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振忠
化學的美麗與未來
文/楊振忠

化學的獨特之處,在于創造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質。美國有機化學家、有機合成之父伍德沃德曾經說過,“在上帝創造的自然界旁邊,化學家又創造了另一個世界”。 百年化學的發展表明,化學在創造奇妙的新物質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是開啟物質世界中“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的鑰匙;同時,化學科學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同行,對于科學與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物質生活質量的改善與提高,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糧食蔬菜供應1/3源自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使用;化學合成纖維已經占據了纖維市場的半壁江山;如果沒有合成藥物,人類的平均壽命起碼要減少一半。但是,作為一名一線化學工作者,我也充分的意識到:當前我們的化學面臨學科吸引力不強、形象不佳的問題,甚至到了公眾“談化色變”程度。近些年的蘇丹紅、三聚氰胺奶、瘦肉精到近期四處被驅逐的PX,可見重塑化學正面形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化學同行也應時時自省,正視化學曾經和現在正在給自然和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為人類生存品質改善努力的同時,更多地思考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以及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可以說,化學發展至今日,“可持續”已經成為其最大挑戰。我認為,其實現的條件以下三點缺一不可,一是企業和企業家放遠眼光,停止短期逐利,把安全和環境放在首位;二是國家加強立法和監管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工廠,再高的利潤也不能生產;三是化學家要從綠色角度重新考慮化學問題,從源頭上消除污染,以創新性的進展發展科學,造福社會。
我們仍要堅信,如同2011國際化學年所號召: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
(作者為中國化學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