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平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22)
錄音專業英語翻譯策略探究
黃藝平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22)
隨著現代傳媒科技的發展,音頻技術與藝術廣泛的結合,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錄音英語的專業性對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形成了一定的障礙。該文通過對錄音專業英語的特點進行梳理,結合尤金·奈達的等效翻譯理論,力圖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錄音專業英語翻譯轉化之路。
錄音專業英語;跨文化交流;翻譯策略
1877年,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標志著了人類聲音錄制歷史的開始。從那時起,現代傳媒科技不斷發展,錄音技術不斷進步。1926年,美國電影業設計出與影片同步的電唱機;1927年,美國福克斯有聲電影新聞公司成功將聲音調制在電影膠片上;1929年,英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視;1960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廣播站首次進行了立體聲廣播。錄音技術對傳統的藝術形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音樂、戲劇、文學等藝術形式與錄音技術及傳播技術相結合,進入了千家萬戶,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生活。如今,數字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已經在音頻技術領域大量應用,更加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狀態。
傳播學革命是一個從西方到東方的過程,1949年,傳播學之父威爾伯·斯拉姆(Wilbur Schramm)出版了《大眾傳播學》一書,構建了現代傳播體系,標志著現代傳播學的開始。然而直到20世紀80年代,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的首部傳播學譯著《多種聲音,一個世界》方始進入中國,開啟了中國的傳播學研究時代。中國傳播學領域的探索研究涉及到大量的西方文獻資料,在錄音技術上也不例外。西方聲學原理翻譯、錄音設備的英文說明書翻譯、錄音技術原版資料的翻譯等,是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錄音英語有其專業特點,有著固定的專業詞匯及表達方式,只有正確地掌握相應的翻譯技能,才能克服跨文化交流中的語言障礙。錄音技術英語翻譯轉化實踐雖然相當重要,但國內的研究缺乏足夠的關注,在國內刊物上極少能找到相關研究文章,不利于正確利用國外的先進錄音技術及正確應用其先進錄音設備,也不利于國外先進技術與原理在國內的推廣應用。本文通過對錄音專業英語的特點進行梳理,結合尤金·奈達的等效翻譯理論,力圖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錄音英語翻譯轉化策略。
錄音專業英語涉及聲學原理、各種錄音設備以及錄音技術應用術語,在詞匯構成及表達方式上有其自身的特點[1]。
(一)錄音專業英語詞匯
通過研究發現,除普通英語詞匯外,錄音專業英語主要由以下三類詞匯組成。
1.錄音設備的相關詞匯。這些詞匯通常是各類設備的名稱,在錄音專業詞匯中占有相當的比重,是認識錄音專業英語的基礎。這些專業詞匯可能在形式上與普通英語相同,但意義已經改變。例如:

全指向型話筒 Omnidirectional m icrophone合成器 Synths反混疊濾波器 Anti-aliasing filter模擬磁帶錄音機 Analog cassette recorder音量控制器/衰減器 fader
2.描述性技術用語。在錄音英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描述性技術用語,它們是對各種音頻現象、各種錄音技術應用方式或是各種專業理論名稱的描述。例如:

混疊現象 aliasing由低音升到高音 ascend向后兼容 backwards交叉抵消效應 cross-cancellation effect杜比降噪 Duby noise reduction
3.單位用語。為準確描述各種聲音狀態及其量的多少,錄音專業英語中還存在著一些單位用語,例如:

帕斯卡 Pascal比特 Bit方 Phon維 Dimension分貝 Decibel
(二)錄音專業英語的表達方式
錄音專業英語是典型的科技英語,因而具有科技英語“語言簡練、結構嚴謹、內容確切、信息量大、邏輯性強”的特點[2]。具體來說,錄音專業英語的表達具有如下特征。
1.定義式結構。為對某種錄音設備或是某個錄音專業術語進行說明,錄音專業英語通常在行文中采用定義式結構。這種結構的特征通常是采用“…is…”的形式。例如:
例1 The de-esser is a dynamic range controller specially designed to regulate化high frequency content.(咝聲清除器是一個動態范圍控制器,用來控制高頻成分。)[1]142
例2 Accompaniment is a subordinate part or parts,mostly instrumental,added to a principal part or parts.(伴奏是一個多在樂器演奏中使用的、補充主題的從屬部分。)[1]265
2.被動式結構。為能客觀科學地反映錄音設備的性能或是某個錄音環節,錄音專業英語常常采用被動式結構對此進行描述。例如:
例3 In a condensermicrophone,the diaphragm ismounted close to,but not touching,a rigid backplate.(電容話筒的振膜與一塊固定后極板彼此靠得很近但不接觸,相當于一個小型的可變電容器。)[1]31
例4 Hard disk recording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expensive recording studiomulti-track recording devices and racks full of processing hardware.(硬盤錄音機通常與錄音室中昂貴的多軌錄音設備連接在一起,放在堆滿聲處理設備的架子上。)[1]154
3.復合句結構。錄音設備的介紹或是錄音過程的描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往往需要使用定語從句、表語從句等復合句型,才能科學客觀地描述一個完整過程或是進行一項嚴謹的介紹。例如:
例5 The propagation of sound waves spreads towards all directions from the sound source,which means that sound waves are omni-directional.(在實際錄音中,聲源發出的聲音通常不是單一頻率的正弦波性的純音,這意味著聲波是全指向型的。)[1]7
例6 Dolby Digital incorporates both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 and protection again the decoder overload,which can result from downmixing.(杜比數字具有動態范圍壓縮和保護的功能,可以防止由于格式下轉所產生的過載失真。)[1]189
4.步驟式結構。為了能言語簡練、層次分明地說明問題,錄音專業英語通常采用步驟式結構。這些步驟或是由純粹的阿拉伯數字構成,或是使用“first”,“second”等結構。例如在介紹錄制過程中“如何壓縮人聲”時,采用了如下的步驟介紹方式。
例7 How to compress a live vocal
First,plug the compressor across the insert point of the desk channel through which the vocal is being recorded.Second,gradually turn the threshold knob until the compressor is working on the signal.Third, as compression effectively decreases the signal level, compressors have an output.Turn the knob until you have efficient signal.
