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飛
(梧州學院經濟系,廣西梧州543002)
地方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實踐教育基地構建
——以梧州學院經濟系為例
雷飛
(梧州學院經濟系,廣西梧州543002)
依據(jù)當前經濟現(xiàn)狀和教育形勢,大部分地方院校將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為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而構建良好的實踐教育基地是更好實現(xiàn)該目標的重要途徑。基于對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實踐教育基地構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研究,探討建立此平臺的有效途徑,實現(xiàn)培養(yǎng)服務地方經濟復合型人才教育體系的完善。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實踐教育基地;應用型人才
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其中在第(八)點提到:強化實踐育人環(huán)節(jié)。結合專業(yè)特點和人才培養(yǎng)要求,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各類專業(yè)實踐教學必要的學分(學時)。加強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高職實訓基地。
遵照教育部、廣西出臺的文件及梧州學院黨代會提出的關于實踐教學的要求,結合梧州學院的實際情況,經濟系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與梧州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探索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平臺的途徑。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在尋求與院外資源合作建設校外實踐基地中面臨著如下的問題。
1.實習單位的接受意愿下降
與國際貿易培養(yǎng)方向最為相符的實習單位應該是專業(yè)外貿公司,由于國際市場的競爭激烈,大部分的外貿公司對于商業(yè)機密高度重視,將學生實習視作泄漏企業(yè)商業(yè)機密的主要途徑,從而使得實習單位接受學生的意愿普遍下降。即使在合作協(xié)議的限制下,單位提供的實習機會也只是一些外圍工作崗位,很少能提供核心業(yè)務崗位。
2.實習效果不理想
雖然有一部分的外貿公司愿意接受學生實習,但是由于考慮到業(yè)務的連續(xù)性和保密性,學生只能在一些與業(yè)務沒有太密切聯(lián)系的崗位從事一些打雜類型的工作,實習的內容與課程教授的內容不能有機結合,至使實習的效果不佳。根據(jù)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實習生的調查,大約只有10%的實習學生可以接觸到實質的外貿業(yè)務工作,如此低的實踐操作機會,學生的實習效果不理想那是必然的。
3.指導教師數(shù)量不足
在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不僅需要對國際貿易的流程有較充分的了解,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還應該掌握理論教學的基礎情況。目前實習指導教師具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但實踐經驗相對缺乏,在實習過程中往往只擔任帶隊教師的角色,對學生的實習不能進行有效的指導。同時,一般外貿公司的業(yè)務人員,對學校的理論教學進程、深度、學生知識面等情況把握不準,指導缺乏針對性。
(二)校內實驗室的實訓教學
目前經濟系在校內建立了國際貿易多功能模擬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金融與營銷實驗室等三個實驗室,能滿足學生進行單證實務、國際貿易模擬基礎實踐的要求。但實驗室主要是軟件的模擬流程,實驗室的指導老師大多也只是熟悉軟件操作,與實戰(zhàn)有一定距離。
為加強實踐教學建設,經濟系與梧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建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正在探索整合校外校內兩種資源的可行途徑。
(一)校外:利用社會資源,努力構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平臺
1.建設符合學生實踐教學計劃要求的高質量的校外實習基地
2012年6月,在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經濟系與梧州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建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把校外基地的功能從學生實習實訓推廣到學生科研基地、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合作辦學基地、就業(yè)基地的四合一定位。把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掌握的第一手案例、資料融入平時的課程講授,獲取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建立實踐教學的案例庫,使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時俱進。同時拓寬實踐教學渠道,豐富實踐教學方式,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2.把校外實習基地與校內課堂、校內實驗室等共同組成完整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
現(xiàn)階段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可以利用共建的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實行包括觀摩學習、課程實踐、職業(yè)技能培訓、師生科研和畢業(yè)實習五個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其中,觀摩學習、課程實踐在基地進行,與課程緊密銜接;職業(yè)技能培訓地點主要在校內,但由基地派出兼具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實踐閱歷的行業(yè)協(xié)會專家授課;師生科研環(huán)節(jié)貫穿學習和實踐的始終,引導學生在畢業(yè)論文(設計)環(huán)節(jié)側重研究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相關問題,探索中國產品出口應對技術性壁壘尤其是檢驗檢疫壁壘的對策措施;畢業(yè)實習主要在實踐基地進行。具體實踐教學層次有:專業(yè)認知層(包括基礎實踐)、綜合技能層(包括流程操作、項目訓練)以及創(chuàng)新實踐層三個層次[1]。各個教學層次與各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結合,分布于不同的實踐場所和地點,形成一個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完成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過程。
實踐教學的系統(tǒng)結構如圖1所示。

同時在共同建設實踐教育基地過程中,還可以獲得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把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掌握的第一手案例、資料融入平時的課程講授,建立實踐教學的案例庫,使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時俱進,拓寬實踐教學渠道;
