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高速公路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區域社會進步、基礎設施改善的重要策略。從高速公路建設的進程中,可以看出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力和規模,也是對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促進。貴州省一向十分重視高速公路建設,并將其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來抓。因此,新形勢下研究貴州省高速公路建設對全省區域經濟的推動和影響,具有很大的實際價值。
一、高速公路建設可以極大推動貴州省的工農業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這說明了公路建設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拉動作用。對于貴州省而言,受困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加上其他阻礙經濟發展因素的存在,導致了貴州省的經濟發展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所以,貴州省加速高速公路的建設,可以有效推動本省的工業和農業發展,為主干產業的開發、升級提供良好的機遇。具體來說,高速公路建設為便利的城市間交通運輸提供了條件,加快了貴州各地區區域之間的聯系,提升了開發投資的力度,同時改善了本省的招商投資環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貴州投資辦廠。依托高速公路的優勢,貴州的各類公路沿線及周邊的開發園區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布局和建設,進而有效加速貴州的工業產業升級、改造的力度。
同時,高速公路建設能夠促進貴州農業產業現代化和信息化進程,保障貴州農業輸出的效率和力度。依靠高速公路的暢通運輸,可以大大縮短農產品運輸的時間,改善農業投資環境,及時傳播農業產業信息,為貴州新農業的崛起提供幫助。其次,高速公路建設能夠為貴州農業產業化和商品化發展提供幫助,有助于農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扶持。再者,農業的發展必然可以帶動整個貴州農村地區的建設,為貴州新型的和諧農村建設提供強勁的動力。
二、高速公路建設可以改善貴州經濟運行環境,形成貴州“經濟走廊”
高速公路是現代交通運輸的主力軍,也是保障區域暢通、信息交流和產業合作的重要手段。在貴州省這樣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省份大力發展高速公路,不僅可以改善貴州的經濟運行宏觀環境,而且可以有效打通以高速公路及其沿線為主干道的“經濟走廊”,并為本省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后續力量。經濟的發展必須依賴完善、堅實的基礎設施,而高速公路正是經濟基礎設施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始終不渝的把高速公路建設納入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戰略中,無疑具備重大意義。
2004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有5條國家高速公路經過貴州省,分別是蘭海、滬昆、杭瑞、廈蓉、汕昆,總規模約2239公里。截止2011年底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建成1466公里,其余約773公里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建成。目前仁懷至赤水、晴隆至興義、六枝至鎮寧等3條高速公路總里程279公里已經進入國家高速公路新增調整方案。隨著貴州省境內的國家高速公路陸續建成通車,貴州作為西部地區陸路交通樞紐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高速公路對貴州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綜合輻射效應將進一步增強,最終帶動整個貴州省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三、高速公路建設能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聯動,形成“經濟發展帶”
高速公路的建設,可以將原本零散分布的城市、企業有效的串聯起來,實現區域經濟形態由點狀向網絡狀升級,為貴州全省區域經濟的聯動、協調、合作提供了可能。高速公路具備很大的運輸能力,可以優化區域資源配置,提升貴州經濟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為全省范圍內的經濟帶建設提供基礎保障。實現區域經濟聯動,不僅可以發揮局部的資源、能源和人力優勢,而且能夠集中全省的優勢力量,保證區域發展的速度和效率。可以這樣說,高速公路建設是貴州省“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推手,利于貴州經濟的集群發展。
如,貴陽至遵義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以來,不僅成功聯接了遵義革命老區的紅色旅游線路,而且成為了“西南出海大通道”主干線的一部分。2009年12月跨度“國內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壩陵河特大橋的通車,從黃果樹風景區到關嶺縣城的里程縮短了20公里,車程從半小時縮短到5分鐘,從興義到貴陽車程縮短到4小時以內。隨著高速公路網的逐步完善,縮短了城際之間的運行時間,加速了周邊區域的經濟運行速度,同時也促進了道路沿線工農業、服務業和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使原先點狀分布的經濟地域聯接成為“攻守平衡”的經濟帶。
(作者單位:貴州高速公路開發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