譯文:如何壓縮人聲
首先,將壓縮器連接在前置放大器輸出和錄音機輸入之間;接著,逐漸調節壓縮門限旋鈕直到由儀表可以看出。最后,當壓縮有效地降低聲音信號電平后,壓縮器有一個補償聲壓,調節此按鈕直到得到足夠的信號供給。[1]106
5.可能式結構。可能式結構是指在英語句型中使用表示推斷的“can”“may”等情態動詞,或是使用“if”引導的條件句,力求反映出錄音專業英語在設備功能介紹或是對錄音過程中某種可能出現的現象進行描述時側重敘事推理的特征,更加客觀準確地說明問題。例如:
例8 Masking can occur even when the tone and themasker are not simultaneous.(掩蔽可以發生在兩個聲音不同時作用的情況下。)[1]125
例9 You may place themicrophones fairly close to the instruments when you use this technique.(應用此項技術可以將話筒放置在距離樂器較遠的地方。)[1]83
尤金·奈達認為翻譯就是“在接受語中尋找和原語信息盡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對等話語”。翻譯要遵循“形式相似、意義相符、功能相等”的原則[3]。科技英語翻譯是實踐應用翻譯,極其注重信息的準確客觀傳達,因而運用尤金·奈達的“等效翻譯理論”進行錄音專業英語翻譯轉化,以完美準確地傳達其間的信息,是非常符合錄音專業英語的翻譯轉化實際的。在錄音專業英語的翻譯轉化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一)仔細考證,直譯專業詞匯
錄音專業詞匯是錄音設備名稱、錄音專業理論及技術術語的總稱,每一詞匯都有相對應的事物,在翻譯的過程中,切不可望文生義,信手拈來。“對科技英語的名詞翻譯,單純依靠詞語層面或句法層面的解讀和翻譯容易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窘境。”[4]例如詞匯“accompaniment”在普通英語中翻譯為“陪伴”,在錄音英語中則應譯成“伴奏”;“Wind”在普通英語中譯為“風”,在錄音英語中則應譯為“管樂器”;“distortion”不譯為“扭曲”而應譯為“失真”。凡此種種可見,錄音英語詞匯有其本身固有意義,所以在將其轉化為漢語言的過程中,宜采用直譯法。所謂的直譯法,就是“在不違背中文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在中文譯文中完全保留英語詞語的指稱意義,求得內容與形式相符的方法”[5]。直譯法保證了詞匯指稱意義的準確傳遞,有利于準確直接地介紹某種設備及其功能、原理及操縱等,否則輕則妨礙了錄音設備的正確應用,重則損壞錄音設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當然,要做到準確翻譯這些專業詞匯并不容易,既需要譯者具備充足的翻譯工具,比如相關專業字典等,又需要譯者在平時通過“注意收集相關的詞匯,經常閱讀相關文獻”等方法提高翻譯素質。同時,為保證詞匯語義的正確傳達,在翻譯過程中要仔細耐心,依賴語篇,對錄音英語的詞匯充分考證,反復核對。
(二)功效對等,歸化轉化各種表達方式
雖然錄音專業英語的表達方式變化多端,但錄音專業英語翻譯的目的是為了讓國人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專業知識或者是正確使用國外設備。奈達認為最佳的譯文應該是“譯文在譯文讀者心中的民主心理反應和原文在原文讀者心中的心理反應相似”[6]。因而在翻譯過程中,應盡量采用歸化的翻譯轉化方法。也就是譯入語應盡量符合譯入國語言——漢語的表達習慣,以使其包含的信息能夠完美傳達。具體來說,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進行轉化。
1.形式相近,轉化定義式結構。漢語的判斷句式即“……是……”“……就是……”等句式,與英語中的“…is…”“…refers to…”等定義式結構大致功用相同,因而在翻譯此類句型,可以使用此句式進行轉化。例如上文提到的例句“The de-esser is a dynamic range controller specially designed to regulate high frequency content.”便可以用“咝聲清除器就是……”的句式進行轉化,既實現譯入語與原語了形式相近,又實現了譯入語與原語的意義相符。
2.歸化翻譯,實現被動句與主動句的轉換。西方人重客觀,因而在科技文獻介紹中甚至是普通英語的使用過程中大量使用被動句。而相對而言,中華民族更接近于是一個感性的民族,在漢語的習慣中喜歡使用主動句,因而在錄音英語的翻譯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把很大一部分英語的被動句式用漢語主動句式進行翻譯轉化。例如上文提到的例句4“Hard disk recording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expensive recording studio multi-track recording devices and racks full of processing hardware.”是一個被動句,用物體“Hard disk recording”作為主語,與謂語動詞“is associated”構成被動式結構。而根據漢語的習慣,則可以采用“人們通常將硬盤錄音機連接在……”的主動結構進行轉化,或是僅僅使用“硬盤錄音機通常與……連接在一起”的結構,雖然后面一個句型中沒有出現作主語的“人們”,但顯然也是主動結構,很好地傳達了原文的語義。
3.意義相符,理清復合句結構。在錄音文獻介紹中大量使用復合句是由于錄音專業英語的復雜性造成的,有時只有通過大量的附加說明,層層限定,才能夠很好地說明一個設備的性能或是錄音設備的某種使用方式。因而在錄音專業英語的復合句翻譯過程中,要理清句式結構,找準核心詞語,以便能正確傳達原文意蘊。例如在“A rectangular wave is composed of a fundamental wave and higher harmonics of odd order,which are superimposed on it with zero phase shifts.”(矩形波是由相位相同的基波和奇次高頻諧波組成,如果相位不同,矩形波就會失真。)這一句子中,出現了“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然而這個“which”指的是什么呢?只有仔細理清句式結構,才能發現“which”指的是主句主語“A rectangularwave”。而上文例5“The propagation of sound waves spreads towards all directions from the sound source,which means that sound waves are omni-directional.”(在實際錄音中,聲源發出的聲音通常不是單一頻率的正弦波性的純音,這意味著聲波是全指向型的。)這里“which”代指的卻是前面整個主句。只有完全理清復合句的層次及語義結構,才能正確轉化原文。
