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英 (陜西省西安市第九醫院,陜西 西安 710054)
小兒腹瀉是兒科中的常見疾病,并且該病發病具有一定季節性。引起小兒秋季腹瀉的病因復雜,其中主要是以輪狀病毒感染為主。小兒的臨床癥狀主要有發熱、嘔吐、腹瀉、咳嗽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小兒秋季腹瀉每年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人數約有30億到50億左右,并且發病患兒以5歲以下的患兒較為常見[1]。小兒腹瀉會引發一系列的失水、高鈉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等嚴重威脅小兒健康的疾病。思密達是一種硅鋁酸鹽,其主要成分的機構具有八面體層紋的微細結構,是目前腸道疾病中的一線臨床用藥。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從2010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小兒秋季腹瀉患者共110例。入選患者均為水樣便,并且實驗室的檢查結果均為陰性結果,部分患者出現脂肪球。其中有9例患者出現嚴重脫水,患者體溫為38.2~39.6℃。入選患者均符合兒童腹瀉的診斷標準[2]。隨機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觀察組患兒采用思密達聯合治療方案,共58例;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的抗病毒治療,共52例。兩組患兒疾病類型、性別、年齡、腹瀉程度和時間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補液治療,維持患兒體內的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等治療。其中對照組患兒采用抗病毒治療,給予患兒利巴韋林片,根據患兒年齡調整給藥的劑量。觀察組患兒則給予思密達口服,其中患兒年齡在1歲以下的給予1 g,超過1歲的給予1.5 g,每天服用3次,可以將思密達調成糊狀空腹口服。同時還給予患兒服用葡萄糖酸鋅口服作為輔助治療。
1.3 觀察指標:根據腹瀉治療的診斷標準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患兒接受治療72 h后,其大便性質以及頻率恢復正常,患兒大便次數每天不超過2次,精神狀態明顯好轉,恢復食欲,各種嘔吐、發熱等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患兒接受治療72 h時后,水樣性大便消失,大便性狀基本恢復至正常,大便的次數有顯著減少,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出現明顯的改善;無效:患兒在治療72 h后期大便的性狀、次數以及臨床癥狀均沒有顯示改善,甚至出現惡化等。
臨床療效:根據臨床治療標準對兩組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具體的臨床結果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從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1%,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2.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另外,觀察組患者的治療顯效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思密達是一種黏膜的保護劑,能夠使得腸道黏膜受到一定的保護,防止黏膜受到進一步的損傷。思密達定位能力高,患兒在口服后能夠快速在腸道中積聚,將各種的細菌、病毒等進行吸附,從而清除患兒體內的致病原。另一方面,思密達與腸道黏膜的黏液蛋白有較好的相容性,可以與黏膜蛋白緊密粘合后在腸道黏膜表面覆蓋,從而起到保護腸道黏膜的作用。思密達能夠基本符合抗腹瀉藥的特點,即為高效,可口服,與其他的輔助治療藥物相容性較好,不容易被腸道吸收,可以抵抗腸道的病原等。根據治療效果也可以知道,采用思密達聯合治療方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對比對照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思密達聯合組的治療有效率相對較高,配合鋅劑的治療,能夠刺激增加腸道黏膜刷狀緣酶的分泌,有效保護胃腸道,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
[1] 朱國文.促菌生與思密達聯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1,24(9):4372.
[2] 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