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湘云 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股利是股息和紅利的總稱,是公司向股東分配的公司盈余。股息,是指公司根據股東出資比例或持有的股份,按照事先確定的固定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公司盈余;而紅利是公司除股息之外根據公司盈利的多少向股東分配的公司盈余。發放股票股利不會改變公司的股東權益總額,也不影響股東的持股比例,只是公司的股東權益結構產生了變化,未分配利潤轉為股本,因此會增加公司的股本總額。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對盈利進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資的決策問題,在公司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系到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股東對投資回報的要求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影響股利分配政策的外在因素主要有:法律因素、債務契約因素及其他外部因素。影響股利分配政策的內在因素主要有:公司自身的因素。公司自身因素的影響是指公司內部的各種因素及其面臨的各種環境、機會對其股利政策產生的影響。籌資能力是影響公司股利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籌資能力會有一定的差異,公司在分配現金股利時,應當考慮到自身的籌資能力來確定股利支付水平。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是應考慮未來投資對資本的需求。
在我國,股利分配政策的發展變化很明顯,特別是我國政策對于上市公司在配股方面政策的限制和關于現金分紅的規定。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理論的研究尚未成熟且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處于冷落的狀態。正式由于沒有這種成熟的理論加以指導,我國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員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時無章可循,導致我國股利分配政策呈現很多不規范的地方。主要表現在:
通過對我國證券報及相關的網站所公布的有關數據分析我國2006年到2010年的上市公司的分配情況進行統計分析。2006年我國上市公司的數量636家,不分配的公司所占比例相比2005年有很大的增幅,所占比重在50.19%。2007年,雖然我國的股市有很大的收益,但是仍然有624家上市公司依然采用不分配政策,比重為46.5%。2008年,我國上市公司中采用不分配政策的公司有609家,比重為42.3%。2009年,我國上市公司不分配的公司有677家,所占上市公司的比例為39.4%。2010年,不分配公司的數量為746家,所占上市公司的比例為35.3%。通過2006年到2010年的數據可以發現,不分配的現象比較嚴重,均在35%以上,有的甚至高達50%。在這些不分配的公司中,有些公司是本年度虧損或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但有些公司的確具備派現能力卻不給投資者分紅。
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比較傾向采取穩定的股利支付政策,股利支付率幾乎不受公司利潤波動的影響。公司管理層只有在確信增加的利潤能夠支撐較高的股利水平時才會適時提高股利支付率,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直到新的股利水平均衡的實現。公司即使面臨虧損,公司管理層同樣保持穩定的股利支付率直到他們認為這種虧損的局面不能夠被扭轉。
在我國,上市公司的現金分配股利政策受到在籌資行為的約束,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我國上市公司上市后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的主要渠道是實施配股,加之證監會對配股資格有較為嚴格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按照證監會的要求,上市公司要獲得配股資格,連續三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必須超過10%,針對這一規定,一些凈資產數額較高的公司,為了獲得配股資格,采取發放現金股利以降低凈資產數額相應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的辦法。上市公司可以以微薄的派現金額來獲得其“圈錢”目的。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對盈利進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資的決策問題,在公司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系到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股東對投資回報的要求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不規范的股利政策與股價之間的關系被扭曲,破壞了市場的公信力,進而市場無法形成公正的價值評價機制,這種效應會進一步加劇公司股利政策的非理性化,對于上市公司、市場還有投資者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股利政策理性化的制度保障是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相應的稅收法律也要進行規范。我國證券法律建立的時間比較晚,難以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只有以前年度利潤彌補完之后,若還有剩余利潤,才能用于分配股利。應進一步政策法規并引導正確的股利分配行為,建立公允價格體系;完善監管體系,防止投資者規避交易所得稅;改革會計處理方法,引導公司正確的分配理念。
對采用不同股利分配政策的公司分別使用不同的監督力度與管理辦法,比如對于不分配的公司要求其在年報中列舉不分配的理由,對于申請配股的,要求其詳細披露配股資金投入項目的可行性報告以及之前配股資金的使用情況等等。另外,上市公司還應該加強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要求其公布未來長期發展的股利分配政策,以此作為指導,調整公司每年的收益利潤。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形式多樣,有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等等,沒必要只采取現金股利方式。如果通過強制的標準對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產生影響,對于上市公司的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從股東利益方面來說,上市公司采用股利分配形式與否,主要取決于留存利潤產生的邊際投資收益率與社會邊際投資收益率的高低,如果高于,就應該放棄現金股利分配形式。對于不同行業的公司來說,情況也不盡相同,不能夠一刀切,比如一些朝陽行業,他們需要不斷地追加投資,股利政策方面應傾向于利潤留存,而不是現金股利分配。
隨著證券管理層將上市公司的分紅政策與其再融資行為“掛鉤”后,大多數上市公司確實開始了大范圍的現金分紅。無可爭辯,這一旨在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并以此優化上市公司再融資選擇的導向性政策,其效應已較為顯著地在市場中得到了反映。
股利分配的現狀暴露了上市公司在股權結構方面的很多問題,投資者無法真正參與公司的分紅決策。加快公司股權結構的優化,是改變目前公司分紅現狀的重要方法。只有股權結構合理,整體經營業績提高,上市公司很有可能獲得豐厚的利潤,也才能夠給投資者長期穩定的回報。要逐漸改變我國國有股“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深入股權分置改革,逐漸提高法人股與國有股的流通性,進而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更加合理化。
提高上市公司的營運質量,就必須促其公司建立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尊重社會股東的權益,最終形成內部制約機制,從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科技發展含量,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為了有效解決公司在治理方面出現的問題,應該建立適合我國上市公司特有的獨立董事制度。這種董事制度不想內部董事那樣同時受公司高級管理層和公司控股股東的限制,所以獨立董事有利于董事會對公司有關事務的獨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