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宏偉
(天津開發區國際學校 天津 300457)
為了貫徹“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2002年7月4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頒發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方案)》,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本文通過對天津開發區13~15歲學生體質狀況進行調查,了解和掌握該區學生的體質現狀,分析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為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以天津開發區13~15歲在校學生(生理、心智均健康者)為測試對象,以年齡、性別分組,樣本共計6個年齡組,各年齡組抽樣50人,總樣本量300人;《第二次國民體質監測報告》中兒童青少年13~15歲學生的監測數據。
通過文獻檢索,大量查閱了國內外有關體質研究,特別是關于學生體質現狀研究分析的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支持。
根據研究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體質監測:(1)身體形態指標:身高、體重;(2)身體素質指標: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3)身體機能指標:1000m跑(男)、800m跑(女)、肺活量。測量嚴格按照《國民體質監測實施發展》及補充規定的統一要求進行。
對有關數據采用SPSS11.5社會學統計軟件進行數理統計分析。
身高是反映學生骨骼發育狀況和人體縱向發育水平的主要指標。在生長發育期、身高受遺傳、營養狀況、年齡、性別、地區、體育鍛煉和疾病等因素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的身高、體重指標平均數與全國同齡人群一樣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各年齡組學生的身高、體重均高于全國同齡學生,且差異顯著。這可能與天津開發區屬于經濟發達地區,多數學生家庭條件好,平時營養攝入充足有關。

表1 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和全國同齡學生平均數據身體形態指標現狀比較
(1)立定跳遠是測試爆發力的項目,爆發力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最大的力量,它反映人體下肢的力量、腰腹力量、協調性和跳躍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從表2的測試結果看,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的立定跳遠平均數隨年齡增長而增長,與全國同齡人群相比,13歲、14歲女生組以及15歲男生組立定跳遠水平低于全國水平,其中15歲男生組均數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他年齡組高于全國水平,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2)坐位體前屈是反映學生柔韌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由表2可以看出: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各年齡組的女生柔韌素質均好于同齡男生。與全國同齡人群相比,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的柔韌素質均好于全國同齡人群,并且兩者間柔韌素質差異具有顯著性。

表2 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和全國同齡學生平均數據身體素質現狀比較
身體機能是指機體新陳代謝的功能以及各器官系統的工作效能。通過身體機能評價,可以了解身體功能狀況和體質水平,并可以反映身體鍛煉的效果。我們通過耐久跑和肺活量指數來對學生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功能狀態進行測量和評價。
從表3可以看出: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13歲、14歲年齡組的耐久跑水平低于全國同齡水平,其中14歲男生組有顯著性差異;而15歲年齡組的耐力水平則高于全國同齡水平,女生組具有顯著性差異。這可能與初中畢業年級備戰體育中考,積極參加耐久跑的訓練有關。
表3顯示: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肺活量平均數隨年齡增長而增大,男生肺活量平均數大于女生,各年齡組肺活量水平明顯高于全國同齡水平,且差異非常顯著。有研究表明:肺活量大小與身高、體重呈高度相關,這也正與表1所顯現出來的態勢相吻合。

表3 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和全國同齡學生平均數據身體機能指標現狀比較
影響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體質各項指標平均數低于全國同齡人群的主要因素有:(1)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成了一些“重要”科目的機動課堂,時常被擠占或挪用。(2)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對有一定強度和風險的體育項目能少則少,能免則免,以減少學生受傷引起的糾紛。(3)許多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重智育、輕體育。(4)隨著科技的進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正在發生著變化。這些都對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1)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的身高、體重指標均高于全國同齡學生,且差異顯著。(2)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的立定跳遠平均數與全國同齡人群相比各有高低。其中13歲、14歲女生組以及15歲男生組立定跳遠水平低于全國水平,15歲男生組均數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他年齡組高于全國水平,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柔韌素質與全國同齡人群相比均存在顯著性差異。(3)天津開發區初中學生13歲、14歲年齡組的耐久跑水平低于全國同齡水平,其中14歲男生組差異性顯著,15歲年齡組的耐力水平高于全國同齡水平,女生組具有顯著性差異,各年齡組肺活量水平與全國同齡人群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
(1)學校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學校體育政策,加強責任意識,認真貫徹《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保證學生睡眠和每天1h的體育鍛煉時間,加強體育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2)家長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進一步認識青少年身體對青少年自身發展的重要性,深刻領會體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健康觀和成才觀。(3)提高教師師德和業務水平,樹立榜樣作用。本著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做好自己的每項工作,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4)創造良好的體育文化環境,加強學生對體育的了解和認識,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中來。(5)要大力宣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識,督促青少年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步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他們自身的體質和健康水平。
[1]高力翔,張玉秀,孫飆.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統計分析報[J].中國學校體育,2006(5):12-16.
[2]國家體育總局.第二次國民體質監測報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
[3]馬北北.體質監測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能連續10年整體下降[N].中國青年報,2010-03-30.
[4]張旭光,周濟.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把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突破口[N].中國體育報,200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