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丹,羅永鋒 (廣東省惠東縣婦幼保健院,廣東 惠東 516300)
尿布皮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新生兒疾?。?],新生兒皮膚細嫩,尿布很容易被大、小便浸濕,如果沒有及時對其進行更換,對皮膚產生強烈刺激,誘發發炎。2008年9月~2012年10月我科采用達克寧散外涂治療60例尿布皮炎嬰兒,效果非常不錯,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120例尿布皮炎新生兒,隨即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對照組60例。男56例,女64例,日齡7~30 d,體重2~4 kg。皮膚潮紅無滲液者62例,皮膚糜爛涉及會陰、陰囊、大腿內側者58例。原發病:腹瀉68例,肺炎32例,早產兒14例,高膽紅素血癥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加強日常護理,勤換尿布,大、小便后用溫水清潔皮膚。治療組將達克寧散適量均勻地撒于患處(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213),3~4次/d,療程3~5 d;對照組涂市售某品牌嬰兒護臀霜,3~4次/d,療程3~5 d。兩組治療原發病、喂養方法及基礎護理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1.3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治療3 d內糜爛面結茄,丘疹消退,皮膚稍潮紅,皮損消退超過90%;有效:治療5 d內糜爛面無滲出液,仍有丘疹,皮膚仍潮紅,原有皮損消退60%;無效:皮炎面積無縮小,丘疹、潮紅、糜爛無改善或癥狀加重,皮損消退不到30%。
1.4 統計學處理:數據用SPSS10.0軟件包處理,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33%。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424,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治療組患兒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住院天數也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
?
新生兒尿布皮炎還有一個名稱叫尿布疹,潮濕的尿布對局部皮膚進行長時間刺激,尿布不透氣,被尿布遮蓋部位發生的接觸性皮炎。新生兒皮膚表皮角化層、透明層和顆粒層特別薄,皮膚的防御功能差,對外界刺激抵抗能力低,微生物容易入侵;且皮膚毛細血管豐富,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膚的新陳代謝產物多,當受到潮濕、尿液、糞便等刺激時,若護理不當極易引起糜爛、感染,導致皮膚損傷。若不及時治療可合并細菌感染甚至敗血癥,增加患兒治療過程中的痛苦[2],延長治療時間。而達克寧散是一種人工合成的一苯乙基咪唑衍生物,為廣譜抗霉菌藥對皮膚真菌、念珠菌、酵母菌及革蘭陽性菌有抑制殺滅作用。具有干燥、保護、散熱、止癢作用,同時他是一種散劑藥物,可以很好地保護創面,減少滲出和皮膚摩擦。從而控制感染、縮短病程、促進愈合,使臨床癥狀體征迅速得到緩解。同時在治療護理時需注意臀部皮膚清洗,勤換尿布,避免用粗糙、有化學刺激性的尿布,有大便次數增多者應給予治療,這些因素也直接影響療效。
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患兒治療后皮膚糜爛、紅腫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 0.01),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可減少新生兒因皮炎帶來的疼痛,療效確切,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995.
[2] 徐錦艷,陳占梅,張海燕.120例尿布性皮炎護理體會[J].青海醫藥雜志,2003,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