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冬麗
(甘肅省經濟貿易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的是面向社會應用性、技能型的專業人才,要求學生具有現代營銷觀念,掌握現代管理與營銷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市場分析、營銷策劃、產品開發及促銷等實際營銷問題。該專業融理論、技能為一體,專業性較強。為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適應性,各職業院校在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上做了不少探索,精簡了理論教學內容,強化了實踐教學環節,對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在課程設置上,實訓、實習相對分離;在教學方式與手段上,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雖然增加了教學演示,但缺乏系統性、創新性;在對學生知識的評價上,仍強調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忽略對實踐能力的評價,使“教學做”相對分離。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在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獲得了一些教學體會。
所謂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指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實用為原則,以職業標準為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為培養核心,確定學生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根據課程內容需要,將學生安排到市場營銷實訓室上課,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課堂教學中綜合應用運用多媒體、互聯網、市場營銷教學軟件等,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邊聽邊操作,從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1]。
這種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教學內容的設置和教學方法的改變。教學內容圍繞培養目標和專業技能,確定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內容及要求;設置教學環節和進度,突出專業技能培養的主導地位。教學方法則強調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融“教學做”為一體,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與職業要求一體化訓練的目的。
教學方案的設計根據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結合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針對課程的專業性、職業性、應用性等因素來設計。
2.1.1 確定教學內容 通過對工商企業經營情況的調查,了解社會對營銷人才的基本素質、職業技能有哪些方面的需求,分析歸納市場營銷專業的崗位標準及核心技能,確立市場營銷專業符合市場需求的相關能力,以此作為教學內容。總結教學經驗,比照現有教學大綱,找出需要改進之處,形成基本思路。同時,成立由行業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全程參與課程的建設和督導,以保證課程內容先進、實用。
2.1.2 研究具體實施方案 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逐步轉變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積極嘗試案例教學、現場教學、團隊學習、情境教學、項目嵌入等教學方法和手段。其次,根據職業崗位要求逐步將職業資格證書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再次,加強課程教學資源的立體化建設,建立與課程體系相配套的教材、實訓指導講義、教學課件、市場營銷模擬教學軟件、網絡課程等。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要以市場營銷實訓室、參觀企業現場教學為依托,從“教學做”3個環節全面深入開展。
2.2.1 “教”一體化教學的“教”有兩層含義:一是教師教什么,二是教師如何教。職業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該扮演著導演的角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2]。如以各班為基本單位,學生自行組隊,每組8~10人。每個小組組建一家模擬公司,自行選擇行業和經營范圍,根據公司結構確定每位學生在公司中的角色。每個角色對于學生都有相應的職責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崗位選擇。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環節都是以公司的名義來開展。在實訓室中每個公司擁有自己的辦公區域,學生可以自行布置自己的辦公區域并展示自己公司的特色和創意,也可以在自己的公司里開展小組討論、促銷活動等。從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2 “學”一體化教學的“學”有兩層含義:一是教師如何讓學生學,二是學生如何自己學。此環節的重點是要培養學生好學、樂學的優良學風和學習主體意識,不斷優化學生的自主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學習途徑逐漸多元化。
案例學習:對于一些沒有條件進行實踐操作的教學環節,筆者主要以理論學習結合案例進行教學。如市場調研報告的撰寫,教材書上只列出了撰寫市場調查報告的格式,內容過于簡單。學生不明白如何利用資料充實內容,無法寫出既說明問題又吸引眼球的調研報告。筆者在網上下載了很多成功的市場調研報告樣本,讓學生進行學習總結之后再著手寫報告,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小組討論學習:針對一些需要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采用小組課堂討論、課堂發言的學習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每個小組在筆者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題目范圍內,先進行小組討論,得出一致意見后,派小組的發言人進行總結。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以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2.3 “做” 一體化教學的“做”有兩層含義:一是教師做什么、如何做,二是學生做什么、如何做。“做”是“學”的出發點,也是“教”的基礎和目的。職業教育重視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但職業技能的培養需要反復訓練[3]。因此,多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鍛煉他們的職業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一定意義上,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革。
角色扮演:學生在自己的模擬公司里面分別擔任了總經理、總經理助理、企劃部員工、銷售部員工、公關部員工、新聞發言人等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其對應的職責,在鍛煉他們工作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并且讓一個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了解了公司里主要部門和職位的構成及職責。在“公關策劃”一章中,筆者為每個公司設計了一場虛擬的公關危機,要求公司成員在10分鐘討論之后,由公關部的員工召開“新聞發布會”。學生剛開始會覺得很突然和慌亂,但逐漸進入角色后,大部分的公司都比較完美地處理了這次的“公關危機”。
通過“做”,使學生真正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形成了職場化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能力。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實現了融理論、技能為一體的教學思想,縮短了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的距離,是教學過程開發性、實踐性和職業性的集中體現,使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教學過程更有時效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該教學模式突出了技能訓練,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受到了情境教學的氛圍。在課題或案例教學中,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本領過硬、上手快、適應性強的高技能人才,以更好地服務社會。
[1]陳繼權.“做學教一體化”搭起校企對接橋梁[N].中國教育報,2010-05-28.
[2]王穎,俞啟定.教學做合一:“做中學”思想的創新與繼承[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3):44-46.
[3]耿改智,高偉.市場營銷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活動調查報告[J].教育教學論壇,2010(19)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