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曹劼《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前往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采訪時發現,這里的華人紛紛盤算離開這里。在北愛爾蘭這片人口并不算多的地方,華人并不算少,大約有1.5萬人,大多居住在首府貝爾法斯特。但持續的金融危機,加上最近當地不同政治派別間的獨立爭議,讓想在當地安家樂業的華人愿望成空。 目前的英國按照地理版圖分成四塊,英格蘭最富庶,而北愛幾乎是最不富庶的地區。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華人漸漸移民扎根到了當地,他們不求生活能夠趕上當地的富裕家庭,只求生活安穩即可,但這樣的愿望想實現也不容易。在金融危機中,原本就只能依賴造船業、旅游業等的北愛爾蘭受影響尤其大,失業率不斷上升。不過,在貝爾法斯特,不少華人告訴記者,金融危機對他們影響很大,但他們仍在觀望,覺得危機漸漸退去,生意能夠恢復起來。 但沒想到,近來他們又成為當地不同政治派別間的獨立爭議的無辜受害者。從去年12月起,貝爾法斯特市政廳宣布每年只懸掛15天英國國旗之后,當地局勢陷入一片動蕩。混亂中,不少當地人還拿街邊的店鋪撒氣,中餐館和華人開的小店就成為他們泄憤的對象,嚇得華人不得不晚開門早打烊,躲避夜間突發的示威和動亂潮。 記者在貝爾法斯特街頭采訪當天,并沒有看到示威抗議。但開車帶我們走街串巷的當地司機說,這并不說明北愛爾蘭太平無事。他說,“在這些懸掛著英國國旗,屬于當地保皇派人士居住的區域,晚上還是不定期地有集會抗議,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演變成為大規模的街頭暴力。” 還有許多華人甚至成為趁亂而起的犯罪分子緊盯的對象。在貝爾法斯特的北愛爾蘭地方立法局,當地唯一一位華人立法局議員盧曼華指著墻上由她自己親手粘貼的剪報對記者說,前段時間,她的私家車差點成為當地滋事者趁火打劫想搶走的對象。多虧她大聲呼喊,嚇退了對方。“華人議員勇斗歹徒”也成為《貝爾法斯特電訊報》上的新聞故事。盧曼華說,很多朋友都打來電話向她表示慰問和欽佩,不過她苦笑著對我說,這樣的經歷還是越少越好吧。 北愛爾蘭已被英國政府選定,在今年6月將成為八國集團峰會的舉辦地。但當地的動蕩局勢究竟會不會影響到峰會的召開?當地人也認為這很難說。盧曼華對記者說,北愛爾蘭這些年經濟發展一直困難重重,關鍵就在于地區局勢一直動蕩。她真希望,北愛的動蕩能夠盡快改變,也只有這樣,當地才能真的獲得發展生機。▲
環球時報201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