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蘭 渤海大學管理學院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技術,但信息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電算化的創新而決定的,會計信息化軟件就是電算化技術創新的關鍵。所以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其內涵就是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開發與運行,及其技術的發展。
(1)初始性開發的軟件階段(1979~1988)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研究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對工資的管理和核算。所以這一階段的軟件開發缺少一定的深度與廣泛性,水平也是比較有限的。所以這個階段的會計軟件在技術和應用上都還處于探索階段。
(2)單項業務處理軟件階段(1988~1993)
這種軟件的功能只能滿足一定業務的一般記賬、算賬和報賬的要求,因此還不完善,但是其目的是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
(3)核算型軟件階段(1993~1998)
由于單項業務處理型軟件的商品化,致使各軟件公司競爭日趨激烈,不斷完善自己所設計的軟件,從而實現了核算型軟件發展階段的到來。此類型的軟件一般適用于小型會計單位的會計業務核算,但對于某些大中型會計單位還是達不到要求。
(4)管理型軟件階段(1998~至今)
隨著科學的發展,對會計軟件的要求不斷提高,會計軟件由核算型轉變為管理型是勢在必行的。管理型的軟件就是指對經濟業務進行事先預測、決策、計劃和預算,事中管理和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的軟件。
(1)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開發管理體制不完善
在當今經濟不斷發展的社會,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開發研究是必須的,由于會計信息化軟件用于處理經濟性信息的特殊性,要考慮很多問題,例如對其功能、質量等的要求過高,致使目前開發的會計信息化軟件還不完善,這也主要是由于開發管理的體制不健全引起的,所以此問題也是今后我們要急需改進的。
(2)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開發缺少經驗、技術不穩定
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雖說現在還是有一定成就的,但畢竟還是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們現在對軟件開發還是缺少一定的經驗和開發技術仍需提高的種種問題,軟件的開發管理是會計信息化管理運行中的很關鍵的一個過程,所以不斷總結經驗對我們發展會計信息化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斷穩定開發技術對我們設計出更實用的會計軟件更是大有益處。
(1)會計信息化軟件實施的經濟安全性不穩定
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迅速,從單項業務處理到建立較為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但隨網絡系統更進一步的發展,會計信息化在信息安全方面開始存在較大隱患:在內部有軟件本身的缺陷,計算機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會計數據的不完整性、會計工作內部控制失效,而在外部又有計算機病毒和網絡黑客的攻擊等問題的困擾,這些是會計信息化軟件管理繼續發展要解決的問題。
(2)會計信息化軟件運行中存在漏洞
由于我國現在的信息化軟件還不完善,在軟件運行中難免會存在各種漏洞問題:軟件的性能違背了法律的規定,運行中數據的丟失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需要我們來研究解決的。
(1)會計信息化軟件管理組織的內控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
會計信息化軟件的程序不完善,使得會計信息容易被人為的故意修改,會計信息化軟件中的會計信息在公司中是被開放的,而會計人員既對其進行數據輸入,又對其進行業務處理,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對數據造成破壞,導致軟件的無法運行,從而造成損失。
(2)會計信息化軟件管理實施的人員知識結構偏低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國的軟件管理實施人員專業技術還是不足的,有的資質還是很淺的,不具有扎實的會計基礎,會計專業性比較弱,就拿我國的注冊會計師來說,還是普遍缺乏會計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的。
(1)會計信息化軟件功能要具有合法性
會計信息化軟件是為了會計信息化的更好發展,并且會計信息化軟件是以處理經濟信息為目標,所以我們設計出的軟件功能及其處理方法必須要具有合法性。為了保證軟件的合法性,無論以哪種方式實現,都應該進行審查,同時我認為應該補充和修改會計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達到規范會計信息化軟件實施后果合法的目的。
(2)加強會計信息化軟件性能和質量的管理
為了能夠保證會計信息化軟件的穩定等問題,加強軟件性能和質量的管理是必須執行的。同時財政部應該與技術監督局等國家組織,組織專家來制定會計信息化軟件的質量標準,來管理好軟件的性能和質量,為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打下基礎。
(1)會計信息化軟件的實施應當設立監理、監察制度
會計信息化軟件的實施雖然不會像工程的實施涉及人身安全,但它卻是另一種體現:因為雖說不涉及人身安全,但它卻涉及到經濟安全。所以設立監理、監察制度是勢在必行的,并且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國的會計信息化一定會發展的更好。
(2)對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運行實施定期管理
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運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的經濟后果也是具有長期性的,應該依據相關法律對其進行定期檢驗管理。定期管理有助于發現軟件運行中出現的一些漏洞,從而及時的發現改正。同時會計信息化軟件的評審組織及評審人員應該承擔監督、評價以及見證結論的法律責任。
(1)提高會計信息化軟件管理組織的管理水平
會計信息化軟件的質量評審組織應對所實施的檢驗,檢測結論承擔法律責任。會計軟件的運行管理也應該由會計事務所審查。
(2)增強對注冊會計師的要求,陪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會計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涉及財會部門和財會人員,還涉及到單位內部各個部門和相關人員,需要具體有新知識結構的人才來完成會計信息化的組織、實施、開發和應用等工作。會計人才是為了適應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這些要求,企業應重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造就一大批精通財務知識,又通曉計算機信息技術能夠將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滿足各方對會計信息需求的多能復合型人才。同時也要注重相關人員,尤其是會計崗位的專業人員,如注冊會計師計算機的技能培訓,并對其他缺乏的環節進行培訓考核。
總體來說,現如今,會計信息化既改變傳統會計核算方法與儲存數據的形式,又大大提高了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從而推動會計理論與實務的持續、穩定的發展,有利于改革企業的管理制度。會計信息化軟件又是會計信息化處理的現代化必須的手段,對于推動會計信息化事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看來,研究會計信息化軟件的管理問題是絕對有必要的。我認為應該發揮國家的宏觀指導作用,用我們不斷總結的經驗搞好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開發實施管理,從而不斷地促進我國會計信息化事業的發展。
[1]財政部會計事務管理司編,會計電算化資料選編第二輯,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發展的意見
[2]祁廣亞.會計信息化若干問題的思考
[3]對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研究.期刊
[4]網絡時代的會計信息化定位.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