鼓點;費格斯從肩部至吉他鍵盤上擁有數十個彩色連線,它彎曲膝蓋像一位專業吉他手一樣彈奏樂曲。這支重金屬樂隊將在悉尼、黃金海岸、阿德萊德、墨爾本和佩斯進行巡回演出。
觸屏式咖啡桌問世 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這種咖啡桌有觸屏式菜單、下單界面和付款選擇,消費者可以通過單獨與計算機之間的互動享受無縫式的服務體驗。這樣能夠從理論上減少人類的錯誤,而且能夠使朋友們更加容易的分擔費用而不需要服務員來做兩次計算。當然除了服務員為你帶來咖啡和糕點的交流之外,可以說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達到了最小化。此外,桌子內部包含的操作系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比如說在你享受飲料的同時可以進行游戲或者瀏覽社交網站。只是需要確定你手邊要有洗手液,因為誰知道有多少人在你到達那里之前已經觸摸過這張桌子。
人造太陽 首次實現100秒長脈沖中性束 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項目(EAST),在綜合測試平臺上成功實現100秒長脈沖氫中性束引出,初步驗證了系統的長脈沖運行能力。該系統涉及精密強流離子源、高真空、低溫工程、高電壓及隔離技術、遠程精確測控、等離子體和束診斷等多個學科領域。EAST裝置是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國際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
“負溫度”的量子氣體 可能創造新物質形式 18世紀科學定義了絕對溫度,沒有物質的溫度能低于絕對零度。現在科學家用鉀原子超冷量子氣體實現了這種負絕對零度。在正溫度下,原子之間的斥力使結構保持穩定,然后他們迅速改變磁場,使原子變成相互吸引而不是排斥。原子還來不及反應,就從最穩定的低能態突然跳到可能達到的最高能態。就像你正在過山谷,突然發現已在山峰。該技術可能成為創造新物質形式的一條途徑。負絕對溫度氣體還能模擬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抵抗萬有引力內向拉力的力量。這種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奇特現象如今也能在實驗室看到,值得宇宙學家進一步研究。
豐田自動駕駛汽車 能使車禍幾率最小化 這輛車所使用的技術包含了車載雷達和攝影機,用于監控路況、周圍環境和駕駛員情況,也能夠與其他的車輛進行溝通交流,零碰撞是其終極目標。車身側面的一系列光學信號燈柱能夠探測行人和障礙物的位置,并且為車輛提供信號燈是紅色還是綠色的信息。這種車輛也能夠獨立監控行人的位置,了解所處的位置并且為駕駛員提供即將到達一家餐館的建議。目前輿論公認自動駕駛車輛能夠徹底改善道路安全狀況,計算機會更加警惕,而且不會分神。
讀圖
2013消費電子的風向標
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之一,CES每年展出的產品都將成為當年各行業的風向標,而一些全新的科技理念甚至會在多年之后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2013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于1月8日~11日舉行,向全世界展示了最新款的智能手機、數碼相機、各類電腦以及最尖端的科技理念,此外一些游戲產品、家用電器和智能家具產品,也成為展會的重要看點。
法國Parrot 公司推出了迄今為止最酷的4軸飛行器。
可通過iPhone操作的藍牙數控直升機 。
3M稱這款84英寸的多點觸控超級平板采用了有線傳感器。
Canopy保護套為iPhone提供額外10點觸控 。
Brushbuddies語音牙刷 ,通過說唱藝術操控它。
圖說產業
制造業的未來
1.第三次工業革命
米開朗基羅用4年時間雕刻了大衛,后來蒸汽機以及1個世紀后的內燃機重新定義了工業,如今大多數專家都認為3D打印又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3D打印也被稱為“添加劑制造”,通過一層層疊加創建物品,顛覆了傳統的鍛造部件、磨床、銑床、組成等流程,一臺打印機全部搞定。
2.可以用于打印的材料呈爆炸式增長
有些3D打印機,例如Object Connex系列,可以打印超過100種材料。
3.會給風投或CEO帶來什么變化
4.如何結合3D打印和當今的商業制造
5.將為制造業開啟哪些新領域
3D打印將制造業帶入了很多新市場,同時也改變了那些現存的舊領域。
6.目前主要參與者
如今,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制造者或是參與到制造過程中去。
7.將制造的決定權交給消費者
8. 3D打印的成功案例
生命科學
生物世界的3D制造
劉燕 /文
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組織工程和3D打印的結合,正逐漸延伸到不同的領域里去,形成細胞生物學、材料科學和制造科學的創新性交叉融合。3D打印使用的“油墨”可以是人體活細胞,柔性和材料的多樣性以及結構的高度數字化的設計,為生物制造打開了一個更具想象力的世界。
2011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生物學家巴切爾利用生物高分子材料打印出了能正常工作的心臟瓣膜。巴切爾打印出了許多心臟瓣膜,將它們放置在生物反應器中,在其中,干細胞被混合進高分子材料,并逐漸將其轉化成人體細胞。
用3D打印機打印透明矯正牙套,數字化的程序有著無可比擬的速度和精準度優勢,同時價格也更便宜,并且讓患者完全擺脫了以前金屬牙套所帶來的問題。
假體可以放在體內,比如像關節、骨頭、顱骨、頜骨、人工血管等等,它們在身體里面不會變化,也不會降解,但是它有很重要的功能。比如說假耳,在老鼠的背上也做過這個耳朵,但它表面的皮膚是活的,里頭的內容是3D打印出來的,用聚脂做出來多孔性的材料,最后長出來有彈性的組織,它可以用來修復耳朵。
格拉斯哥大學的化學家李克羅寧在用浴室密封劑打印出燒瓶、滴管,還在燒瓶內部打印了催化劑和感應劑等有趣的實驗之后,開始大膽設想打印藥品。把藥品打印指南加入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加上提前包裝好的化學打印材料,他的系統將能為缺醫少藥的偏遠社區帶去急需的藥品,比如止疼片、抗瘧疾藥,甚至打印出一些制藥公司知道如何生產,但由于需求不高沒有投入市場的藥物。
通過3D打印用活細胞、明膠、海藻酸鈉等做出結構,進行細胞體外培養,比如進行心肌細胞體外培養,結合良好的三維結構培養出心肌補片,可以貼到心臟衰竭的病人身上,幫助心臟跳動、延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