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月
(安徽科技學院 人文學院,安徽 鳳陽 233100)
創業教育在我國雖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1997年的“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揭開了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開展的帷幕,1999年教育部發布《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大學生創業教育概念,2002年8月,教育部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召開“全國高校創業教育研討會”,同年確定了中國人民大學等9所高校率先進行創業教育試點,2005年8月KAB創業教育項目引入中國,并成為我國創業教育的權威品牌,2010年4月,教育部召開“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會議,同年5月發布《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并成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經過近十五年的探索,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在創業教學、創業研究和創業實踐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何將創業教育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確保創業教育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建構合理的創業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就顯得十分重要.安徽科技學院作為首批安徽省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立項建設單位,也是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之一.這里以安徽科技學院為例,試圖探討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以期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創業教育的實踐功能和育人功能.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眾化進程的加速,致使高校連年擴招,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加入了待就業的行列中,就業壓力逐年增大.開展創業教育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中發揮優勢,開拓學生就業出路,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途徑.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讓部分畢業生從就業大潮中分流,進行自主創業,既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又可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同時還可以提供相關崗位,解決另外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越來越高,更加注重應用能力需求,而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讓學生成為既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有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勇于創新的膽量,將思想和觀點轉化為實踐操作,并為社會直接或間接產生效益的復合型人才,成為知識和技術的轉化者、實施者、實現者和革新者[1].如何實現這種人才培養目標,真正讓畢業生成為“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四能人才,這就需要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進一步深化.
本科教育的培養,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高校更為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尤其是應用能力的培養,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轉變觀念,獨立性和創造性增強,不再滿足于為別人而工作,努力追求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如部分學生畢業后想進行創業,但由于在校期間沒有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畢業后缺乏創業相關的理論和技能,只能將創業的想法“扼殺”在萌芽狀態.這就迫切的需要高校同步開展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達到點燃學生創業激情、傳授創業知識和技能的目的.只有讓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就業和創業的關系,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提高創業素質,才能在就業和創業中進行自我選擇.因此,開展創業教育也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創業教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截至目前,很多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都沒有成立單獨的組織機構,來協調創業教育的教學和管理,取而代之的是把它歸屬于學生處、教務處或團組織等機構.這些部門的工作本身就比較繁重,創業教育的加入,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無法保證教學投入;而且這樣也會導致創業教育缺乏專業、系統的研究和指導,無法保障教學效果.同時在工作體系中,沒有對創業教育目標進行細化,沒有充分考慮學生階段性需求,可能就會產生“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況,從根本上就無法保證創業教育功能的發揮.
雖然目前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陸續開設了創業教育相關課程,并將其中的一部分納入必修課程,這在很大程度上突顯了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部分高校對創業教育理念理解不清,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沒有和傳統的教學方式加以區分,直接導致課程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這也成為制約創業教育健康發展的瓶頸因素.如一些教師認為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很少,真正敢于去創業的學生更少,開展創業教育意義不大;同時教學中的主體——學生也存在此種觀念,認為創業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今后可能不會去觸及,現在的創業知識學習對自己來說用處不大.因此,教學觀念如果不及時更新,那么創業教育就只能流于表面.
創業教育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還沒有作為一種專業來開設,所以也沒有專業的師資隊伍.當前高校中創業教育教學的師資隊伍中,主要是學校自身的企業管理學科教師和就業指導教師,雖然參加了相關創業課程教學培訓,專業知識扎實,但實踐經驗缺乏,無法給予專業化的指導.加上目前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的緊缺,甚至有部分老師沒有經過培訓就直接授課,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創業教育是一種綜合素質的教育,不僅要注重創業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創業意識的激發和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2].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師資的短缺,還顯得尤為突出.
創業教育不同于傳統的專業知識教育,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創業教育,所要培養的是具有獨特的創業視角、全面的市場分析、扎實的企業決策和風險評估理論、靈活的經營頭腦、較強的心理承受等能力和素質的綜合性人才.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這種目標,除了課堂理論的有效講授外,還要給學生提供知識轉換平臺,讓學生開展模擬實踐,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在理論的指導下鍛煉動手能力.在當今的創業教育教學中,過分注重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實踐載體運用的現象還比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的學校沒有這樣的實踐平臺,或者說沒有充分發掘和利用創業實踐載體,讓所學的理論無的放失.
