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6日,印度Tata汽車集團宣布,從“福特”手中以23億美元的低價格收購了英國豪華品牌“捷豹”和“路虎”,轉瞬之間,讓Tata從一個全世界最低端汽車品牌的擁有者,變為世界頂級汽車品牌的擁有者。使Tata從一個地區入門級汽車供應商,走向全球高端汽車供應商,Tata以蛇吞象般的豪舉,震驚了世界汽車業。
“捷豹”和“路虎”一直流淌著英國汽車品牌高貴的貴族氣息,這種氣質一直影響著亞洲新興市場目標消費群的心,也不斷得到消費者的追捧。從“羅孚”、“蓮花”到“路虎”、“捷豹”,這些在汽車邊緣市場上能得到仰視的品牌,盡管日漸式微,但仍然是人們心目中的好品牌。
而“捷豹”和“路虎”的賤賣,對于Tata來說,收獲是最大的。Tata以打造全球最低價格汽車Nano名世,如今急速轉身,變成兩個豪車品牌的主人,多少有點讓人不可思議,也有不同程度的擔心,Tata的囂張之舉,能不能贏得預期的效果,業界莫衷一是。一個是低端車品牌的屬性,一個是豪車品牌的屬性。兩個極端的品牌,奇妙地在Tata身上組合在一起。
那么,Tata是一個低端汽車品牌還是一個高端汽車品牌制造商?現在Tata以行動告訴大家,它即將是一個高端品牌,而不再是一個低端品牌。可能很多人擔心,一個專注于打造廉價汽車的企業,能承載這樣的高端品牌嗎?技術、服務、管理、渠道能跟得上嗎?
其實,Tata在玩這個游戲時就已經考慮過,“捷豹”和“路虎”成為它們汽車業務中重要組成部分之時,它們會努力維護和保持原品牌的完整無損,其目的是讓“捷豹”和“路虎”支撐Tata新的品牌形象,而不會損壞“捷豹”和“路虎”的品牌形象來迎合Tata。
Tata作為買家深知,它們買的是品牌而不是產品,擁有品牌之后,核心是要保護這個品牌的一切都不變,這是最重要的。實際上也是這樣,“捷豹”和“路虎”的生產地、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服務與渠道都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東家而已。誠如聯想收購IBM,以小吃大,換來的是品牌形象與資產的大幅度提升一樣。
Tata集團是印度最大也是最多元化的企業之一,其在印度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幾乎無人企及:Tata年營業收入相當于印度GDP(國內生產總值)的3%,旗下98家公司橫跨7大不同行業,有近30家上市公司,截至2009年11月15日總市值超過682億美元,有足夠的實力參與并購。其次,Tata主要以商用車為主營,乘用車也只是做低端品牌,為了國際化的需要和品牌高端市場的占有,Tata都需要這樣一種并購的行為。
換個角度看,對于汽車品牌的打造,與其亦步亦趨的從小品牌做起,市場認知一點點培養,真不如利用這種資本并購術來個漂亮的輾轉騰挪,讓企業的高端品牌快速建立。從最低品牌的制造者到最高品牌的擁有者,Tata的品牌變幻術,堪稱成功之舉。
(摘自化學工業出版社《平衡的力量》 作者:梁中國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