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圣菊,甘信娟,于海軍
(濟南市水文局,山東 濟南 250014)
濟南市春暄變電站項目水文分析
聶圣菊,甘信娟,于海軍
(濟南市水文局,山東 濟南 250014)
研究楊家河和土河洪水對春暄變電站項目站址的影響。并分析站址處50年、100年洪水水位,歷史最高內澇水位,以及水利規劃情況,為變電站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依據。
濟南市;變電站;站址;水文分析
濟南高新區孫村片區域以吸引規模化的電子信息、機電裝備、交通裝備、發電輸配電等產業項目為主,打造國內一流的信息產業基地和裝備制造業基地。隨著區域開發建設項目的逐步竣工投產,用電需求與日俱增,所以在孫村片區西北區域建設變電站是十分必要的。
春暄110kV變電站擬建于濟南市高新區,位于楊家河西面2.5km處,東臨土河1km。楊家河發源于歷城區彩石鎮西彩石村南,流經高新區及歷城區郭店、董家、臨港3個鎮辦、15個村,穿過經十東路、膠濟鐵路、102省道、濟青高速后,在臨港街道辦鴨旺口村東入小清河,全長21.7km,流域面積74km2,變電站斷面以上流域面積35km2。受地形影響,楊家河歷經多年山洪沖刷,形成自然沖溝,南部較陡,北部為沖積平原,坡度較緩,上游河道寬,向下游斷面逐漸縮小,有些地方河道幾乎沒有河形。
土河發源于唐冶街道圍子山,流經唐冶、郭店、董家、臨港4個鎮辦、16個村,穿過經十東路、膠濟鐵路、102省道、濟青高速后,在臨港街道辦鴨旺口村西入小清河,全長23km,流域面積38.5km2,變電站斷面以上流域面積20km2。由于多年山洪沖刷,形成較大的自然沖溝,上游河道寬且深,向下游斷面逐漸縮小。
項目流域地處華北中緯度地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屬半干旱、半濕潤地區。年內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春季多西南風,空氣干燥,蒸發量大,光照充足,溫度回升快;夏季受太平洋暖濕氣流及西北高空槽控制影響,臺風、熱帶風暴及寒溫氣旋常波及該地區形成洪澇災害;秋季溫度、濕度適宜,天高氣爽,陽光燦爛;冬季氣候寒冷,光照時數少,季風多東北風。年平均氣溫13.4℃,多年平均降水量665mm,多年平均陸面蒸發量550mm,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勻,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499.5mm,約占全年的75%。
2.1 水文資料
變電站附近流域有王家莊、群井2處雨量站,各站的觀測雨量系列長度均在40年以上,其資料作為設計洪水計算的依據。
2.2 設計洪水計算
2.2.1 設計洪水計算方法與流域特征
由于站址斷面處無實測水文資料,變電站斷面設計洪水采用由設計暴雨推算設計洪水的方法,根據流域情況,將站址斷面以上流域分成土河流域和楊家河流域2個計算分區。
2.2.2 設計面雨量
1)實測面雨量法。根據流域附近的王家莊、群井2處雨量站的實測暴雨資料計算流域面雨量,在計算流域面雨量時采用算術平均值。根據流域暴雨洪水特性的分析,流域洪水過程一般為1~3d,故設計雨期選用3d。設計雨型采用同頻率內包,即3d內包24h的設計雨型。
利用“山東省國家水文數據庫系統”進行資料系列統計選樣,采用定時段年最大值獨立選樣法統計流域上各站歷年最大24h、最大3d雨量連續系列資
料。以群井、王家莊2站的資料統計斷面以上歷年年最大24h、最大3d面雨量系列,對面雨量進行從大到小排序,在n項連續最大降雨量系列中,按大小排序的第m項最大降雨量的經驗頻率Pm采用數學期望公式進行計算。
采用頻率適線法進行設計面雨量分析,按矩法公式初估頻率曲線的統計參數均值X、變差系數Cv,取偏態系數Cs=3.5Cv,采用皮爾遜Ⅲ型頻率曲線適線,以理論頻率曲線與經驗點據擬合較好為原則,并重點考慮頻率曲線中上部的點據擬合情況。經適線后,得年最大24h、最大3d面雨量系列均值和Cv值,計算求得變電站以上流域100年一遇最大24h設計面雨量為240.7mm、最大3d設計面雨量為265.0mm。
2)暴雨參數等直線法。采用暴雨參數等直線法,從“山東省多年平均年最大24h降水量等值線”和“山東省年最大24h降水量變差系數Cv等值線”圖中,查得計算流域年平均最大24h降水量和變差系數Cv,由皮爾遜Ⅲ型曲線的模比系數Kp值表(Cs= 3.5Cv)查得Kp,計算出P=1%時設計暴雨。
2.2.3 產流計算
該項目的產流計算采用降雨徑流相關法,降雨徑流關系線分山丘區和平原區2種情況,山丘區采用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1975年分析的小清河流域山丘區降雨徑流關系線,設計前期影響雨量Pa取40mm,平原區采用《山東省水文圖集》中泰沂山北區的平原地區8號降雨徑流關系線,設計前期影響雨量Pa取40mm。(第二天和第三天的Pa應按雨量進行計算)。
2.2.4 匯流計算
1)單位線。匯流計算采用綜合瞬時單位線,單位線參數M1根據《山東省水文圖集》經地區綜合的公式計算。計算結果詳見表1。
2)設計洪水過程線的推求。根據以上計算的設計時段凈雨及單位線,進行匯流計算,加基流(基流按流域面積,每100km2加1m3/s的比例計算)后,即求得設計洪水過程。土河、楊家河變電站以上流域10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分別為155m3/s、265m3/s。

表1 各流域時段單位線表m3/s
2.3 站址斷面100年一遇設計洪水位
根據變電站位置確定站址所在的河道橫斷面,對站址所在斷面進行河道橫斷面測量,采用曼寧公式計算站址斷面的10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的相應水位。其中:楊家河為70.78m,土河為59.15m。
3.1 土河、楊家河洪水對站址的影響
楊家河站址斷面處設計成果為:100年一遇洪峰流量為265m3/s,相應水位為70.78m,河堤高程為72m;土河站址斷面處設計成果為:100年一遇洪峰流量為155m3/s,相應水位為59.15m,河堤高程為60m;變電站地面高程為62m,楊家河、土河洪水不會對站址造成影響。
3.2 當地內澇洪水對站址的影響
經實地調查,站址所在區域在大雨時無積水現象,當地內澇洪水對站址無影響。
擬建的春暄110kV輸變電工程附近有楊家河和土河,經上述分析,該輸變電工程站址處不受楊家河和土河100年一遇洪水的威脅;站址所在區域在大雨時無積水現象,當地內澇洪水對站址無影響,但建議地基加高0.5~1.0m。另調查知站址周圍近期也沒有興建水利工程的規劃。
(責任編輯趙其芬)
P333
B
1009-6159(2013)-07-0048-02
2013-06-06
聶圣菊(1974—),女,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