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英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江蘇 南京 210048)
基于服務地方經濟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
——以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董海英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江蘇 南京 210048)
高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的人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項目化教學所涉及的項目設計、典型產品選擇以及教學內容設計均需結合地方經濟特點加以改革,并從編寫項目化校本教材、滲透英語教學、提高教師實戰經驗、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采用多元考核評估體系等方面實施。
服務地方經濟;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項目化教學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商貿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從事與進出口貿易業務相關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就業于外貿跟單員、外貿業務員、報關員、貨代員、報檢員等國際貿易領域的崗位。適應經濟國際化、服務地方經濟的需要,我校在商務英語、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等商貿類專業中均開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并把該門課程作為精品課程加以建設,在教學中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促進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的教學模式。由于項目化教學具有項目引領、任務驅動、學生主體、素質滲透、工學結合等特色,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因此,該種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國內外職業學院老師的普遍認可,課程項目化教學也逐漸成為適應我國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主流模式。
1.1 教學項目——對接貿易方式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貿易方式的規模也在發生變化。一般貿易是國際貿易最基本和最傳統的貿易方式,在我國,諸多原因使得加工貿易的規模越來越龐大。江蘇是國內首批對外開放的省份,進出口貿易額逐年增長,其中加工貿易的規模也日益增大,加工貿易已經成為江蘇省G D P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1年江蘇一般貿易進出口值為2142.6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1262.5億美元,一般貿易進口880.1億美元,加工貿易進出口值2665.5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出口1721.9億美元,加工貿易進口943.6億美元。加工貿易規模已經超過一般貿易而成為江蘇省對外貿易的顯著特點之一。
我們在教學項目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江蘇貿易方式的特點,設計了三個難易程度遞進的課內項目。三個項目分別為:出口項目、進口項目和加工貿易項目。前兩個課程項目化教學的設計思路是依據對外貿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按照實際崗位工作過程和內容,以企業外貿從業人員的工作過程來設計教學流程,同時輻射外貿領域的外銷員、跟單員、單證員、報關員、報檢員和貨代員等職業崗位,第三個項目按照加工貿易的流程來設計教學流程。通過完成項目達到既定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
1.2 典型產品——對接貿易商品結構
項目任務需要產品作為載體才能有效實施,以典型產品作為項目載體,可使學生在學會典型產品貿易的基礎上,還能了解商品相關知識、商品進出口法律法規,更快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典型產品的選擇需要考慮代表性和趣味性,既要考慮產品能否體現地方經濟特色,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所在。因此我們結合江蘇省進出口商品結構來選擇典型產品。
近十幾年來,江蘇省呈現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導的進出口商品結構特征。2011年進出口額居前幾位的分別是電力機械、器具及其電氣零件(961.8億美元),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702.9億美元),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323.2億美元),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和裝置(322.8億美元),有機化學品(224.2億美元),服裝及衣著附件(193.8億美元)等。為了凸顯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的社會職責,結合我校自身人才培養特色以及地處江蘇化工重鎮的特點,在典型產品的選擇上,盡量涵蓋長三角地區外貿規模較大的商品,比如與上述進出口主導產品一致的機電產品、紡織品以及化工產品等產品,促使學生在學校就能詳盡地了解這類商品,以盡快適應未來地方經濟的需要。
因此,綜上所述,根據江蘇省貿易方式和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特征,我們的三個課堂項目設計為江蘇舜天外貿公司彩電出口項目、南京永利外貿公司服裝進口項目以及江蘇華興外貿公司電子芯片加工貿易項目。
思緒被車載廣播里主持人柔柔的聲音,從回憶里喚回。麋鹿小姐聽著聽著,輕輕地笑了。眼波流轉,笑容里是掩蓋不住的快樂。那些矯情、隱忍、遲疑和猶豫像散落在空氣中的塵埃,一下子變得微不足道。車子停了下來,她打開車門。撲面而來的冷空氣,卻使她更加堅定地邁出步伐。“謝謝師傅,圣誕節快樂。”見酒刀先生的理由?她已經找到,因為今天是圣誕節呀!
