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冶
(安徽工程大學,安徽 蕪湖 241000)
現在,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軟件外包給低成本國家和地區,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軟件外包企業在中國的生存發展,并提供了許多政策支持,國內外市場環境給中國軟件外包企業發帶來一個難得的歷史性機遇.但是,中國軟件外包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仍存在眾多問題,這些問題將對該企業在中國發展形成重大影響.其主要表現在員工流失的問題上.
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目前中國的軟件服務業員工年平均流動率可達20%~25%.對中國軟件外包行業的現狀分析,大多數的軟件外包企業規模偏小,中小型民營和私營企業占大多數,和大型傳統企業,尤其是與國外的企業相比,在工作環境,薪酬待遇等方面顯的比較薄弱,這使得大量優秀不斷流失,基于對軟件外包企業的狀況分析,有幾年的工作經驗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因為這個階段的人基本上都有較低的收入,并剛剛從大學畢業,對錢材的需求又日溢增長,收入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這些員工工作的穩定性,結合軟件外包的行業特點,項目經常變動,這些因素都造成軟件服務外包企業人員高流動性.
軟件外包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激烈,員工離職意愿會受到外部高薪資福利的影響而造成強烈反應.在軟件外包行業中,員工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外部企業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資.軟件外包行業的員工大多剛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在畢業幾年略積累了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憑借著年輕的資本,往往眼高手低,只對軟件開發有了初步了解,具有膚淺的軟件開發能力就以為可以主辦一個項目的開發,擔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甚至冒著風險進行投資.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往往不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始終關注的新工作機會.而在人才競爭激烈的軟件外包行業,人材被對方挖走的現象往往屢見不鮮,總是有企業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資來吸引人才,員工很難抵御外部人才市場提供的高額薪水,于是在面臨更高的薪酬待遇,他們選擇跳槽的意愿越來越強烈.據了解,大多數軟件從業者均經歷過跳槽,通過更換企業來實現自我價值和追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大多數軟件外包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中缺少完善,用效的培訓機制.就算有,大多數培訓機制都是形同虛設,真正實施的也屈指可數,但是對于軟件人員來說,知識總是賴以生存的技能,他們必須不斷地進行學習,掌握本專業前沿知識才能使自己的技能水平適應技術進步的要求,如果企業不能為員工提供專業領域的前沿知識的培訓學習的空間,那么就會使得員工無法與技術要求相適應,漸漸被企業淘汰,從而不利于組織的穩定.
提高績效管理工作必須有良好的溝通和反饋機制,這樣才能使員工充分理解企業績效管理的目標.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基礎是績效管理,通過指導和開發員工,最后把考評結果用于支付薪酬和獎懲等方面.目前,在軟件外包企業中,溝通與反饋機制在績效管理過程中尚沒有完善,雖然有些企業建立了績效評價的反饋機制,缺乏有效的溝通信息,員工對工作中存在的各種不足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還不很清楚,績效考核也就不能實現提升管理績效的目的,從而阻礙了績效考核對員工的教育引導作用.
吸引和留住員工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有競爭力的薪酬,在薪酬結構上,軟件外包企業有其自身的特點,薪酬包括兩個部分:基本工資和項目津貼.員工每月規定能拿到手的固定工資就是基本工資,項目津貼則是基于員工在項目上的時間,根據基本工資的一定比例支付.基本工資水平如果設定太低,員工就會缺乏安全感,在沒有項目的情況下,他每月的工資會大大降低.對工資的態度,很多人選擇會比較保守,不愿意去承擔太多的不確定性和去冒太大的風險,企業如果能夠保證基本工資水平的競爭力,員工不會因為安全感的缺乏而選擇跳槽.
每年各地都會紛紛開展最佳雇主的評選活動,對于評選出來的企業,求職者往往紛至沓來,原因很簡單,這類企業給人的感覺是能夠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市場中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聲譽的企業會讓人覺得很有安全感,心甘情愿為它工作.所謂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生存與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被組織大多數成員所認可、接受、傳播和遵從的基本信念,共同價值,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社會角色的總稱.企業文化雖然是隱含的,無形的,不可觸摸的,但對企業員工卻具有目標導向,精神凝聚,行為規范和內在激確等多重作用,它是核心員工競爭性薪酬體系順利運行的節要基礎保證.要使服務外包企業競爭性薪酬體系發揮競爭作用,就要有意識地培育和塑造符合企業特點和時代要求的企業文化.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做到時刻傾聽員工的心聲,充分去了解員工的期望和訴求.同時,創建并完善溝通文化也必不可少,鼓勵員工與員工之間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進行的交流.一般來說,軟件外包企業人數的數量眾多,在許多情況下,交流會產生很多障礙.縱向上,企業人數比較多,企業之間的層次也復雜,這樣就會容易對企業中高層和底層的交流受到形成阻礙.橫向上,企業中有很多部門,部門之間的合作機會是比較少的,員工不知道對方,甚至不認識.為了消除這些障礙,企業應建立一個開放的溝通文化,從企業高層出發,一個開放的溝通文化的形成,會增加高層和一線員工交流的機會,通過交流可以使得員工加深對企業的了解,增強歸屬感.
一個企業的成功發展,離不開其完善的制度.俗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切實有效的管理體制,更得力于其監督體制.我們在企業的管理以及運營的過程中,更應該做好監督體制的完善工作.在企業文化中,要大力弘揚人人公司,公司回報人人的理念,培養員工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業余的時間,開展各類的文化活動,讓員工充分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在監督體制的制定過程中,充分的尊重大多數的員工的意見與建議,讓員工在制度的指定與執行的過程中充分扮演主人公的角色,激發員工的監督意識,為各項管理體制的長效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公司在運營管理的過程中,面對著時代的變化與市場因素的變化,在公司的管理體制以及監督體制上要實時的創新.在制度與體制上幫助員工解決好現實的問題,在公司的原則范圍內,協助解決員工家庭等一些客觀現實的問題,充分體現公司的人文關懷.這一些列的措施都是通過體制與制度的實時跟進來實現的.現在社會的一些公司,發展的方向定位在21世紀,但是其公司的晉升體制,關懷制度,仍然停留在20世紀.公司在技術、人力等方面做到與時俱進的情況下,體制的創新與制度的更新也應該放在同等的位置之上.通過技術革新來促進公司的發展,以體制創新與制度更新來推動公司內在文化的不斷進步,從思想上培養員工的職業素質,從而也可以減少因軟件外包造成的員工流失的風險.
軟件外包在我國的發展是剛剛興起的,由于起步較晚,其中存在有不少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為了更好的探討軟件外包的優點,讓軟件外包更好的服務于現代公司的發展模式.本文以員工流失的問題為中心,分析了員工流失率高的原因,提出防止員工流失相關對策,希望為我國軟件外包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對策.
〔1〕董元元,呂海彬.高等院校培養軟件外包英語人才的對策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01).
〔2〕楊興凱,朱丹.基于SWOT的大連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
〔3〕李東光.服務業離岸外包的影響因素、經濟效應與中國的選擇[D].吉林大學,2011.
〔4〕陸彥.軟件行業隱性知識共享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
〔5〕趙新佳.中國軟件外包對軟件產業集聚的影響研究[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2.
〔6〕張磊,徐琳.服務外包(BPO)的興起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世界經濟研究,2006(05).
〔7〕張葵.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服務”[J].中國外資,2006(10).
〔8〕張曉濤,楊艷嬌.國際服務外包發展分析及我國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