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先
(南縣中醫醫院 湖南 益陽 413200)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該病的發病率約為10%左右[1],死亡率也比較高,一般常見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現為呼吸受阻、氣流不暢、同時氣道內出現慢性炎癥,本次觀察了我院收治的80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方式后的治療結果,旨在探討綜合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現做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0例,年齡65-79歲,平均年齡72.3±7.1歲,病程7-15年,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19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方式,觀察組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給予專門制定的綜合性護理,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在住院期間給予傳統的護理方式并隨機給予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
觀察組:組織醫護人員成立專門的專門的臨床護理團隊,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疾病情況及患者的自身情況制定專門的護理路徑,并對各級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并模擬護理情景。具體護理途徑如下:
治療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采取相應的用藥措施,每天應準時叮囑患者用藥,并熟練掌握氣霧劑的使用要點,保證患者順利接受治療,減少患者的痛苦,并向家屬講解相關治療藥物的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且在出現不良反應時及時告知醫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一般需要氧療配合治療,因此要嚴格控制吸氧流量,一般以1L/min為起始流量,最大限度為3L/min,每天使用時間應不少于15小時,避免給予患者過高的流量以防止動脈血氧升高,進而抑制呼吸[2],對于濕化瓶要進行每天更換,并定期進行消毒,要嚴密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頻率以及血氣指標,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終止氧療并通知醫生。
飲食及生活護理:保證患者充分休息,并補充充足的水分,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低鹽的飲食,保持室內空氣流、空氣濕度適宜,由于吸煙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一定要叮囑患者減少吸煙并達到戒煙的目的,由于老年患者多有多年的吸煙習慣,因此要動員患者家屬及醫務工作者共同參與制定患者的戒煙計劃,在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后要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制定相應的運動訓練以提高自身康復。
抗感染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合并感染的幾率高于一般呼吸道疾病,且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抵抗力較低,因此要特別注意對患者的抗感染護理,首先要確保病房、病區的干凈整潔、空氣流通,每天要對病房進行固定的通風,且護理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進行各項護理工作時要注意消毒,由于呼吸道感染可導致患者出現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因此對患者要保證藥物控制,并定期取痰做細菌培養,并根據菌種選擇合理的抗生素藥物。
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由于患者體質虛弱、生活能力較差、呼吸道易反復感染,因此患者會出現恐懼及焦慮的心理,特別是老年患者自身心理脆弱,機體各種機能衰退,因此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向患者講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般知識,同時要向患者家屬講解用藥及生活中常規預防復發的知識,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緒,注意與患者的溝通,幫助建立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親近感,給予安慰及鼓勵,促進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
1.3 判斷標準
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的咳嗽、氣喘、咳痰等癥狀明顯減輕,有效:患者的咳嗽、氣喘、咳痰等癥狀比治療之前有所好轉,無效:患者癥狀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
測評標準[3]:
焦慮自量表SAS采用四級評分標準根據患者的填寫情況相加各項癥狀分值計算出總分,總分在50分以下,表示無焦慮,總分在50-59表示輕度焦慮,60-69表示中度焦慮,70以上表示重度焦慮。
抑郁自量表SDS采用四級評分標準,根據患者的填寫情況相加各癥狀分值計算出總分,總分在53分以下,表示無抑郁,總分在53-62表示輕度抑郁,63-72表示重度抑郁,總分在72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樣本用±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及心理改善情況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

表2 兩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況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類慢性氣道性疾病,該病的主要特征是持續性存在的氣流受限,主要表現為呼吸受阻、氣流不暢、同時氣道內出現慢性炎癥,該病的患病率較高,且患病人數非常之多,同時也有較高的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病一般病程長,多者可達數十年,同時容易反復發作,因此該病患者不但身體上承受極大的痛苦,同時經濟上也承擔這較大的負擔,特別是老年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抑郁、悲觀等情緒[4],造成該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吸煙、環境污染、職業因素等等均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5],對于該病的治療和預防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
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在治療的同時護理工作也十分重要,由于老年患者群體存在著年齡高,文化程度較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且容易伴有多種疾病,因此在開展護理工作時相對棘手,本次對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采用了專門的人性化綜合護理方式,結果較好,現對護理中的重點做如下總結:1.對于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不但要針對患者自身,同時要對患者的家屬進行相關護理知識的講解,并講明臨床藥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2.老年患者通常有較長的吸煙史,因此開展戒煙工作比較困難,這需要護理人員及患者家屬的共同努力及監督,在可能的情況下禁止患者吸煙或減少吸煙量,保證患者的生活環境空氣質量,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3.老年患者由于心理較脆弱,承受能力差,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到與患者進行積極主動的溝通,幫助患者了解疾病,克服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4.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要嚴格注意飲食控制,飲食要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飲食,避免進食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5.保證病房、病區的潔凈通風,醫護人員注意操作前進行消毒,并選擇合理的藥物做好抗感染工作。綜上所述,對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還要給予相應的綜合護理措施,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 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病學組.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30(1):8-17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診治規范(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20(4);199
[3] 張香云.心理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44
[4] 畢紅艷,謝金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70例的護理[J].光明中醫,2009,24(9):1790-1791
[5] 周玲君.呼吸訓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護理研究,2005,19(3A):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