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琛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天津300051)
施工圖預算編制是以施工圖設計圖紙為依據,是決定工程造價的最后一個環節。從多項工程施工完成后編制工程預結算的經驗及調查得知,施工圖預算與實際造價存在一定的差距。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并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編制的預算系統、完整和準確,是業主和施工單位十分關注的問題。通過幾年來參加多項施工圖預算的編制,對編制工作有幾點粗淺的認識,供同行商榷。
廣泛搜集、準備各種資料,包括:工程勘察地質報告、地形測量圖、施工設計圖紙及說明、各類標準圖集。察勘現場了解線路走廊,調查青苗及樹木賠償情況,以及線路的人力和汽車運輸情況、施工環境,擬定施工組織設計。走訪定額管理部門,收集現行建筑安裝工程預算定額、取費標準、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和地區材料預算價格及地方性材料價格,確定編制方法。
在計算工程量之前,必須充分熟悉定額總說明、冊說明、章說明及附注,對定額中所包括的內容要熟知,了解定額子目分項,熟練掌握運用工程量計算規則。在此基礎上,認真閱讀圖紙,尤其是總平面布置圖,了解工程全貌。在對各專業圖紙研究過程中,應隨時了解設計人員意圖及圖紙表達內容,對施工前已發生設計變更也應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做出預算編制分項,同時也可起到復核設計人員計算的相應工程量,合理地套用單價,防止出現漏計、重計、錯套等錯誤。在編制過程中,應深入現場,與設計人員溝通,了解施工工序,同時注重市場價格信息,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及時補充、調整編制分項,生成新的定額項,使預算更符合實際工程情況。
在其他費用的計算中就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橋梁占地是按橋梁投影面積計列的,與路基占地計算不一致。取費標準的確定,在概預算編制期間,如何選擇取費標準對工程報價及標底的確定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取費標準要在既保障國家及建設單位利益的同時又能維護施工企業的合法權益。這就要求人們從實際出發,了解工程項目對施工隊伍的要求,參加工程施工的承包商的實力,通過對工程項目重要程度的認識,爭取做到公正、合理計費。
一項建設工程要經歷規劃、設計、實施三個階段,預算是施工圖設計階段中的產物,它產生在實施階段之前,就決定了預算的局限性。
(1)材料價格對預算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筑材料價格是由市場確定,隨行就市。預算材料價格是按照工程造價管理部門定期公布的信息價及編制預算時調查的當地材料價進行計算,而工程隨著時間推移,材料價格將會有進一步的變化。工程造價也將隨著變化。
(2)國家政策性調價。工程的階段性是由工程的時間性決定的,每一個階段依循著一定步驟,不能將下一道工序的時間提前。而國家對每一階段都可能進行政策性調價,例如:人工費、機械費調整,特別是現在根據市場情況實行動態人工費。
(3)預算對不可預見的施工問題不可控制。對不可預見的施工問題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基坑排水、土方坍塌、地下障礙、文物、自然災害等。
(4)預算沒有特殊施工技術措施。工程造價主要是由工程實體性消耗部分和措施性消耗部分決定的。實體性消耗部分一般是按施工圖及說明所描述的工程實體部分計算,不應有較大出入。而措施性消耗部分,則因施工的環境、方法、工藝、不同而產生差異。
工程設計同樣受到諸如地質勘察資料、設計標準、承包商的施工水平,特別是工程總承包的項目承包商的機械設備等條件、建筑材料等客觀條件影響和制約。當上述條件發生變化時,設計也要相應改變,才能適應建設需要,當預見不足時或其他原因不具備這種預見性,其結果直接導致投資超預算。
工程量計算是一個重要環節,施工圖紙表達是否正確、全面、清晰明了是工程量計算準確性的基礎。但如建設工程前期準備不充分,地質勘探不準確,地質狀況不明,或由于在施工中出現許多設計以外的項目,再有設計深度達不到相應水平,施工中變更多等,這些都會影響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如濱海新區某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不合理,臨時路的修建數量不足,舊路原設計可利用,施工結束后原路被施工車輛損壞需新建等,都影響了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再如道路路基處理工程中,石灰土可采用原槽戧灰和拌合石灰土兩種方法,但每立方原槽戧灰的單價比拌合石灰土基層單價低20元左右(以生石灰含量8%為例),若不及時了解現場土質是否適用,就會影響計算的準確性。
工程量是否正確是關系到預結算準確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方面應著重注意如下幾點:
(1)審核工程項目劃分是否合理;
(2)審核工程量的計算規則是否與定額保持一致;
(3)審核工程量的計算單位是否與套用定額單位保持一致;
(4)審核簽證憑據,核準工程量。
(1)工程項目名稱與設計圖紙標準是否一致。如路面結構選用的瀝青混凝土材料、石灰土的石灰含量等。
(2)單價內所包含的內容施工條件是否與設計相符。
(3)定額主材價格套用是否合理。
取費應根據當地工程造價管理部門頒發的文件及規定嚴格執行。特別是由于目前各地的預算編制是有差別的,審核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各地方取費文件的時效性;
(2)執行的取費表是否與工程性質相符;
(3)費率計算是否正確;
(4)價差調整的材料是否符合文件規定。
要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工程預算編制人員應不斷提高業務素質,不斷積累設計和施工經驗,特別是對施工工藝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如橋梁上部結構的現場全支架現澆與工廠預制吊裝施工工藝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的,所以工程預算編制人員在工程預算編制期間,就應不斷地與設計人員溝通,現場查勘,才能最終達到提高預算編制質量的目的,努力維護國家及建設單位利益同時保護施工企業合法權益。只有這樣,工程造價才能得到合理的確定與有效的控制,從而提高工程投資的使用效益。
[1]蔣燕平,候貴懷,如何提高工程預結算的編制質量[J].造價師園地,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