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崔銀娜
高考分值調整的冰與火
主持人崔銀娜

王文湛

劉堂江

郭涵
近日,北京出臺征求意見稿,計劃2016年起高考英語分值由滿分150分減為100分。山東省出臺的方案則明確表示,從明年起取消英語聽力測試。江蘇省更是傳出英語將“退出”高考,不再計入總分,以等級方式計算成績。廣西等其他省,也在醞釀中高考英語分值的改革,為持續了近十年的“英語熱”降溫。
高考分值調整在國家政策改革層面,釋放了一個怎樣的信號?是否會帶來教育科目體制上大的變動?
10月22日,由中國教育學會、《未來教育家》等舉辦的2013年中國基礎教育發展論壇上,專家對此進行了探討。
王文湛:英語要學,但不必過度重視
北京高考分值的決定,恐怕應和的多,反對的少。過去我們把英語看得太重,對其重視程度,超過了母語,這是不恰當的。
現在英語學習有些走向畸形,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這是不科學的。雙語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一個國家多民族多語言,通用語言與民族語言是雙語。我們的雙語幼兒園指的是英語和漢語,英語不是我們國家的民族語言也不是通用語言,雙語概念里沒有它,所以從概念上就是錯誤的。
我認為基礎教育,特別是幼兒園、小學,首先要學好母語,母語學不好其他都學不好,包括數學都學不好,中學應該逐步加強英語教育,這是必要的。
中國13億人口真正能與外國人打上交道的頂多有1億,那12億恐怕都不與外國人打交道。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應該集中精力把該學的學好,所以主要學習母語。語文是一切的基礎,把語文的權重增加到180分是正確的。
最近幾年,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學生的語文成績太差了,錯別字、白字很多,中央電視臺開展的漢語聽寫大會,社會普遍關注,就是這個原因。
很多人提筆忘字,這一段時期加強母語漢語,我覺得很有必要,提高它的分值也是一個措施。
我認為課程教材都不用變,只要分值上去了,重視了,花的力氣多了,學得更好一些就行了,不必再加深內容。英語還要學,但是不必像過去花那么大精力,那么重視。
現在學生負擔比較重,競爭比較激烈,淡化分數改成等級是必要的。但籠統來講,百分制是應試教育,等級制是素質教育,這種提法不科學。
高考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目前找不到好的辦法代替。分類考試,綜合評價都要開展。當然筆試是比較好量化的,有個客觀的標準比較公平,另外幾個標準很難確定。
總的來說,教育的周期很長,改革也是長期、漸進的,不要操之過急,也不能停步不前。
劉堂江:分值調整要由多方決定
高考制度在現階段不能取消,但是不改革這個指揮棒危害極大。
為什么實施素質教育二十年了,倡導教育家辦學,培育教育家也已經十年了,但仍然是應試教育扎扎實實,素質教育轟轟烈烈?
教育家辦學也沒有真正落實,有專家認為教育家辦學實際上還處于起始階段,是高層旗幟飄揚、中層工作漂浮、基層感覺飄渺。
教育家辦學怎么能去片面追求升學率呢?教育家辦學怎么能去搞題海戰術呢?但是高考制度存在,社會、家長,甚至地方黨政機關都重視升學率,所以改革是勢在必行。
我覺得北京、江蘇現在有實際行動了,首先就是好事,要鼓勵。至于分值調到100分、180分哪個度比較合適,要請專家來談,也要請家長、學生來談,還要請教師、校長來談。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
政策不一定一出臺就很完善,可能會出現閃失,都沒關系,我們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完善,出現錯誤就改正。
郭涵:期待政策落地
關于北京市教育部門出臺的此項政策,目前我們還沒接到具體的關于課時方面改革的通知,但是在課程方面肯定會調整。課程一調整,相關課時、學分等都要變。
我們現在對此有一個預判,比如說語文教學方向在哪,語文教育新的空間在哪,我們學校會對此有一個研究方案,但具體要等上級教育部門課程方案出來之后,我們根據自身的情況再做調整。
北京一零一中學作為全市示范性高中,一直以來比較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體現在學習上就是比較重視學生們語文、數學、外語三方面的均衡發展上。
在語文教學方面,我們學校一直強調一個“大語文”的概念,培養學生比較厚實的生活語文的基礎。尤其是強調學生的廣泛閱讀,在這個基礎上強調寫作,讀寫結合。加強學生國學素養的培育,鼓勵推薦國學經典書目。
不過也有英語老師表示擔憂,如果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以多次考試,以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那么有些學生不想學英語,或有些學生英語好,考到了滿意的分數,他們高一就可以不學英語了,我們未來的教學工作應該如何開展呢?如果有學生想學有學生不想學,怎么辦?
因此對于此次改革,我們期待政策的具體執行辦法的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