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 灼 /本刊記者
泛珠三角區域擁有全國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經濟總量,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十年之旅,萬里之遙。從2004年到2013年,從云貴高原到南海之濱,粵、桂、湘、閩、贛、瓊、川、滇、黔9省區和港、澳兩特區,共同譜寫了一部合作共贏、協調發展的華美樂章。
9月9日,“泛珠”大會東道主“接力棒”傳至貴州,“9+2”各方至此已輪值一遍。十年來,這個地域遼闊、人口密集、經濟總量巨大的區域,日益健全合作機制、不斷提升合作層次、逐步拓寬合作領域,已成為我國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品一口五糧液、嘗一口南溪豆腐干、欣賞一幅廣安竹絲畫……濃郁的“川味”引來八方賓客。9日,第九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開幕后,位于貴陽國際會展中心2 號館的四川展館正式迎客。
展館正上方,“四川歡迎您”五個大字引人注目,整個展館選擇紅色為主色調,以太陽神鳥為花紋的燈箱柱、以大熊貓和竹葉為主的大面積背景圖……四川館被裝扮得與眾不同。
省經信委副主任王建明介紹,選擇紅色為主色調,是因為紅色不僅能代表四川人民的熱情,更寓意著四川的發展紅紅火火。
紅火的不僅是展臺。本屆“泛珠”大會推介項目達5169 個,簽約項目投資總額7258 億元,涵蓋了基礎設施、能源、礦產資源、貿易投資等多個領域。四川經貿代表團此前已經組織了考察團、招商小分隊赴廣東、廣西、云南、香港等地開展經貿對接活動。在此次“泛珠”會上,收獲了簽約項目共96 個,其中廣東51 個,云南15個,香港4 個,澳門4 個,許多投資項目都超過10 億元,總投資額達437.8 億元。
論壇召開期間,四川省副省長、經貿代表團團長劉捷介紹了四川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的產業發展規劃。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科學應對“4·20”蘆山強烈地震和嚴峻復雜宏觀經濟形勢,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抗震救災,取得了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全省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全省經濟增長10.1%,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在川落戶的世界500 強企業達到251 家,居中西部首位。
9月8日,記者在一條還不太平整的公路上顛簸了幾小時后,終于到達了遠離貴陽300 公里的黔東南小城丹寨。站在現代化的金鐘工業園里,不禁為它的物流與信息感到憂慮。而縣委書記侯美傳卻信心滿滿,“我們處在貴新高速、廈蓉高速、貴廣高鐵形成的三角形的中心,明年高鐵貫通,我們與開放前哨大都市廣州之間的距離就只有6 小時了”。
這種“時空交換”的巨變是“泛珠”三角區合作發展10年來的典型縮影。
2004年6月,首屆泛珠大會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以此為起點,一個涵蓋國內東部、中部、西部省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9+2”的區域發展航母正式起航。根據此次大會提出的“泛珠一日交通圈”構想,合作省區先后建成西南出海大通道、珠江流域出海大通道、東盟國際口岸快速通道,山與海的距離日益拉近。
更為重要的是,“泛珠”區域橫跨東中西三大板塊,區域內既有在全國發揮增長極作用的珠三角地區,又有資源豐富、環境承載力強的中西部地區。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的話來說——“泛珠”地區產業發展互補性強,深化合作的動力和潛力非常巨大。
回頭來看,“構筑一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市場廣闊、充滿活力的區域經濟體系”的“泛珠三角”戰略經過十年磨礪,已經成效斐然。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泛珠”省區GDP總量達81016.99 億,占到全國經濟總量的32%。其中,廣東經濟總量“老大”地位依然明顯,四川、湖南緊追其后。盡管經濟形勢嚴峻,9 省區增速均超過全國7.6%的平均水平。可以說,“泛珠”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數據表明,經過“9+2”政府的共同努力,“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不僅為本區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并且為深入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示范,成為全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大亮點。

2013年上半年泛珠內地9 省區GDP 增長情況
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開幕式并在高層論壇發表演講:“泛珠”合作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但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長,各方應該共同推動“泛珠”合作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拓展。
的確,經過十年的磨合與磨礪,“泛珠”合作正逐步從交通等基礎設施向環境、工商、質檢、應急管理等領域拓展。合作的不斷深化,對機制創新和加強重大政策的協調對接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產業轉移與承接,是近年來“泛珠”區域產業合作的最主要形式,而更高層次、更加細化的產業分工和價值鏈分工,可望成為未來產業合作的趨勢。
四川省省長魏宏建議,“泛珠”各方應在打造互聯互通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具有整體優勢的對外開放平臺,聯合開展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攻關等方面謀求新一輪“泛珠”合作新突破。
生態領域的合作也正在“泛珠”區域展開。廣東、貴州、湖南、廣西和江西等省區正在聯合開展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合作,將水環境保護作為區域環保合作的重要內容。
由于“泛珠”各地發展階段不盡相同,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各異,再加上行政區域壁壘等制約因素,因此加強重大政策協調對接,促進重大戰略協同是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不少代表提議,“9+2”各方應聯合爭取國家層面牽頭編制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爭取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有更清晰的定位。
有溝通,有協商,有協作,才有共贏。9日下午,“泛珠”各方行政首長共同簽署的《貴州共識》,為進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提出了五項共識:堅持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堅持發揮比較優勢;堅持務實方針;堅持開放原則;堅持制度創新。
《貴州共識》凝聚了“9+2”十年的探索成果,成為了第一輪“泛珠”合作的收官之作,也成為新一輪“泛珠”合作的起點。(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