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曉潔,符光鵬,農 園 (廣西百色右江區醫院口腔科,廣西 百色 533000)
后牙游離缺失的常規修復方法是活動義齒修復,但是活動義齒常有翹動、擺動、壓迫黏膜等不良反應,患者的舒適度較差。近年用于臨床的附著體義齒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附著體義齒是一類以附著體為主要固位形式的可摘局部義齒或活動-固定義齒[1]。栓道式精密附著體是一種嵌鎖型固位裝置,其一部分固定在基牙,另一部分與義齒基托或橋體相連,起固位、支持和穩定的作用,多用于美觀要求高、游離端義齒和減小修復體面積的情況[2]。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栓道式精密附著體義齒用于后牙游離缺失的修復,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就診的后牙游離缺失患者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齡50~69歲。
1.2 基牙選擇:牙周健康,牙槽骨無吸收,無牙周炎,缺牙區的牙合齦高度大于6 mm,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癥狀者須經完整的根管治療。基牙松動度小于I度。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雙基牙制作烤瓷聯冠,牙體預備基本與全冠相似,在基牙的舌腭側比常規要求多磨除0.5 mm,用以保證舌側支持壁的厚度與強度[3]。烤瓷聯冠送加工廠制作后送回試戴合適后,暫不粘固,戴入基牙,用硅橡膠二次印模法取模,游離端牙槽嵴采取壓力印模,后送加工廠制作活動義齒部分。活動義齒制作后送回試戴,調牙合,合適后先粘固烤瓷聯冠,再戴入活動義齒。指導患者摘戴活動義齒部分,囑患者6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后隨訪,觀察基牙情況、咀嚼功能,固位功能。
所有患者均述義齒咀嚼有力,固位好,舒適度較好,無明顯異物感。4例患者12個月隨訪時缺牙區牙槽嵴食物嵌塞,經過重襯后,癥狀緩解,2例患者18個月隨訪時牙齦稍紅腫,經過全口牙潔治及口腔衛生宣教后好轉,5例患者24個月隨訪時固位力下降,經過更換橡膠墊圈后固位力恢復,1例患者24個月隨訪時烤瓷聯冠崩瓷,經過重新制作烤瓷聯冠部分后使用良好。
精密附著體義齒用于后牙游離缺失的修復有其優越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基牙受力小:傳統的卡環式活動義齒將卡環置于基牙上,義齒受力時,咬合力通過卡環及牙合支托傳遞至基牙,基牙負擔重,缺牙區黏膜也受力,而且傳統的卡環式活動義齒基托組織面大,患者異物感較強,往往不能很快適應。栓道式精密附著體義齒的陽性結構與基牙上的烤瓷聯冠連接成整體,陰性結構與義齒的支架連接,栓道上有一橡膠墊圈,兩部分結構形成彈性連接。義齒受力時,咬合力通過橡膠墊圈得到緩沖,減輕基牙的負荷,增加缺牙區牙槽嵴的負荷,有利于基牙健康和修復的遠期效果。義齒基托組織面很小,患者異物感小。應該注意的是用于后牙游離缺失修復的義齒行使功能時,容易引起義齒翹動,基牙負荷大。研究表明[4],3基牙變為2基牙,支持組織應力分布無明顯改變,變為1基牙時支持組織應力明顯增加,并加大了基牙的扭力和水平受力,因此遠端游離缺牙修復的義齒附著體基牙的選擇應該在2個以上。本組病例均為后牙游離缺失,所以均采用雙基牙。②咀嚼功能和固位功能好:傳統的活動義齒修復,如果患者的牙周情況差,牙槽嵴低平,則容易造成黏膜壓痛,只有加大基托的覆蓋面積,以增加義齒的支持力,但這又增加了患者的異物感。栓道式精密附著體義齒是一種嵌鎖型固位裝置,其一部分固定在基牙,另一部分與義齒基托或橋體相連,起固位、支持和穩定的作用,在行使咀嚼功能時咀嚼有力,可以接近固定修復的效果。研究表明,精密附著體修復后的咀嚼效能達正常牙列的90%以上,與傳統義齒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栓道式精密附著體也有其不足的地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應用附著體的患者要時刻注意口腔衛生,尤其是基牙、附著體、牙齦及缺牙區黏膜的清潔,避免菌斑附著,否則容易引起基牙繼發齲及牙齦炎癥的發生。醫務人員對患者的口腔衛生宣教極為重要,這也是延長栓道式精密附著體壽命所必需的。②栓道式精密附著體中的橡膠墊圈是塑料材質,容易老化,一般2~3年必須更換一次。缺牙區牙槽嵴仍然會吸收,因此必須囑患者定期復查,一旦發現牙槽嵴吸收,及時重襯,以免對基牙造成不適當的扭力影響。一般是每6個月復查一次。③栓道式精密附著體臨床操作步驟比較復雜、精細,對醫務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此外,精密附著體的費用較高。
綜上所述,栓道式精密附著體用于后牙游離缺失的修復,基牙受力小,咀嚼效率高,固位功能好、患者的異物感小,是口腔修復發展的新趨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馬軒祥.口腔修復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81.
[2]郭 航.精密附著體義齒的臨床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8,24(2):300.
[3]王冬梅,肖 輝,高 輝.精密附著體修復多個磨牙游離端缺失60 例[J].武警醫學,2012,23(9):793.
[4]鄭元俐,董弘斌,錢 瓊.3種精密附著體的臨床應用評價[J].上海口腔醫學,2001,1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