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瓊
(平涼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甘肅 平涼 744000)
隨著高校的擴招,護理專業的生源廣泛,見習醫院及師資明顯不足,見習質量在逐年下降。內科護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與實踐性,在教學中開展仿真模擬教學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護理操作,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在20世紀中,微格教學產生與于美國的教育改革運動。微格教學方法主要立足于“角色扮演”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對攝錄像設備實錄受訓者的教學行為,作出合理的分析與評價。微格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規定的短暫時間內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1]。為了研究微格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選取本校2010級護理本科學生共80人為觀察對象采取微格教學進行技能培訓,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選取本校2010級護理本科學生共80人為觀察對象,并將這80例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男學生4名、女學生75名。學生的年齡在20歲到2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9±5.33)歲。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體重、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實習時間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作對比。
1.2 方法:對照組運用傳統教學方法,指導老師為科里的帶教老師,也就是老師在授課,學生做好筆記,最后由老師進行統一的檢查。老師講課時間為每周一、五,每次授課時間為40min。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授課時間相同。
觀察組采用微格教學法。具體的步驟如下:①首先由專業的老師制定科學的微格教學學案,老師向學生介紹科目教學的目的、時間、任務、教學程序以及評價標準等。②導入微格教學理論,組織有效流暢的教學語言,要求學生掌握提問,講解、演示,板書編寫等各種技能。老師可以使用投影或者是其它多媒體方式介紹。當指導老師完成示范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相互進行學習成果。③最后由指導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作出合理的分析與評價。在進行導入技能訓練的評價時,需要遵循的評價標準如下: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快速引入課題,教學結構完整,銜接緊密;教學目的明確,與新知識環環相扣;為學生設置真實的學習情境;師生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良好;把握良好的導入時間,銜接自然緊湊;教學廣大學生,學生在此階段獲取合格的評價,便可以隨之進入下一個接受培訓階段。如果有個別不及格的學生,便由本組的成員重復演示,直到獲取合格的成績。假如大部分學生不及格,便可以采取重新修改學案措施,進行新的評價。當所有的技能教學全部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式講課,要求學生對各項技能了如指掌,運用自如。
1.3 統計學處理: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考核后觀察組教學技能總分為(95.88±5.38)分,對照組為(75.32±5.33)分,兩組教學技能總分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考核后組不同教學評價評分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學生對教學評價的比較(n=40)
內科護理學見習帶教中應用微格教學法教學的優勢在于:增加了學生實踐的機會、可優化教學調控、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及積極性等。另外內科護理學的綜合性與實踐性比較強,在微格教學法的開展中主要立足于模擬臨床護理情景的基礎上,以提高教學效果。因微格教學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使指導老師與學生形成互動的教學模式,共同研究,共同實踐,共同進步。它提高了學生參加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以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通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彌補了臨床實踐機會的不足,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1] 張萍.微格教學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0(06):78-80
[2] 張洪,張文廣,孫曉暉.《內科護理學》見習帶教中引進微格教學法教學的效果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1,12(03):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