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進兵
(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浙江 溫州 325000)
淺析運動損傷的心理預防
——圍繞“應激——運動損傷”模型
邵進兵
(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浙江 溫州 325000)
體育競技場上的運動損傷雖不可避免,但通過有效的心理預防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受傷的可能性。本文提出,發生運動損傷的心理致因主要是應激認知失當,主要有生活事件處理不當,臨場反應失衡及運動損傷史的消極影響。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要調整應激認知,正確處理社會關系;設置可行目標,掌握心理應付技能;塑造積極性思維,認識正確運動損傷史。
運動損傷;心理預防;應激
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冠軍劉翔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先后兩次失利,除了身體原因,心理受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目前,關于運動損傷的研究大都是采取力學、生理學、訓練學、醫學等角度,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一定的結論。但隨著人們對運動損傷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認識到,運動損傷的發生和康復受心理因素的影響,運動損傷也由此成為心理學所關心的問題
[1]。因此,體育工作者應了解促使體育活動參與者發生運動損傷的心理因素,針對這些心理因素來進行科學調適,以便更好地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就此而言,加強運動員的受傷心理預防,有利于幫助他們掌握受損心理恢復技巧,進而以更優的狀態投入訓練與比賽。

應激—運動損傷模型(引自W il l iams,J.M.,A ndersen,M.B.,1998)
運動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有關心理因素和運動損傷關系的研究,并提出了與運動損傷有關的重要心理因素。根據W il l iams和A ndersen(1998)制定出以“應激反應”為核心的應激—運動損傷模型(見上圖)。運動員對潛在的運動應激環境產生認知,核心因素是應激,應激反應將決定運動損傷是否發生[2]。在“應激—運動損傷模型”中,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迫與危險情況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如圖所示,運動員對任務的目標需求、自身的能力資源和可能的結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生理反應,如肌肉緊張,視野變窄,注意力分散,從而發生運動損傷。如果運動員認為自己的應對能力能掌控潛在的應激環境,則應激反應就會比較小;反之,則會產生比較強烈的應激反應,與之相應就會出現生理和注意狀態的選擇性變化,增大運動損傷的可能性[3]。可見,應激被認為是運動員對潛在的應激環境的認知,應激失當的核心因素是未能正確處理好應激源,即生活事件、臨場反應和運動損傷史。
1.1 生活事件處理不當
在自身因素認識方面,運動員對訓練和競賽的環境、負荷和時間等認識與意愿不相符時,就很容易產生心理變化,引起緊張情緒。這種緊張情緒是因為運動員在運動中受壓導致潛在的組織應激源發生反應而引起的。W oodman和H ardy發現,當運動員在訓練期間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改進技術和戰術時,缺乏有效引導就會產生消極影響[4]。比如當一個已經被選入隊伍的運動員懷疑自己能否能達到隊伍整體水平的能力時,就會產生負面情緒。運動員一旦產生消極心理,就會容易出現緊張憂郁等情緒甚至受傷。在社會關系方面,如果運動員得不到父母、朋友、教練、隊友等任一方或者幾方的支持,運動員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變化,從而削弱運動員處理應激反應的能力,影響了生理狀態和注意力,使運動員較易受傷。P at terson和S mith (1998)觀察到,當沒有或缺少社會支持時,生活應激和運動員受傷二者之間的關系就異常緊密。相反,當存在社會支持時,這二者之間的聯系就不那么緊密[5]。可見,如何處理好社會支持將直接影響一個運動員的心理狀況。
1.2 臨場反應失衡
訓練和競技成績不僅需要運動員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臨場發揮也是非常重要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因為突發不利因素(對手的出色發揮、教練的批評、裁判的不公平,隊友的失常表現等),導致身心引起較大反應。這是由于運動員對比賽任務的目標、自身的應對能力與最后的結果不相符合或者相差很大,運動員就較容易起心理反應,從而影響技術水平的發揮,甚至發生運動損傷。研究者發現,動機水平高的運動員,他們所遭受的運動損傷也就越嚴重。根據男女運動員在認知、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差異,女運動員比男運動員這方面更加突出[6]。這類運動員渴望成功、期望得到他人的尊敬和崇拜,對自己的要求可能過分嚴格,在訓練時忍受各種傷痛,在比賽時因不利因素引起過重的心理負擔,在比賽訓練中如果較易出現意志脆弱、敏感、焦慮等現象,就會導致他們的肌肉緊張,注意力分散,從而影響發揮,發生運動損傷。在劉翔事件中,我們不難推斷,從雅典奧運會和大阪世錦賽的成功到北京奧運會的受傷退出再到倫敦奧運會的退出,他必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1.3 運動損傷史的消極影響
運動員如何對待運動損傷史,將對其以后的運動生涯起很大作用。相關數據表明,有過運動損傷經歷的運動員比沒有過運動損傷的運動員更容易發生運動損傷,這是由于有損傷史的運動員在運動時,心理壓力過大,擔心再次受傷,導致動作變形或失誤,從而影響比賽結果。因此,如果運動員只是在身體上得到康復,心理上卻沒有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時,在訓練和競技比賽中就會出現畏難、恐懼、猶豫不決、過度緊張等情緒,導致身體和心理得不到充分配合,從而發生再次損傷。
總之,多種應對應激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運動員的應激反應,而有效的心理技能干預可以提高運動成績和降低應激反應。
