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媛媛

早在1904年,中國第一套訂制服裝就已經誕生,不過,它始終是高收入階層的專屬權利,儼然是一種身份與地位的象征,直到今天,伴隨著北上廣等大城市的私人訂制服務迅速升溫,服裝高端制造幾乎與平民百姓無緣。
在服裝界打拼了十多年的北京酷紳服裝公司總經理黃岳南卻從中看到了商機,一個屬于平民化服裝定制的時代正在來臨。他在2009年國慶節推出了男裝在線定制品牌——型牌男裝,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它一躍成為中國高級商務男裝定制的代名詞,年銷售額已逾300萬元。
不過,服飾不同于其他標準化產品,要穿在身上,“合體”是不可繞開的關鍵指標,所謂的“量體裁衣、看菜吃飯”,是服裝線下定制模式能夠走通的要害。經過多年的摸索,黃岳南摸索出了一套屬于型牌男裝自身的另類秘密武器——無需面對面量體裁衣,僅靠三項數據指標便能打造合體的衣服。
男裝背后的網絡密碼
在創立型牌男裝之初,黃岳南曾經專門帶領團隊對于男裝市場進行調研,他發現在接受調查的100位消費者中,只有64位能夠買到合體的服裝,而有29位買到的衣服只能將就著穿,還有另外的7位消費者根本就買不到合體的衣服。
這意味著服裝定制有廣闊市場,但一旦要進行線上的服裝定制,如何解決“量體”與“合體”的難題就隨之而來——讓量體師親自去為每一位顧客面對面量體,成本太高,而由顧客自行量體后提供數據,過多的尺寸,加上沒有統一的專業化標準,做出來的衣服難以合體。黃岳南并非學服裝出身,盡管在服裝業打拼多年,真正要將擁有復雜流程和專業知識的服裝定制搬到網上,并非那么容易。
機緣巧合之下,黃岳南從一位服裝學院教授所寫的一篇文章中得到了啟示,該文章點出了一個提綱挈領的解決之道——人的體型千差萬別,但服裝的號型卻只有幾個,不可能人人都合體。受到啟發的黃岳南發明了一個叫做“密碼定制”的方法:在現有的服裝號碼基礎之上,加進更多的型號,使其變得密集,而相鄰的號碼之間的服裝尺寸差異(行業術語叫檔差,實際上是尺寸精度)顧客感知不到或在顧客可以容忍的范圍之內,顧客就可以直接選號定制,而不需要面對面量體。
為了驗證這一方法的準確性,黃岳南開始在積累了十幾年的數據庫中,提取量體數據作為樣本進行系統分析。在通過大量的數據分組、測算、組合、篩選之后,型牌男裝最終確定出三個最常用的尺寸,在此前提下,同一服裝品類僅需3000個左右的號型,就足夠保證95%的消費者很快確定合適自己的型號。為了進一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型牌男裝在線上進行了實際測試。以定制襯衫為例,只需輸入身高、領圍和胸圍,系統就會自動匹配出合適的尺寸。
這就是所謂的密碼,即用密集的服裝號型代替傳統量體裁衣的定制方法,顧客用三個常見的尺寸就能實現量體裁衣。
“對那些自我感覺只用三個尺寸有問題的客戶,他也可以提交更多的尺寸,由我們的技術人員復核以后再決定是否應該為他單獨設計專用樣板。”黃岳南稱,經過大量的數據證明,這個方法可行且有效。不但解決了在線定制服裝“合體”的困擾,也為個性化定制的消費者帶來了便捷。
“技術范”與商業的平衡術
曾經有一位貴州的用戶在網上接觸到了型牌男裝,但他著急定制一套男裝,又不相信網上可以做到完全的量體裁衣。于是,他購買了前往北京的機票,在型牌男裝公司做完了量體,第二天就拿到了型牌連夜趕制的衣服,滿意而歸。
這是黃岳南遇到的一件趣事,這背后卻是消費者對線上定制的合體程度以及送貨速度的雙重訴求。“其實依照我們現在的能力,數小時就能完成顧客從下單到我們交貨的整個過程,但是為了保證訂單和生產的有序性,我們就采用了現在的15日交貨形式。”黃岳南稱,這都得益于其上游供應鏈的有力保障和其在服裝工業生產上的多年積累。
目前,型牌男裝的運營團隊有18人,而生產團隊則有近300人。除物流采取與第三方合作形式以外,其他無論原材料采購、生產、定制、銷售還是售后等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都是由型牌男裝自己的團隊和人員在運營。全產業鏈的模式不僅能幫助服裝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縮減成本開支,也有助于團隊摸索出更為行之有效的運營方法。
此外,黃岳南雖然在產品設計前端有了成功嘗試,那么擁有全套電子化設備和服裝工業生產基礎則是黃岳南在服裝后端生產加工中的殺手锏。與其他生產企業不同的是,型牌男裝的生產完全是被電子化的。從產品的調度、訂單分配到信息傳達,每一步都是由它們自主研發的eTailor系統(電子裁縫系統)完成。而服裝的設計和剪裁這些步驟以往由專人手工完成的動作,在型牌男裝也被CAD系統所替代。
這樣一來,在服裝制作中很大一部分的人力開支就被縮減掉,并且也規避了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進而將服裝的尺寸更加精細化、精確化。黃岳南表示,這才是真正的“一人一版”個性定制。
在黃岳南看來,目前個性化定制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完全無規律可循的創意定制,也稱為“全定制”,多出現在一些禮品中,如馬克杯上的大頭照、T恤上的藝人照片等,這種定制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另一種則是組合性定制,消費者可以根據商家給出的不同參數對于產品模塊進行各種不同的組合,通過這種組合變化來實現個性化定制,實際上如果基本參數的量足夠,那么組合的變化方案也是非常之多的。
黃岳南舉例稱,一件西裝的基本參數被商家設定為顏色、面料、款式和尺碼,那么消費者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組合變化,就簡單的幾個參數便能組合出成百上千的不同組合出來,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個性化的體現。型牌男裝在服裝的設計上目前采用的是“樣衣+二次設計”的設計模式(即型牌男裝提供樣衣,顧客可以在樣衣的基礎上進行二次設計),也就是半定制模式。
不過,黃岳南也坦承,目前型牌男裝的高成本投入和低回報率的現實還都存在,前期的虧損是難免的,主要是由于搭建基礎平臺投入非常之大,服裝線上定制在國內剛剛起步,客戶數量和訂貨數量都還不足以支撐前期的投入。
為此,型牌男裝也正努力開發更多智能程序代替人工服務,從而有效與用戶交互,并降低制造成本。“我們爭取在三五年里,坐上行業第一的寶座。”黃岳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