3.以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為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提供有力保證
根據(jù)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必須建設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兼顧校內、校外教師隊伍建設,在校內老師“走出去”的同時,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引進來”上,通過社會導師制度建設合理的師資隊伍,聘請第一線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教學能力的人員到學校做兼職教師,有效提升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能力[2];建立校企聯(lián)合培養(yǎng)人才的新機制,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知行合一、文武兼?zhèn)涞母咚浇處熽犖椤T诮處熽犖榻ㄔO過程中,要逐步提高專業(yè)課教師中具有一線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學校還需制定相應政策,對親臨企業(yè)指導學生實習的教師給予一定教學工作量傾斜,鼓勵教師從事實踐教育,讓教師更加注重產學合作和技術服務工作。
與梧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建設的實踐教育基地的師資按照實踐教學、職業(yè)資格證書培訓、學生科研分成三組,各組的指導老師均由梧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梧州學院共同派出,通過實踐教育基地的運作,一方面形成一個由校內外老師共同組成的既具有實踐教學指導能力、又具有指導學生科研能力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教學把校內只具有單一職稱的專任教師培養(yǎng)成“雙師型”老師。
4.吸納學生參與科研和教改項目的研究
經濟系已經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申報科研教改課題。該局擁有豐富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地理標志保護、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方面資料,業(yè)務涉及多種進出口商品的檢驗檢疫,檢驗檢疫儀器設備先進;各類人員齊全,熟悉各種進出口商品檢驗的國內外法律法規(guī)、標準、技術性貿易措施及應對方法。同時通過該局把涉及的范圍輻射到集裝箱碼頭、再生資源工業(yè)園區(qū)、六堡茶生產基地等單位,繼續(xù)開展科研和教改合作,并吸收各種層次的學生參與。
5.為學生考取各類專業(yè)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提供良好的條件
報關員證和報檢員證是國際貿易專業(yè)最重要的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該專業(yè)的學生一直都熱衷于這兩證的考取,但由于欠缺指導,以前的通過率不高。現(xiàn)在通過共同開辦報檢員培訓班,聘請梧州海關和梧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專業(yè)人員,對報考報關員證和報檢員證的同學進行培訓,大幅度提高學生取得職業(yè)資格證書的比例。
6.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外的各種專業(yè)競賽
經濟系分別利用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專業(yè)競賽。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將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外貿技能大賽。通過各類專業(yè)證書教育、各類專項培訓,參加各種綜合技能競賽、各類科技、文化活動,參與科研和教改項目的研究,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應用能力、交往能力、團隊協(xié)助等能力。
當然,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不僅是掌握職業(yè)技術和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還應該是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相統(tǒng)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和職業(yè)道德,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勞動者和接班人。
[1]徐理勤,顧建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其培養(yǎng)條件探討[J].高教探索,2007(2):57-60.
[2]張錫侯.我國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of Education for Applied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Lei Fei
(Department of Econom ics,Wuzhou University,Wuzhou 543002,China)
In view of the current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situation,most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fix their educational goal of educating studentsmajoring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at the education for applied talents.Constructing a good practice base f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better achieve this goal.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practice base of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majoring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in Wuzhou University,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n effectiveway to establish such a platform to perfect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educating compound talents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majo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practice base of education;applied talent
G642.4
A
1673-8535(2013)01-0020-04
雷飛(1965-),女,廣西梧州人,梧州學院經濟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學。
2012-11-08
本論文是國家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yè)建設點“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TS12389)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