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榮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江蘇 靖江 214500)
等量同種電荷和等量異種電荷的電場是高中物理中的常見模型,對這兩個模型的分析和研究對學生理解電場的性質,認識與電場相關的物理量很有幫助.筆者將從電場線、電場強度與電勢的特點,以及圖像等多角度對等量同異種電荷的電場加以分析,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電場強度、電勢的概念,掌握分析此類問題的方法.
電場線是人們為了形象地描述電場而引入的一種假想的曲線.電場線的根數與電荷所帶電量成正比.根據電場線的疏密可以判斷場強的大小,根據電場線的方向可以判斷各點電勢的高低.由于等量同種電荷和等量異種電荷的電場線具有對稱性,所以根據電場線可以比較簡單地得出一些結論.
如圖1所示為等量異種電荷的電場線分布,A、O、B 是兩電荷連線上的三點,M、O、N是兩電荷連線中垂線上的三點.

圖1
根據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和電場線的方向,可以作出關于電場強度的判斷:
(1)在兩電荷的連線上從A→O→B,電場線由密變疏再變密,A、B與O點對稱,所以有EA=EB>EO,方向由A指向B;
(2)在垂直于兩電荷連線的中垂面上,各點電場強度方向相同,垂直于中垂面指向右側.O點場強最大,遠離O點,場強逐漸減小.
根據電場線的走向,也可以得出關于各點電勢高低的判斷:
(1)在垂直于兩電荷連線的中垂面上,場強與中垂面垂直,中垂面是個等勢面.取無窮遠處電勢為0,則中垂面上各點電勢處處為0;
(2)在兩電荷的連線上,由正電荷到負電荷,電勢逐漸降低,有φA>φO>φB;
(3)以無窮遠處電勢為0,正電荷所在的半區電勢大于0,負電荷所在的半區,電勢小于0.
如圖2所示為等量同種電荷的電場線分布,A、O、B是兩電荷連線上的三點,M、O、N是兩電荷連線中垂線上的點.
根據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和電場線的方向,也可以做出關于電場強度的判斷:
(1)在兩電荷的連線上從A→O→B,電場線由密先變疏再變密,A、B與O點對稱,所以有EA=EB>EO,在連線的中點,根據對稱性,場強為0;
(2)在垂直于兩電荷連線的中垂面上,等量正電荷各點電場強度方向以O點為中心向四周放射,O點場強為0,無窮遠處場強也為0,由O點至無窮遠處,電場線先變密后變疏,場強先增大后減小.
對等量同種正電荷,在兩電荷連線上,電場線指向中點,所以有φA=φB>φO,而在兩電荷連線的中垂面上,O點電勢最高,向兩側電勢逐漸降低.

圖2
由于電場強度是矢量,空間各點所產生的場強可由矢量合成法則進行,它們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而電勢是標量,所以各點的電勢遵從代數運算法則.
對等量的異種電荷,在兩電荷連線的中垂面上,各點場強的合成如圖3所示,每個電荷在O點產生的場強最大,且方向相同,所以的O點合場強最大;從O點向無窮遠,各電荷在P、M點產生的場強在減小,分場強間的夾角在變大,其合成場也逐漸減小,且方向與中垂面垂直指向右側;在兩電荷的連線上,由正負電荷單獨產生的場強方向可知,合場強的方向均由+Q指向-Q,其合場強A→O→B,場強先減小再增大.

圖3
因為電勢是標量,取無窮遠電勢為0,正電荷在場中各點電勢為正值,負電荷在場中各點電勢為負值,所以等量異種電荷連線中垂線上各點,其電勢的代數和為0,為一等勢面,而兩正負電荷連線上從正電荷到負電荷,電勢的代數和是逐漸降低的.在包含正電荷的半區,正電荷引起的電勢絕對值大于負電荷引起電勢的絕對值,所以,包含正電荷的半區電勢大于0.

圖4
對于等量同種正電荷,如圖4所示,在兩電荷連線上,兩電荷分別產生的場強方向相反,其合場強方向在O點兩側方向相反,在O點合場強為0,從A→O,合場強逐漸減小,從O→B,場強逐漸增大;根據矢量合成法則可知,在兩電荷連線中垂面上,場強方向與兩電荷連線垂直,指向上方或指向下方,由O向上至無窮遠,場強先增大后減小至E∞=0,由O向下方至無窮遠處遵循同樣的規律.
對于等量同種電荷產生的電場,在其連線上,越靠近正電荷電勢越高,O點電勢最低,而在其連線的中垂面上,O點電勢最高,向兩側電勢逐漸降低.


圖5

圖6
在其連線的中垂面上,各點電勢均為0,中垂面是一個等勢面.
在兩電荷的連線上,對于等量異種電荷連線間的場強和電勢,取兩電荷連線中點為坐標原點,連線方向為x軸,如圖7所示.

圖7

其E-x,φ-x 圖像如圖8、圖9所示.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根據電場線的疏密及方向分析電場,優點是形象,缺點是不夠嚴密;從電場和電勢的疊加來分析,優點是嚴密,缺點是運算復雜;而從E-x與φ-x的圖像來分析,可以對場強與電勢的變化規律有一個形象而全面的了解.因此,從多角度分析電場,可以加深學生對電場的認識,使其理解更加透徹,更加全面、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