完善的創業教育教學服務體系,應該在組織體系、教育觀念、師資結構、實踐載體等多方面為創業教育服務,而構建創業教育教學服務體系則需要分別從上述四個平臺的構建入手.本文以安徽科技學院為例,試圖探討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以期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創業教育的實踐功能和育人功能.
安徽科技學院高度重視創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為此專門成立了以黨委副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了學生創業輔導辦公室和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中心等機構,并選配專人負責創業教育相關工作,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形成了全員參與聯動的長效工作機制,全面夯實了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的基礎.同時,學校根據學生年級要求的不同,把創業教育教學目標有機的劃分為三個階段,循序漸進,有針對性對創業教育實行全面強化.第一階段:針對一年級學生,以創新創業精神教育為主,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第二階段:針對二、三年級學生,以創新創業理論教育為主,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理論素養.第三階段:針對高年級學生,以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為主,指導開展創業實踐活動,為畢業后實施創業奠定基礎.通過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如《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業學》、《創造力理論與創新思維》等;免費讓學生參加學校與滁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辦的創業意識培訓和創業模擬實訓,以及學校KAB創業培訓等,多措并舉對學生進行系統專業的創業理論教育,啟發學生的創新創造思維.
創業是為了更好的就業,創業教育目標不再是為了教學,它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共同來實現,僅靠一方兩方都是達不到的.即學校去了解社會需求的是什么樣的人才,教師結合社會需要去培養這樣的人才,學生結合需要去提升自己的創業素質和能力,實現直接與社會的對接,省去中間培訓學習的環節和時間.多年來,安徽科技學院集學校、企業和社會的各種需要于一身,建立和完善創業教育培養體系,研究出臺了《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辦法(試行)》、《安徽科技學院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讓學生理解創業教育是增強自身就業力的需要,從根本上去解決大學生創業教育觀念的問題.另一方面,學校制定了《關于大學生創新學分的暫行規定》,創業學分評定新增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學分:對獲得校級以上獎勵、發表學術論文和在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認定相應的創新學分,準予免修相同學分的選修課.加上創業教育課程學分,兩者按比例換算出最終的創業學分.同時,為及時發現和解決創業教育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學校又設立了大學生創業教育教研室,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并成功申報了多項安徽省教育廳招標項目和校級科研課題,努力實現教研相長,有效推動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工作.
近年來,安徽科技學院致力于建設一支高素質強能力的創業教育教師隊伍,促進創業教育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在教學人才的配備上,學校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兩種方式,大力加強師資培訓和聘請.一方面,積極選派創業教育教師參加KAB、SIYB等專業培訓班、職業指導師和心理咨詢師等培訓,通過校外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生產管理和科研院所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取得了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聘書和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校內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另一方面,積極從社會各界聘請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教師[3],并且通過邀請成功創業校友開展創業訪談會、講座、報告等,介紹自身如何邁向創業的經歷并成功創業的經驗,形成了一支強能力的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通過兩支隊伍內外形成合力,使得教學效果顯著增強.與此同時,學校還不斷加強對現有師資隊伍的管理和考核,出臺了相應的管理考核辦法,及時發掘和培養后備力量.
安徽科技學院對創業教育的支持還表現在資金上,現已將創業教育所需經費納入了年度財務預算.2011年投入專項資金,在學校內部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園,向在校生創業提供場地支持,截至目前已經遴選了30支創業團隊免費進駐.同時設立大學生創新科研專項基金,支持和鼓勵學生申報創業課題.在創業實踐載體尋求上,充分依托學校科技園、創業園和產學研基地,建立了一些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通過定期舉辦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網頁設計大賽等各種科技競賽,為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打造平臺[4];設立了KAB創業俱樂部,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陣地,有力地推動了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目前,實踐載體還在進一步拓展中.
當前,創業教育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的作用已日趨凸顯,如何讓其發揮最大的作用,迫在眉睫的就是要結合創業教育工作實際,盡快構建一個健全的教學管理體系.只有在此基礎上,創業教育才能高效運轉,才能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健康有序發展中發揮其最大的貢獻.
〔1〕賈麗.教學型高校構建應用創新型人才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研究 [J].高等農業教育,2010(5):29-32.
〔2〕王天貞,余佳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基于淮海地區高校的調查[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4):83-86.
〔3〕陳君君,唐仁生,等.“四位一體”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以安徽科技學院創業教育實施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2012(5):266-267.
〔4〕黃遠友.大力建設創業文化精心打造文化特色[J].宿州學院學報,20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