2.1 調整應激認知,正確處理社會關系
運動員通過調整自身因素和社會關系的認知,可以增強信念,形成現實的期望和最佳的心理狀態。研究者發現,訓練和競技比賽中運動員緊張情緒是由超負荷導致的。要防止運動員的緊張情緒,必須要認識和控制運動員身體活動的負荷,為運動員提供一個盡量沒有不可控制應激的組織環境,以達到培養良好心態,調節穩定情緒的目標[7]。首先要讓運動員學會用合理的信念來取代個體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信念對情緒和行為的不良影響。其次加強專項心理素質的訓練,避免運動員情緒起伏的現象。最后是培養運動員堅強的意志品質,要有決心、信心和恒心。另外,為了使運動員能更好地處理社會關系,掌握主動權,還應幫助運動員認識運動損傷的原因、康復以及預防方法[8]。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如果運動員把這個資源利用起來,就可以有效疏導自身的心理壓力,例如參加朋友聚會、旅游,心理咨詢、治療等。
2.2 設置可行目標,掌握心理應付技能
首先,要設置恰當的目標。運動員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設置具體可測的目標,這樣有利于運動員集中注意力指向當前的活動任務;除此之外,目標還應該是在可控范圍內的,這樣有助于運動員受到鼓舞,增強自信心,正確認識當前目標,最終達到終極目標。其次,掌握心理應付技能。心理應付的技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改變的功能方面,如情境的改變,壓力的轉換等,其主要方法有酸葡萄效應(或阿Q精神)、投射與升華、避免消極斷言等。二是處理的功能方面,如調整心態、反應,處理情感等,其主要方法有否認與移置、、問題定向和表象訓練等。[9]
2.3 塑造積極性思維,正確認識運動損傷史
積極性的思維不僅幫助運動員減少康復期的傷痛,而且會提前結束傷病,投入接下來的訓練和競賽。因此如果一個運動員受到運動損傷,切勿自暴自棄,應正確認識運動損傷,采用“思維中止”、“肯定思維”等思維方式來控制感知和行為。如何減少運動損傷和正確認識運動損傷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方面,運動員應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即通過運動員的努力可以盡量避免運動損傷,減小其可能性。如能在訓練和競技比賽前做好充分的身體準備和心理準備,使人體達到最適宜的運動狀態,在訓練和競技比賽中沉著冷靜并發揮應有水平甚至超水平發揮,在訓練和競技比賽后充分放松身體和心理,就有利于發揮自己的最佳運動效能,也會最大可能地減少運動損傷。另一方面,運動員應把“運動損傷”作為訓練和競技比賽的一部分來理解,長期訓練給身體帶來的疲勞累積和緊張的競技比賽強度使受傷成為競技賽事中的正常現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運動損傷的心理預防工作不是一勞永逸,并不可能完全杜絕運動損傷的發生。要把運動損傷的心理預防工作和受傷后的心理康復工作結合起來,通過傷后的心理康復找出運動員心理的薄弱所在,使今后的心理預防更加具有針對性。總之,運動損傷的心理預防工作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是一項持續性長期性的工作。
[1][2][3][5][6][9]季瀏.體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2.123.126.133-134
[4]婁虎,顏軍,楊華.運動員組織性應激研究的源起與現狀[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12):76-79.
[7]D ugdale,J.R.,E k lund,R,C.,G ordon,S.E x pected and une x pected stressors in ma j or international compe tition:A ppraisal,coping,and per formance[J].T he S por t P sychologist,2002,16:20-33.
[8]顏軍.運動損傷的心理反應與康復[J].體育與科學.1996(3):203-205.
A nalysison the P sychological P re v entionof S por ts I n j ury——A round the"S t ress-spor ts I n j uries"M odel
S H A OJ inbing
(W en z hou N o.2V ocational S econdary S peciali z ed S chool,W en z hou Z he j iang 325000)
S por ts in j uries are ine v itable on spor ts arena,ho w e v er,it can be limited to a cer tain e x tent through ef fecti v e pre v ention.T his ar ticle argues that,the main mental cause of spor ts in j uries is the misconduct of st ress perception,including improper handl ing of ma j or l i fe e v ents,impro v isations imbalance and negati v e impact of spor ts in j ury history.I 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this ar ticle proposes to ad j ust st ress a w areness,and handle social relations proper ly; S et a feasible target,and grasp the mental ity s k i l l;S hape positi v e thin k ing,and regard the spor ts in j ury rational ly.
S ports I n j ury;P sychological P re v ention;S t ress
G804.8
A
1672-2094(2013)01-0159-03
責任編輯:鄧榮華
2012-12-10
邵進兵(1986-),男,浙江溫州人,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體育教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實務和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