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續政 姜瀛 喬東海 谷久梅 孫博 郭娜 翟大明
[摘要] 目的 探討和研究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的預后。方法 將該院接收的84例腦卒中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為觀察組,血糖正常的腦卒中患者47例,為對照組,然后對這兩個組進行比較。結果 通過該們對兩個組的患者進行比較后得出,高血糖對腦卒中的預后危害較大。結論 要及時糾正患者的空腹血糖,從而減輕減緩腦卒中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傷,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關鍵詞] 糖尿??;腦卒中;預后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a)-0072-02
患糖尿病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人體血液中葡萄糖堆積過多而造成的,一般在中年人或老年人身上比較容易出現。有文獻指出糖尿病對腦血管病的患者危害較大,糖尿病會對腦血管病患者造成腦缺血,并促進患者體內的乳酸增多等情況,對腦卒中患者的治療造成了很大的障礙[1]。為了探討和研究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的預后,該研究對該院2007年8月—2008年6月期間共接收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37例,并對其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共接收腦卒中患者84例,這84例腦卒中患者我們均對其進行了CT掃描并確診,其中47例腦卒中患者的血糖正常,出現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47例血糖正常的腦卒中患者,男性26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在38~72歲之間,腦卒中合并糖尿病的37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
1.2 臨床診斷及方法
將84例腦卒中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為觀察組,血糖正常的腦卒中患者47例為對照組。這84例腦卒中患者在入院后均對其進行了空腹抽血,檢查其血糖,經過檢查發現,觀察組的37例患者的空腹全血血糖≥6.7 mmol/L,血漿血糖≥7.8 mmol/L,對照組的47例患者的血糖均為正常。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均根據2010年ADA糖尿病診斷標準,84例腦卒中患者的診斷標準均根據腦血管疾病學術中的腦卒中診斷標準作出確診,所有患者均進行了CT掃描證實。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與對照組中有患者出現腦水腫,及時對其患者進行了甘露醇靜滴,腦水腫的患者待病情穩定后,及時對其進行擴張血管等,這樣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微循環。對空腹全血血糖≥6.7 mmol/L,血漿血糖≥7.8 mmol/L的腦卒中患者,我們對其進行了藥物治療,藥物可用促胰島素分泌劑和雙胍類等,同時服用降糖藥,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多吃清淡類的食物,如冬瓜,生菜等,千萬不可暴飲暴食,要細嚼慢咽,不可吃過量的抗生素,在生活上一定注意生活規律,千萬不要熬夜。治療腦卒中可依西藥為主并配合進行一定量的活動,藥物方面可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并同時讓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活動,如果患者可以自主活動,可堅持散步1~2 h/d左右,堅持散步的同時還可進行步行上下樓,盡量少乘坐電梯,在看電視時,也可一邊看電視,一邊甩手[2]。如患者出現活動功能障礙,可對患者進行自主穿衣,自主上下臺階等訓練,在進行活動時,一定要有相關護理人員或患者家屬在一旁進行監護。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分析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1.5 評定標準
在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均按照腦卒中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同時根據兩組患者的中樞神經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程度進行評判,可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變化,惡化,死亡6種進行對比。痊愈:中樞神經功能恢復正常且具有日常生活能力;顯效:中樞神經功能基本恢復良好且具有日常生活能力;有效:中樞神經功能稍有恢復且未恢復日常生活能力;無效:中樞神經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程度治療前后無變化;惡化:中樞神經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程度不如治療前;死亡:患者失去生命體征。痊愈+顯效+有效=總有效。
2 結果
觀察組37例患者中有8例痊愈,有10例患者的癥狀有明顯改善,有6例患者癥狀稍有改善,病情無變化的患者有5例,病情惡化的患者有3例,死亡的患者有5例,觀察組總有效為24例,總有效率為64.8%。對照組47名患者中,有10例患者痊愈,癥狀有明顯改善的患者有11例,有13例患者的癥狀稍有改善,病情無變化的患者有4例,病情惡化的患者有3例,死亡的患者有6例,對照組總有效為34例,總有效率為72.3%。觀察組總有效結果與對照組總有效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的主要表現一般為吃的很多但還是覺得餓,喝的很多但還是覺得口渴,尿量也很多,在身材方面比較瘦弱,同時它也是誘導腦動脈硬化的重要原因,有報道指出動脈硬化的形成于糖尿病有著重大的關系,動脈硬化的細動脈硬化在初期會出現細小的動脈痙攣,隨后根據病情的發展彈力纖維會增厚,從而使中層增厚,血管變硬,細小動脈硬化會使人體的臟器血液相應減少,從而使臟器缺血,并引發一系列結構和功能損害[5]。動脈中層硬化其病理改變為動脈中層肌纖維斷裂、玻璃樣變及壞死,人體的彈力組織會隨著時間發生鈣化,從而導致血管變硬。通過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高血糖對腦卒中患者的預后危害很大,其機制為腦缺氧,腦缺血等。血糖可加速人體乳酸的增長,并另乳酸增多,從而導致人體的中樞神經的損傷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生長減少[3]。腦出血會因腦水腫壓迫腦血管,使得腦血管痙攣而存在缺血等情況,從而損害了腦組織[4]。經過研究得出,病灶面積大,預后查,神經功能恢復不好,腦組織損傷,死亡率高等,都是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的臨床特點,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要及時降低血液粘度及擴張血管,重點糾正空腹全血血糖≥6.7 mmol/L,血漿血糖≥7.8 mmol/L,從而減輕減緩腦卒中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傷,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李黛.糖尿病并發腦血管病128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09,28(22):64.
[2] 楊永梅,程王生.胰島素泵在糖尿病腦卒中的應用與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9):178.
[3] 宋穎,李啟富.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的治療進展[J].重慶醫學,2009,38(18):34-36.
[4] 譚志學.聚焦2007~2008年全國糖尿病流行病血調查[J].藥品評價,2009,6(1):4-6.
[5] 周承姝.糖尿病性腦血管病204例臨床分析[J].現在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10):1120-1121.
(收稿日期:201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