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昊光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等6家國內電子氣體從業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重大專項高純電子氣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日前正式啟動。
該項目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課題的一部分,將重點開展8 inch以上IC制造用高純電子氣體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并實現產業化,為我國IC制造業提供高端電子氣體。該項目的實施將極大提升光明院電子氣體的研發與產業化能力。
3月4日,天津聯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宣布,我國自主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套萬噸級復合提純專利技術高純二氧化碳(CO2)工業化生產裝置在天津濱海新區建成,已打通全部流程并順利投產,生產出合格的高純二氧化碳產品。經科技部門鑒定,該技術水平世界領先。這表明我國已經完全掌握了高純二氧化碳工業化關鍵技術。
72 h滿負荷生產運行考核表明,整套裝置具有生產穩定、連續性強、節能降耗等諸多優勢。產品經國家化學工業氣體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各項指標達到或優于國家高純二氧化碳標準,其中二氧化碳純度達到99.9993%,氫氣含量小于0.20 ×10-6,氧氣含量小于1.0 ×10-6,氮氣含量2.1×10-6,一氧化碳含量小于0.5 ×10-6,總烴含量0.2×10-6。裝置年可減排烯烴尾氣4萬t以上,能耗比傳統工藝下降30%左右。
2007年聯博化工與天津大學合作開發復合提純專利技術,對現有的二氧化碳生產裝置中的關鍵問題進行攻關,解決了中溫催化氧化脫烴、在線狀態分析、催化劑合成等關鍵工藝難題,為該項目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據天津聯博化工總經理薛定介紹,該技術原料來源為天津石化烯烴部環氧乙烷裝置排放尾氣,符合國家碳減排政策。中溫催化氧化環節采用自制的非貴金屬氧化物制備催化劑,通過優化制備方法提高其催化活性及穩定性,來滿足工藝和生產需求條件,降低催化氧化溫度,使反應溫度大幅降低,減少催化劑中貴金屬添加量,降低催化生產成本。同時,該技術通過先進的總烴色譜儀對現場在線采樣檢測,并將實時的檢測結果變換成電平信號送到PLC自控系統,從而對催化爐溫度進行實時調整,達到節約能源、保證產品質量的目的。
據了解,該項目2010年立項,是天津市重點科技攻關的國家標準驗標項目,也是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2012年12月底完工,今年1月中旬進行單元裝置空載調試,2月中下旬投料試生產并獲得成功。
中國光伏產業陷入寒冬,光伏行業原料多晶硅生產領域情況也不容樂觀。工信部官員10日表示,85%以上的多晶硅生產企業停產,大部分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國家多個部門正在制定扶持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
在10日開幕的首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丁文武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扶持太陽能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其中可能涉及到太陽能產業的準入和產業政策問題,但政策出臺目前無時間表。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也確認多個部門正在制定扶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
據悉,扶持政策將涵蓋補貼、科技創新、分區電價等方面,準入門檻有望成為最先出臺的政策之一。
丁文武稱,準入門檻并非行政許可,而是從技術指標、產量指標、環保指標、企業本身能力指標等方面來進行規范,如果企業達不到標準,有可能在銀行貸款、土地審批等方面受到限制。媒體此前披露,準入門檻范圍將囊括硅棒、硅片、電池、晶體硅組件以及薄膜太陽能電池。
產能過剩是中國光伏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建成的光伏組件產能達4500萬kW,是2009年的700%。近兩年光伏產業遭遇美國和歐洲的“雙反”調查后,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凸顯。
“我們也鼓勵光伏行業進行兼并重組,行業發展到這個地步,兼并重組是大勢所趨。”丁文武說,但兼并重組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需要運用市場的力量來推進。
近日,浙化院牽頭組建的混合制冷劑工作組獲得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批復,該工作組是我國第一個混合制冷劑工作組,主要負責混合制冷劑產品和試驗方法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
工作組由浙化院、北化院、山東東岳、浙江大學等八家單位組成,涵蓋科研院所、高校、生產企業和應用企業。工作小組設在浙化院,張建君副總任工作組長,史婉君任秘書長。此工作組主要探索混合制冷劑測試方法,為國內研發混合制冷劑產品提供技術支持;提高我國制冷劑行業檢測分析技術,可加快促進混合制冷行業標準化工作,加快與國際標準化接軌。
第八屆中國 (濟南)太陽能利用大會暨展覽會31日在山東濟南舉行。光伏巨頭“尚德”破產引發光伏產業前景話題,參會業內人士稱,中國光伏企業還得過五六年苦日子,依靠光伏產業鏈完善,國內國際市場開發,光伏產業前景依然可期。
在展覽會現場,300余家企業在此間擺開“陣勢”賣力推介。但參會的皇明、力諾瑞特、英利等知名太陽能企業參會人員坦承,近兩年來太陽能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營銷總監劉建力說,光伏巨頭“尚德”破產不算意外,這跟國內外光伏大環境息息相關。2012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產能60GW(1GW即十億W),但需求只有35GW,光伏產能過剩嚴重。中國2012年光伏產量23GW,國內安裝總量卻只有4.5GW,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特別是安裝總量占全球市場75%的歐美國家。2011年以來,歐美等國家先后對中國的光伏產品提起“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國光伏出口面臨大挑戰。
中國光伏企業如欲復興,英利山東公司高級經理劉佳認為,延長光伏產業鏈勢在必行,必須加快由產品制造向兼顧終端應用轉型。中國企業還要重視品牌推廣。
劉建力則對國家發改委即將推出的《分布式光伏電站補貼標準》充滿期待,在他看來,分布式光伏發電在中國國內的推廣將會有效消化光伏過剩產能。
雖然業內人士仍看好光伏產業前景,但劉建力預計,中國光伏企業還得過五六年苦日子,畢竟光伏行業大洗牌還未完成,潛力市場挖掘還需時間。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 (液空)近日與中國京東方科技集團 (京東方)簽訂長期合同,為其新建的兩家尖端平板顯示器廠提供超純載氣。據悉,超純氮氣總供應量將達50 000 Nm3/h。這是迄今為止液空對中國該行業單一客戶的最大合同。
京東方這兩家新工廠將大批量生產先進的平板顯示器,一家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是京東方鄂爾多斯第5.5代AMOLED工廠,另一家地處安徽省合肥市,為京東方合肥第8.5代TFT-LCD工廠。京東方鄂爾多斯第5.5代AMOLED工廠將于2013年年末投產,將為移動設備生產先進的低溫多晶硅和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液空將投資建造一套大型現場制氣裝置以生產超高純氮氣,并建造大宗氣體 (氧氣、氬氣和氫氣)的供氣設施。
將于2014年年初投產的京東方合肥第8.5代TFT-LCD工廠緊鄰京東方合肥G6工廠 (已由液空供氣),將由液空在合肥的工廠通過管道提供所需的氣體。
美國空氣產品公司2月21日宣布,已與山西潞安礦業 (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一項長期協議,為潞安礦業建造并運營四套大型空分裝置,其生產的氧氣、氮氣、儀表用壓縮空氣及水蒸氣將用于潞安礦業在山西省長治市新建的煤氣化工廠的多套機組。空氣產品公司的四套空分裝置每天可生產10000多t氧氣、6000多t氮氣以及700多t儀表空氣,預計2015年投入運營。空氣產品公司中國區總裁史蒂夫·瓊斯表示:“我們的戰略是在中國快速增長的煤氣化市場贏得大型空分項目。”中國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可以利用煤來生產合成氣,并進一步轉換成燃料、化工產品以及化肥。潞安礦業在長治工廠的煤制油項目將主要生產柴油和石腦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