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市立醫院(2660)張夢希 劉華強 王少華
山東省青島市人才市場衛生人才分市場(266003)姜媛2
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工作是醫院藥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門診病人用藥的調配任務,調劑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病人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藥品調配出現差錯會影響病人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范處方調劑差錯不但要求藥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同時也要求其不斷提升藥房服務技術水平,改進服務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藥品調劑工作質量。本文對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工作的風險點、風險產生的原因及風險的預防措施進行探討,為做好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工作提供參考,確保群眾的用藥安全。
門診處方調劑工作人員每天要面對不同的人群,工作量大,工作高峰時間明顯,藥房藥品種類繁多,很多藥品的名稱相近、規格多樣、劑型不同、包裝相似相近,易使藥師發生調配錯誤或發藥錯誤,導致調劑差錯的發生。《處方管理辦法》中規定,藥師在發藥過程中應進行“四查十對”。若未嚴格執行,工作中容易出現差錯。門診處方調劑工作中的風險點主要有處方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審查處方不仔細,藥品劑型、規格未確認,若擺放不合理,憑印象調配處方易出現差錯;業務能力欠缺,對于用藥不合理的處方不能及時發現;發藥環節沒有交代用法用量,核對環節存在漏洞,導致調劑差錯。
2.1臨床醫生方面 主要是由于臨床醫生書寫處方不規范或錯誤,沒有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辦法》的規定書寫,存在字跡潦草、規格劑量不清楚、用法用量書寫不清楚,臨床診斷與用藥不符等問題,收方調配及復核發藥者未能及時檢查發現,依照錯誤處方調配。
2.2藥學人員自身問題
2.2.1專業技術水平欠缺 處方調劑人員未經過系統的藥學專業培訓與教育,崗位輪轉過頻,崗前培訓工作不到位。
2.2.2責任心不強,工作態度不嚴謹 工作粗心,紀律松散,勞動態度不端正,在配方發藥過程中不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四查十對”。
2.2.3身體狀態及工作環境 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不佳、身心疲勞、超負荷工作及工作環境等因素,如照明燈光不理想、工作場所是否安靜、是否被頻繁打攪等,這均是導致差錯發生的原因。
2.3藥品方面 有研究發現,由于藥名或藥品外觀相近造成調劑差錯占整體差錯的1/3以上,同藥名不同規格的差錯占1/4以上[1]。
2.3.1藥品外包裝相似,外觀容易混淆[2]許多廠家為突出其品牌,經常將不同的藥品采用相似大小、顏色相近的外包裝,調配時稍有疏忽可能發生差錯。如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奧曲肽注射液(善寧)與鮭魚降鈣素注射液(密鈣息)。
2.3.2一個品種有多個規格 根據臨床藥物治療的需要,將藥物制作成不同的規格,這就要求藥師在調配藥品時仔細核對藥品的規格,避免發錯藥。
2.3.3一個品種有多種劑型[3]為了使藥品更好的發揮全身或局部作用,同一種藥品被研制成不同劑型,如片劑、膠囊劑、散劑、混懸劑、注射劑(皮下注射、肌內注射、靜脈注射等)、滴眼劑、滴鼻劑、栓劑等,以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藥師在調配藥品時,只注意處方上藥品通用名稱,忽視了藥品的劑型,如眼用、耳用、鼻用、腔道用制劑未分清楚,使其相互混淆,最終引起發藥差錯。
2.3.4藥品的商品名稱相似 《處方管理辦法》中規定處方書寫藥品應使用通用名稱,一些藥品的中、英文藥名相似容易造成差錯,且有部分醫師使用藥品的商品名、俗名等開具處方,這種相似問題不能忽視,如可拉明和阿拉明、他巴唑和地巴唑、普魯卡因和普魯卡因胺等。
2.4管理工作不到位 缺少健全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缺少監督執行,組織管理不力,分工不明確,工作秩序混亂,藥品放置混亂,容易出現差錯。
對調劑工作中出現的差錯,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平時的預防工作。
3.1加強思想教育 調劑人員應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增強責任心,提高安全用藥意識,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3.2貫徹執行規章制度、操作規程 要提高調劑質量,首先應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做到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考勤制度、值班制度、查對制度、處方制度、差錯登記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特殊藥品管理制度、有效期藥品管理制度、分裝制度、衛生制度、藥品儲存管理制度、藥品調劑流程、差錯處理流程、退藥流程等。這些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嚴格執行是確保病人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可將差錯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
3.3加強藥學專業知識的學習 專業水平不高是發生醫療差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調劑工作人員加強基礎理論學習,掌握門診藥物的相關知識,掌握其適應癥、用法用量、禁忌癥及藥物不良反應等,了解國內外新藥的研發進展,并根據臨床應用情況,不斷更新知識,滿足工作需要。
3.4對于處方書寫錯誤干預措施
3.4.1醫院應組織對醫師定期培訓教育,加強行政管理措施,定期檢查醫師處方,加大處罰力度。
3.4.2藥學部門印制“藥房與醫師聯系卡”。如藥師在審核處方時發現處方存在問題,用聯系卡及時與醫生進行溝通來確認處方,確保合理安全用藥,有助于減少醫患糾紛[4]。
3.5藥品擺放科學合理[5]對于外包裝相似的藥品或藥品名稱相似的藥品要分開擺放。同品種不同規格的藥品,要有明顯的標識,便于區別,減少差錯發生的概率。
3.6總結經驗 發生差錯事故,要及時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找出問題根源,做到三個“不放過”:差錯事故的原因未找準不放過;責任者未接受教訓不放過;防治措施未定好不放過。
3.7行政管理工作是保證調劑質量的重要環節 管理以預防為主,加強事前教育,工作中監督檢查,事后經常講評、分析,做到賞罰分明,絕不姑息遷就。
調劑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病人用藥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合理性。門診調劑室的規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處方調劑工作質量,促進合理用藥,提升醫院藥學服務水平。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發生是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綜合的結果,藥劑人員的主觀因素具有決定性。提高藥學工作人員對調劑差錯危害性的認識,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意識,制訂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嚴格督導落實并持續改進,是防范藥品調劑差錯的必要措施。