4.形式對應,轉化步驟式結構。步驟式結構的特點是層次分明、邏輯性強、言簡意賅。而錄音設備的操作步驟或是某個理論的應用程序紛繁復雜,有著固定的程序,需要按部就班地按順序進行。因而在將其轉化為漢語的過程中,完全可利用原步驟式結構的優點,保留原文步驟式結構。例如上文例7中的步驟式翻譯,英語使用了“first”,“second”,“third”的步驟表達格式,譯語中也使用了“首先”、“接著”、“最后”的步驟表達格式。這對于保證了錄音設備操作流程的正確翻譯具有現實意義。
5.功能對等,轉化可能式結構。錄音專業英語中可能式結構的大量存在是為了使得表述科學客觀。因而在對此種句型的轉化也應立足于這一基點,在漢譯語中相應地采取可能式結構。例如上文例8“Masking can occur even when the tone and themasker are not simultaneous.”在這一句的翻譯中,為了說明“掩蔽”這一現象,文中用了表示推斷的“can”,準確地指出了“掩蔽”發生的條件,同時表明,有時具備這一條件,“掩蔽”現象也不一定會出現。為了完美地傳達這一意蘊,可以作出這樣的翻譯轉化:“掩蔽可以發生在兩個聲音不同時作用的情況下。”這樣,譯語就與原語一樣具有了相同的功能。
錄音專業英語是傳媒科技發展的產物,而錄音專業英語的翻譯則是為了滿足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在錄音專業技術及設備開發上,西方的發展均要早于我國,因而,正確掌握錄音專業英語的翻譯轉化策略,無論是對于世界范圍的科技文化交流,還是對于豐富人民生活的形式、提高人民生活的質量都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作為科技英語的一種,錄音英語有其專業特點,在專業詞匯及表達方式上都別具特色,因而在翻譯轉化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尤金·奈達的“等效翻譯法”作為總的指導原則,結合錄音英語的專業特點,進行翻譯實踐。
[1]劉曉飛,毛羽.錄音專業英語[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1.
[2]胡瑩.科技英語的詞匯特點及其專業術語的翻譯[J].南昌大學學報,1998(4):66-68.
[3]劉宓慶.新編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 2005:220.
[4]吳啟雨.科技翻譯翻譯中的名詞化及其翻譯[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11(1):89-91.
[5]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M]北京: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68.
[6]張賢會.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功能對等淺析[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57-58.
[作者介紹]黃藝平(1969-),女,廣西平南人,廣西藝術學院外語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和大學英語教學。
(責任編輯:高堅)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Audio Recording Techniques
Huang Yiping
(Guangxi Arts Institute,Nanning 530022,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media technology,audio recording technology iswidely integrated into artistic forms, which increasingly influences people’s life.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audio recording technology has somewhatbecome an obstacle in the cross-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westand the east.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nd some applicab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audio recording techniques by analyzing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audio recording techniq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ugene A.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audio recording techniques;cross-cultural exchange;translation strategy
H315.9
A
1673-8535(2013)04-0096-06
20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