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萍 王立坤
(1.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內蒙古 赤峰 024031;2.林西縣統部鎮農業站,內蒙古 林西 025257)
赤峰地區春小麥新品種簡介
譚麗萍1王立坤2
(1.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內蒙古 赤峰 024031;2.林西縣統部鎮農業站,內蒙古 林西 025257)
1.1品種來源
赤峰市農牧科學院育成。2002年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審定;200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
1.2特征特性
生育期90d左右,株高95cm,穗長9~10cm。白殼、紅粒、硬質,千粒重38.7g,容重809g/L,屬于優質中筋粉品種。主要品質指標:籽粒蛋白質含量17.08%,濕面筋36.2%,沉降值34.6ml,面團形成時間3.0min,穩定時間4.5min,延伸性18.9cm,各項指標均比遼春9號優。田間表現抗倒伏、抗病、抗旱。
1.3產量表現
該品種豐產性突出,在國家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產量均居第一位,比對照品種遼春9號增產20%左右。水澆地春播一般產量6750kg/hm2,山旱地夏播產量3000kg/hm2左右。
1.4栽培技術要點
春播清明前后播種,夏播5月20日左右播種,播種量285~300kg/hm2。
1.5適應區域
適應于內蒙東部及松遼平原水澆地和山旱二陰地種植。既可春播,也可夏種。是水、旱地兼用的優質春麥品種。
2.1品種來源
(1)粒徑和Zeta電位測定:取TPGS-CS膠束溶液1 mL,加水稀釋10倍,采用ZEN 3600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TPGS-CS載藥后膠束的粒徑和Zeta電位(圖4)。TPGS-CS載藥膠束的Zeta電位為(29.0±1.0)mV,平均粒徑為(159.4±6.4)nm,聚合物分散指數(polymey disperse index,PDI)為0.17±0.01。
赤峰市農牧科學院育成。2010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
2.2特征特性
生育期85d,株高83cm,穗長8~9cm。白殼、黃粒、硬質,千粒重40.8g。田間表現抗倒伏,抗病性強。
2.3產量表現
水澆地春播產量6000~6750kg/hm2,山旱地及二陰地夏播產量2250~3750kg/hm2。
2.4栽培技術要點
2.5適應區域
適應于內蒙東部中等肥力條件水澆地和土質肥沃的旱平地及二陰地種植。
3.1品種來源
赤峰市農牧科學院育成。1997年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審定。
3.2特征特性
生育期85d,株高90cm,穗長8cm。白殼、紅粒、粉質,千粒重39.6g。田間表現抗干熱風,不青枯,不早衰,高抗稈銹病、葉銹病及白粉病,輕感散黑穗病。3月底到4月初春播,7月10日左右成熟,有明顯的后茬優勢。
3.3產量表現
水澆地一般產量6000~6750kg/hm2。
3.4栽培技術要點
適時早播,水澆地基本苗600萬/hm2,播種量300kg/hm2。
3.5適應區域
適應于內蒙東部及松遼平原早熟區水澆地高產麥田種植。
2013-10-17
項目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小麥優質、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集成與產業化”項目。
譚麗萍(1967-),女,研究員,主要從事向日葵和小麥育種及栽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