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導讀
大數據應用起源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通信、購物、社交、電子商務等各類業務產生的數據呈爆炸性增長,互聯網公司渴望更加了解它的客戶,首先嘗試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行為,可以說,谷歌、亞馬遜、Facebook、IBM、甲骨文、微軟等跨國巨頭是發展大數據處理技術的主要推動者。
與傳統數據不同,大數據主要產生于互聯網、天文、生物、醫療等領域,如圖片、文本、音頻、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而傳統數據主要來自各類信息管理系統,如財務收入、業務發展量等結構化數據。數據結構特性的差異性,加上數據海量、數據實時快速增長等特征,使得大數據在數據存儲、數據分析和處理、數據高速傳輸等方面都面臨著新的需求。
在數據存儲方面,要支持海量數據的存儲和快速訪問要求,需要采用高速存儲 I/O接口、固態硬盤/內存數據庫等新技術,同時為滿足數據實時快速增長、支持存儲設備平滑擴展等要求,需要采用分布式體系架構,能夠在低成本的機器集群上,達到企業級的高可用、高可靠性,提供元數據高效存儲、異構數據集成與融合,高效并行訪問。
在數據分析和實時處理方面,大數據重點關注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分析技術,包括文本分析和挖掘技術、視頻分析技術、網絡爬蟲關鍵字分析技術、實時流數據處理技術、實時動態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內容。
在數據高速傳輸方面,在考慮傳輸通道高帶寬、數據傳輸安全保障等技術因素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改進數據壓縮和增量算法的技術研究,以減少傳輸通道的負載壓力。
大數據能夠以超乎想象的熱度和速度快速膨脹和蔓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數據應用所帶來的巨大商業利益,尤其是大數據應用帶來的同質企業間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進一步聚焦于電信運營企業角度看,近期可重點開展的大數據應用包括如下3個方面:企業經營和管理方面,可以通過各類業務數據的關聯分析,提升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智慧,深化對客戶的洞察,針對性開展營銷與維系;網絡優化方面,采用大數據技術,實時處理網絡信令數據,與現有IT數據進行關聯,更精準地指導網絡規劃與優化,提升業務質量和客戶感知;對外信息服務方面,開放數據,創新模式,面向行業、企業或個人提供個性化的數據分析服務。
本期以“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為專題,主要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結合大數據的技術現狀以及電信運營商的數據特點,探討電信運營商應用大數據的策略以及大數據技術具體在智能交通、電子商務、互聯網及電信運營等領域的一些具體應用思路和方案,旨在推動大數據在電信行業的應用,希望能夠有助于讀者加深對大數據技術的了解,啟發大家對大數據技術及其應用的深入思考。在此,衷心感謝各位作者的大力支持。

胡軍軍,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中國電信科學技術委員會電信運營支撐系統專業組委員。長期從事計算機軟件系統設計、開發、項目管理等工作,先后參與國家“863”項目、八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電信BSS/OSS建設項目等,多次獲得部級、省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