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苓,胡慧軍,肖 宏
靜脈采血是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目前常使用的采血方法有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和一次性采血針采血2種。一次性采血針采血法既安全實用,又可提高血標本質量,已廣泛應用于臨床[1]。我科地處北京平原(海拔高度約為0 m),經常需要模擬不同海拔高度進行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在實驗過程中需要護士進艙內采取靜脈血。
采血針采血依靠真空采血管內負壓,血液會自動流入真空采血管內。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真空采血管內的負壓與低壓艙內的壓力差逐漸減小,采得血液量也隨之減少。為此筆者進行了不同海拔高度下采樣的模擬實驗。現報告如下。
1.1 實驗設備 高低壓兩用艙由海軍總醫院全軍高壓氧治療中心提供。高低壓兩用艙可模擬水下100 m至高空20 000 m的氣壓環境。本研究只使用低壓艙模式。采用天津哈娜好醫材有限公司生產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配套用針(以下簡稱采血針,批號為:110403),共30支;采用廣州陽普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110428)的真空壓力2 ml紫色真空采血管,共30個。
1.2 減壓方法 以10 m/s的速度分別到達400、1000、2000、3000、4000、5000 m。在到達以上每1個海拔高度時停留10 min留取標本。然后再以10 m/s的速度回到常壓環境。
1.3 實驗方法 在北京平原與模擬的不同海拔高度分別使用采血針抽取水溶液至真空采血管,同一海拔各5管。操作如下:將采血針頂端的針頭完全放至水溶液內,尾端透明軟管與尾針相連,尾針外由橡膠軟管包裹,外套針帽,用于刺入真空采血管,利用試管內的負壓將水溶液吸入管內直至吸不出為止。回到常壓環境后,使用同一定量吸管測量每個采血管內的樣本量。
隨著模擬海拔高度的升高,使用采血針抽取至采血管內的樣本液減少,在到達5000 m高度時已采不出樣本液。模擬樣本液量與北京平原零海拔高度采集的樣本液量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

表1 不同海拔高度模擬采樣量的變化(x ±s,n=5)
一次性采血針配套真空采血管的使用簡便、快速、省力,可連續多管采血;免去了用注射器的抽吸和轉注步驟,避免或減輕了機械性溶血,可預防交叉感染,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是在模擬低壓艙時禁止使用一次性采血針采血。筆者發現:(1)一次性采血針配套真空采血管的使用是利用真空采血管內負壓使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內。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氣壓力逐漸降低,真空采血管內的負壓與低壓艙內的壓力差逐漸減小,如果在低壓艙內使用一次性采血針采血會導致采血量的不足,可能影響到檢驗的結果。(2)真空采血管廠家在產品說明上已說明此管只適用于0~400 m高度,但筆者發現使用一次性采血針采血在400 m高度與平原比較平均減少約0.24 ml,誤差率超過約12%。(3)在高原人體血液紅細胞增多、血液粘稠、血清量少[2],所以不宜使用采血針采血,建議使用注射器。使用注射器采血時可以控制采血量避免使用采血針抽血導致的樣本量減少;注射器針頭比采血針要粗,抽血時可以人為地加大壓力,避免因血液粘稠發生的堵管現象,減少二次穿刺[2]。
在不同海拔高度環境下采血的注意事項:(1)將注射器內血液注入真空采血管會導致真空采血管內負壓過大,易使真空采血管帽蹦開,血液噴灑管外。可事先使用注射器將真空采血管內負壓抽出,再按真空采血管要求采用注射器將血液推入即可。(2)將血液推入真空采血管時,注射器針頭插入真空采血管后,針頭針面需貼近真空采血管側壁,血液沿管壁緩慢流下,避免血細胞直接撞擊造成血細胞破裂溶血[3]。(3)在臨床檢驗中,所采集的標本是否能及時送檢驗室檢測,成為影響研究結果的重要因素[2]。在低壓艙內采集的血標本可以通過遞物桶送到常壓環境,這樣可以及時處理血標本,檢驗的結果可靠性就更高。
在高原環境下人體靜脈血管內血液的粘滯性和靜脈壓與水有較大差異,故水不能完全模擬血液,在模擬低壓艙內采取靜脈血時,要用合理的方式采取和處理血標本。
[1] 李文賢,柴雪艷 ,楊豫敏.真空采血針在臨床應用中的體會[J].中國醫療前沿,2009,4(1):101.
[2] 王琰,劉靜,王引虎,等.高原血標本采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西南國防醫藥,2010,20(8):880.
[3] 朱瑩泉,納賽琳.真空負壓靜脈采血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學,2010,16(2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