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君,王 新,趙振芳,王曉峰
(1 榆樹市農機監理站,吉林 榆樹 130400;2 榆樹市農機推廣站,吉林 榆樹 130400)
農機安全生產是國家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關系到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安全發展,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隨著農機安全法規建設積極推進,農機安全監理業務逐步規范,監理裝備與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農機安全生產狀況趨于穩定好轉。但是,從總體上看,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基礎仍然薄弱,一些地方對農機安全監理工作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少數監理機構執法行為不規范,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農機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面對新形勢,農機監理機構應當重新設定工作思路,本著“以人為本、為農服務、幫民解閑、為民增效"的原則,重新構建農機監理行為準則,重新樹立農機監理的地位,保證農機化事業健康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隨著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農業機械購機補貼惠民政策的出臺,各地農業機械擁有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農機作業領域拓寬,使農機安全事故仍處于多發、易發、高發期,對農機安全監管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農機安全監理始終“以人為本、預防事故、保障安全和促進發展”為前提,要切實解決農機安全監理執法主體、資金投入、裝備落后、人員素質等問題,就必須提升農機安全監理地位,提高農機安全監理裝備水平,改善農機安全執法條件,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因此表明了農機安全監理在保障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也體現了國家對農業機械化安全發展的高度重視。所以作為農機安全監管部門要統一思想,把力量凝聚到各項任務上,把行動落實到各項措施上,搶抓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開創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新局面。
當前農機監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①宣傳不到位,致使農機擁有者和使用者法制意識淡薄。一部分機手甚至認為“農機監理只是收錢”,不愿意積極配合,逃避管理。②農機經營者為得到較高的收益,大部分機手超速超載,疲勞駕駛,給農機安全生產帶來隱患。③各級政府對農機監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對農機監理的投入不夠,致使監理裝備差,辦公手段落后,效率低。④農機手盡義務多,享受的權利少。各農機監理部門收費都有法律依據,并有明確的收費標準,但農機手只有繳費的義務,卻沒有享受到相應的權利,農機監理部門在處理監理與服務的關系問題上還未能及時跟上農機化工作的發展節拍。⑤農機監理機構還不健全,監理人員配備不足,特別是鄉(鎮)農機管理人員不固定、不專職,給農村的農機安全工作帶來很大地困難;加之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屬雙層領導,工作內容較多,既要服從當地政府的中心工作,還要從事農機管理、培訓、推廣等工作,間接地制約著農機監理工作的開展。
現階段,農機監理部門要根據各自的工作實際,農機安全監理與相關部門密切聯系。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才能充分發揮農機監理的為農村經濟保駕護航的作用。
(1)依法規范農機安全監理業務,強化服務,提高農機監理的總體水平。農機監理的工作特點和社會性質決定了其職業道德,必須以全心全意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為宗旨,以忠于職守,無私奉獻為工作核心,以愛崗敬業、奮發有為、盡職盡責為根本要求,以幫助農民發展生產,致富奔小康為工作目標。①明確農機安全執法主體,加強農機安全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由村、鄉(鎮)、區農機安全監管員三級聯動的農機安全管理體系,實行分級管理,層層落實安全責任,繼續推行“紅白喜事”打招呼制,有效避免農機群死群傷事故發生。②爭取創建“平安農機”示范區(縣)、平安示范鄉鎮,做好農機安全監管軟件工作,夯實農機安全監管硬件設施,積極協調爭取各級資金支持,將農機安全監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形成穩定的農機安全生產財政投入機制。③深入開展“創先爭優”窗口服務活動,改變機關作風,身體力行經常深入基層了解農戶需求,積極開展免費實地安全檢驗試點工作,不斷總結經驗,開拓新思路,為農戶提供優質便民服務。④廣泛學習農機安全監理政策,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對本轄區的農業機械從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強化安全意識,做到自我防范,通過培訓班、知識競賽等宣傳形式,形成強有力地宣傳聲勢。⑤樹立服務農業、服務農戶、服務機手的思想意識,自覺擺正監理與服務的關系,保證農機安全生產。
(2)讓制度發揮作用,明確責任,嚴格保障農機手安全。要明確崗位職責與目標。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定期考核,獎罰分明,促進監理人員樹立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充分調動執法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①落實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積極爭取政府重視和支持,將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列入當地政府工作考核內容,把農機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逐級下達到基層,分解到行政主管部門,形成一級抓一級、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②完善安全生產考核制度。把農機安全生產與農機化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督促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依法履行職責,落實防控措施,確保責任到位。③強化事故應急處理職責。制定重特大農機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按照統一指揮、分級分責、屬地為主、快速反應、依靠科學、依法規范、信息共享的原則,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規范有序、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落實應急處理工作責任制,及時、妥善處理重特大農機事故,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處理和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機事故損失。④加強責任制落實檢查。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誰發證、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對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導致重大事故的,嚴格按照責任倒查制、過錯追究制和“四不放過”的原則,依法追究責任。建立農機安全生產激勵機制,獎罰分明,充分調動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提高農機安全監理裝備水平,提供農機安全使用的科學保障。①加強安全科研和技術開發,整合資源,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產企業及農機安全監理機構等各自優勢和積極性,建立農機安全科技創新平臺,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推相結合的安全科技創新機制,加快農機安全新技術、新裝備的開發應用,提升農機安全監理科技水平。②加快推進全國農機安全監理信息網絡建設,建立統一、高效、安全、適用的信息平臺,及時發布相關信息,開通網上查詢,實現監理業務網上辦理和信息資源共享。③加快監理裝備設施建設。加強基礎設施裝備建設,為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④加快業務用房、安全技術檢測線、駕駛員考試設施和安全檢查用車等基礎設施裝備的建設步伐,積極推廣質量可靠、先進適用的安全檢查、宣傳教育、檢驗、考試、事故處理等農機安全監理裝備,強化手段,不斷提高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水平。
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是整個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農業生產的重要手段,是農村經濟正常運行的軌道,是直接為農機手服務的窗口。因此,應在體制、職責、法制、技術裝備建設上增加投入,提高監理隊伍整體素質的同時,加強農機各部門及同相關部門的團結與協作,開拓創新,文明執法,高效優質服務,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