1.3 教學內容———對接工作內容
根據外貿崗位能力培養的需要將原來以進出口合同條款為主要內容的學科性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構建以外貿崗位實際工作過程為主線的課程內容,把技能訓練和知識的掌握貫穿于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項目教學中。
我們對外貿崗位進行深度調研,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分析外貿崗位實際工作內容,針對一般貿易方式,按照以下內容及順序整合教學內容:①國際市場調研知識(包括進出口外貿政策、市場行情等)②尋找客戶的途徑③交易磋商知識④報價知識⑤交易磋商⑥簽訂合同⑦履行合同:催證、審證和改證、備貨、出口商品檢驗、租船訂艙、投保、報關、裝運、制單結匯⑧外匯核銷、出口退稅和爭議處理和索賠。依據加工貿易流程:合同備案、合同核銷、合同變更和展期、保稅倉庫貨物管理來重構教學內容。
同時,改變目前課程教學內容偏離實際的一些知識,比如以往過于強調信用證支付方式而淡化了的T/T方式,較少提及防范收匯風險的中信保業務、集裝箱裝貨量計算以及樣品寄送等知識。
2.1 開發項目化課程教材
目前市場上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大多還是章節式學科體系,盡管隨著項目化教學的普及,市面上也出現了部分項目化教材,但仍存在諸如教材內容陳舊、仍然未脫離原來學科體系的內容或項目不成體系等問題。
為了配合項目化教學的開展,項目化課程教材應當是提供完成項目所需的背景資料、應知知識、應會能力和操作指南等。我們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共同開發校本教材,依據行業企業真實外貿崗位以及貿易方式所需內容編寫實踐性和操作性強的項目化教材。同時與時俱進,納入國際貿易領域最新的進展,依據“必須、夠用”的原則,重新編排教材內容,比如,加強實際結算中應用較普遍的T/T支付方式、集裝箱裝貨量計算、中信保業務以及樣品寄送等知識,更新國際貿易術語、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等內容。
2.2 滲透英語教學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具有很強的涉外性,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等應用能力,從交易磋商函電、業務函電聯系、單證制作、合同簽訂等業務過程,均會牽涉到函電溝通和語言溝通問題,在實施項目化教學中滲透英語教學,積累外貿專業詞語和交流英語,使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能力的同時,提高了英語的應用能力,為走上外貿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2.3 提高教師實戰經驗
項目化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師資隊伍情況,要求教師必須通曉理論并具有豐富的外貿實戰經驗。掌握當前國際貿易領域的新動態,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把最新最前沿的知識引入到教學中,同時必須具備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才能靈活自如地做為學生完成項目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高校畢業直接進入學校的教師應通過各種渠道深入外貿企業掛職鍛煉、做訪問工程師,或者平時與外貿公司專業人員多進行交流溝通,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外貿知識和豐富自身外貿實戰經驗,同時可從外貿企業引入專業人員作為兼職教師以指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隊伍。
2.4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共同完成項目化教學。工學結合方式、情景模擬法、案例教學法、研討法、專題講座法和技能大賽法。注重從外貿企業引進外貿實戰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專任教師,充分發揮專業實踐優勢,指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教學中安排學生進行國際貿易模擬綜合實訓,通過國際貿易軟件模擬進出口貿易的真實做法;采用案例教學法,主講教師精心選擇與教學要點相關聯的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通過剖析案例,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中,以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廢除灌輸式教學采用研討互動教學法,教師根據外貿公司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各種問題,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組織學生討論甚至辯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不同意見和看法,既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又提升了教學效果;每學期邀請業內資深專家或經理舉辦三次以上專題講座,專家和學生現場進行有效互動,擴大學生對外貿崗位的理解和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諸如“職場精英杯”國際商務技能大賽等活動,通過大賽,不僅使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及計算機運用能力得到綜合鍛煉,最重要的是學生真實體會到未來外貿職場工作的具體要求,增強了學生未來求職的信心和技能。
2.5 多元化的考核評估體系
從多層次多方位對學生進行考核,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教師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主體評價,過程性考核包含平時表現和課堂項目成果兩部分;期末終結性考核(期末考試)為輔,期末閉卷考核以國際貿易實務理論知識和案例分析為主,主要考核學生國際貿易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43-48.
[2]路海萍.課程項目化:高職院校課程改革走向的選擇[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9,(3):31-38.
[3]張君斐.以典型產品貿易為學習情境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開發[J].職業技術教育,2010,(10):41-43.
[4]王輝.高職教育課程項目化改革的實踐探索——以《國際貿易實務》為例[J].職教論壇,2010,(36):16-19.
[5]陳玉霞,李樹才.淺析高職院校課程項目化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09,(13):105-106.
ProjectTeaching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TradePractice Courseof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Basedon Servicing for LocalEconom ies——A C aseof N an j ing C ol legeof C hemical T echnology
D O N G H aiying
(T he E conomic and M anagement D epar tment in N an j ing C ol legeof C hemical T echnology, N an j ing J iangsu 210048)
T he high v ocational education target to ser v ice for local economies.C ourse pro j ect design,typical products select and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in pro j ect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t rade practice need to consider local economic features,then w e car ry is out f rom compi l ing school te x tboo k s,penet rating E ngl ish teaching,impro v ing teachers'real e x perience,usingmul tiple teaching methods and usingmul ti students e x amination system.
S er v icing for L ocal E conomies;I nternational T rade P ractice;P ro j ect C ourse
G714
A
1672-2094(2013)01-0119-03
責任編輯:鄧榮華
2012-12-13
董海英(1971-),女,四川自貢人,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