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娟 (安徽省宣城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安徽 宣城 242000)
護理工作最基礎的一項護理技能就是靜脈輸液,在輸液中進行的手背靜脈穿刺最常使用的是7號針頭。但老年患者的皮膚組織松弛,靜脈血管因管壁增厚導致管腔縮小,管壁變硬變脆,血管易于滑動導致輸液困難,且老年患者伴有多種基礎疾病也會大大增加靜脈穿刺的難度[1]。筆者現對收治的286例行靜脈輸液的老年患者,分別采用5.5號和7號針行靜脈穿刺,通過臨床綜合效果對照,并對實際護理中的應用體會進行分析總結,以期收獲更好的輸液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行靜脈輸液的老年患者286例,男151例,女135例,年齡60~87歲,平均72.6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療程為3~7 d,經問診和相關臨床檢查無外滲水腫病例,均可主動配合治療。將上述患者隨機平分為觀察組143例和對照組143例。兩組老年患者性別、年齡、療程和其他基礎疾病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經對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使用的針頭和輸液器均采購于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1.2 方法:觀察組患者使用5.5號針頭,對照組患者使用7號針頭。靜脈穿刺與拔針均由同一名操作熟練、技術穩定的護士進行,采用直接進針法,首選患者雙手背部穿刺條件較好的淺表靜脈為穿刺部位[2]。拔針后采取的指壓手法相同,均采取標準的5 min按壓時間。
1.3 評定標準: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①一針成功率:僅穿刺1次,無滲漏腫脹和退針者的比例;②輸液滴數:即輸液的速度,以滴/min為單位;③發生淤血情況:以拔針后12 h內穿刺點周圍發生淤血現象的患者數比例作為評價標準;④平均疼痛等級:采用WHO疼痛分級法標準對上述患者在靜脈輸液過程中的疼痛感進行等級評分(0~3級),等級越高痛感越強,并統計計算出平均值。
1.4 統計學方法:對統計結果采用SPSS12.5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的檢驗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檢驗采用t值,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一針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輸液滴數顯著少于對照組,發生淤血的比例顯著小于對照組,平均疼痛等級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對于老年患者,5.5號針頭的使用效果顯著優于7號針頭。詳見表1。

表1 老年患者使用5.5號針頭與使用7號針頭的效果比較
3.1 5.5號針頭的一針成功率更高:由于老年患者皮膚肌肉組織松弛,且靜脈血管隨著年齡的增加管壁變硬增厚[3],管腔較之縮小,因此增加了靜脈穿刺的難度。5.5號針頭其針尖更加細小,易于刺中血管,且針梗更細短,因此也更易于固定,不易發生滲漏,所以其一針成功率顯著高于7號針頭。
3.2 5.5號針頭的輸液速度更為適宜:5.5號針頭由于其管徑更小,因此流通量小、滴速慢,而老年患者心肺功能較差,多伴心、腎功能不全等基礎性疾病,不宜使用較快的滴速。5.5號針頭的輸液速度既可以滿足老年患者的正常治療需要,又可以有效減少滴速過快導致的多種不良反應,因此更加適合老年患者。
3.3 5.5號針頭發生淤血的情況更少,能明顯減輕疼痛:老年患者由于其凝血機制較青年人差,因此更易發生皮下淤血,5.5號針頭針尖、管徑更為細小,進針長度更短,因此一方面刺穿面積和刺穿阻力小,可有效減輕患者痛感,另一方面對靜脈血管的損傷小,拔針后愈合更快,可有效減少淤血情況的發生。
綜上所述,5.5號針頭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靜脈穿刺成功率,其對血管的損傷小,能有效保護血管,較慢的輸液速度更適于老年人,可顯著減輕患者的穿刺痛苦。因此,5.5號針頭更適合老年患者的常規靜脈輸液,更易被老年人接受。
[1] 朱賀變,鄭 燕,戴付勤.適合老年患者輸液器針頭型號的探討[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7):780.
[2] 張長勝.5(1/2)號針頭在老年患者輸液中的應用[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0,23(4):440.
[3] 岑愛萍,胡 琴.老年患者靜脈輸液時靜脈針型號的選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7,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